普通高校新生适应性研究

时间:2022-07-18 12:34:35

普通高校新生适应性研究

摘要:新生进入普通高校后,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三个方面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普通高校;新生;适应性

当普通高校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步入正常的大学学习生活后,发现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能力要求、人际关系等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要完成转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渡期去适应,普通高校新生能否成功地度过这段适应期,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1。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新生如何尽快适应高校生活。

一、在思想上适应高校生活

首先,新生入学时,尚未形成确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可塑性强,学校应利用这一时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例如开展军事训练,通过军训,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军队的传统和作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塑造坚韧的品质。

其次,要通过辅导员、思想政治老师从课堂上、日常生活、文体活动中加以灌输和引导,从而在思想上适应普通高校生活。

1、通过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待规章制度和校风校纪的严肃性;2、通过对所学专业的现状、发展前途、就业方向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明确学习目的;3、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新生更多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理解与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经过细心观察、内心体验,能主动的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接受新事物,提高思想水平与认识能力,逐步适应高校生活。

二、在学习上适应高校生活

1、教育模式的适应。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后,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追求高分,对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在教育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时间要到企业中参与实践,对于新生来说,面对此种教育模式很难适应,作为辅导员应在学生入学后,把普通高校的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学特点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在实践中,专业老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实践的各项内容、实践时间、劳动强度等,将学生送入企业后,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要与企业保持联系,与企业一起在实训中渗透思想教育,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溶入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上。

2、学习方法的适应。普通高校是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教师只是起一个指导性的作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一个教师去上专业课,他会给你分配任务,只指导性地告诉你如何去做,从哪些方面下手等,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你根据这些提示,自己想办法去完成任务2。

要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法,辅导员要积极了解、关心新生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些可操作和好利用的学习方法。对成绩和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以指导为主,鼓励他们实现更高的奋斗目标,通过课外拓展训练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探究的思维;对积极性差不求进步的学生,要多谈心,及时了解他们近期的思想和生活状态,采用说服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树立自信心,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督促其完成学业。

三、从日常生活上适应大学生活

中学时期,大多数学生都是走读,每天往返于校门与家门间,在繁重的课业下,心无旁骛亦无暇旁顾,在家,日常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安排照料,在学校,学习、纪律等都有班主任管理。

进入高校后,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离开父母,日常生活起居需要自己安排和选择。加之高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面对都已成年的学生,老师不会再像学生家长和中学的班主任那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面对全新和陌生的环境,学生会在心理上感到忧虑和不安,导致在生活方面出现各种烦恼和困难,因此要想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会独自生活需要学生和校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尽快学会处理生活上的琐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有关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分阶段地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寝室文明建设、财务预算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驾驭生活的能力。

2.学校要经常性的安排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给新生创造交往的机会,使同学之间加深了解,相互熟悉,开设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心理卫生等方面的讲座3,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处理问题时也应为他人着想。让学生逐渐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针对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力差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学生锁定核心目标,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例如考级、考证等,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负面情况及时关注和处理,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实现。

进入普通高校就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作为新生,没有接触过的人,尝试着去交往;没有做过的事,耐心的学着做;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尽量自己独立解决。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学生,找准与学生思想的结合点开展工作,做好细致扎实的地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的力量来迎接全新的一切,这样就能让新生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学业。(作者单位: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利成,魏蕾.论大学新生角色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61-63

[2]黄言涛.浅谈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21-223

[3]徐慧.浅谈大学新生的“不实用性”及其教育[J].财税理论与实践,1996(4):57-58

上一篇: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绽放光彩 下一篇:电影《黑天鹅》的艺术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