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探究课“探”在何处,“究”在何方?

时间:2022-10-20 03:54:21

语文自主探究课“探”在何处,“究”在何方?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探究”课,有对课文内容的探究,有对课文语言的探究;有对课文主题的探究。这种种探究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都有较大的帮助。“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运用,是值得人欣喜的,可听了几节课之后,我却又不禁有些担忧。

有位教师上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授课者花时间最多的是“语言探究”这一环节。她从文中抽出几句话让学生“探究”:

第一句:“在过去的1/4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句中的“这种力量”是指什么?

第二句:“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一句中“它们”指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句:“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打击整个地球”这句中“这门科学”指什么?“武器”是指什么武器,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课后,我问这位授课教师为什么要花近半节课时间来进行“语言探究”。她的回答很简单:“现在新课改不是提倡‘探究’吗?让学生进行‘语言探究’也是一种探究呀?”

不可否认,对这几句话的探究能帮助学生了解上下文的关联,可是本文的中心是指出“滥用化学药品会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呼吁人们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探究”,可学生仍然不清楚哪些化学药品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那么这种“探究”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对语言的探究有这几个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到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品质、情感;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味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精妙;三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授课者对让学生进行“语言探究”的目的不明确,仅仅是因为新课改提倡,于是毫无目的地为了探究而探究,那这种探究还是不要的好。

由此,我想到,“探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有位教师上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他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思考、探究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文章开头说‘他们一定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马。’那‘真正的马’应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边读边点评以交流分享。”第二个问题是:“有人说《巩乃斯的马》是中国作家中写马写得最好的一篇,但并不是因为他见到了天底下最好的马,而是因为他很好地写出了自己心中的马,你同意吗?” 课上得热闹,学生表现得也积极。但几个学生说得都是一些空洞的套话,而教师的总结却很正确,显然教师是套用教学参考书上现成的答案,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本文为什么以《巩乃斯的马》为题,而不以《马》为题?为什么‘巩乃斯的马’会给作者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得出来。

我想:引导学生探究当然好,可是这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要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全文的结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以《巩乃斯的马》为例,本文是写“巩乃斯的马”所呈现出的魅力让作者震撼,引起作者一系列的感触(所以本文以《巩乃斯的马》为题,而不以《马》为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了3个场景:雪夜“我”在巩乃斯的草原上策马狂奔;一个马的家庭在夏牧场上游移;暴雨来临之际,群马在巩乃斯草原上奔跑。如果教师能提醒学生注意到第3段“在巩乃斯大草原,马作为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便呈现出了它的全部魅力”和第8段“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这也不是笨拙的动物所能有的。在巩乃斯后来的那些日子里,观察马渐渐成了我的一种艺术享受”,那么,学生对全文的结构也就不难把握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在写3个场景时,作者是如何描绘马的,为什么说“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这样一来,学生回答问题就会具体,教师的总结也就能让学生理解。

由此,我想到,“探究”必须要在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有位教师上契诃夫的《一个文官的死》一课。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讨课文的主题。他让学生思考:“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也就能把握本文的主题了。学生讨论、发言都比较积极,也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中有些看法,如,“等级制度导致了文官的死。”“上级能决定这个文官的命运,甚至生死,所以文官惊吓而死。”我个人认为这都是比较好的答案。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予以肯定,可最后,她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小公务员眼里,上层达官贵人神圣不可侵犯,在这种权威面前,他主动放弃自己的尊严、权利,最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接着,教师抛出两则补充材料,一则是重庆的“钉子户”,一则是德国的“钉子户”,让学生谈谈对这两个“钉子户”的看法。学生兴趣高涨,谈得五花八门。教师最后归结为:他们都勇于争取个人的权利,维护个人的尊严。课后,我问该授课教师:“你肯定了几位学生的答案后,为什么又提出与学生完全不同的答案?你将本文的主题归纳为批评小公务员‘主动放弃自己的尊严、权利’的根据是什么?”她回答说:“对一篇文章的主题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理解。我这也是与学生一起探究。最近有关重庆那个‘钉子户’的报道很多,教师、学生都很关注。我就想到了个人对权利和尊严的维护问题。把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放到课堂上讨论,我相信学生会很感兴趣的。”

我想,一篇文章的主题当然不是唯一的,所谓“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探究也非常有必要。但“探究”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无限地、任意地理解。理解文章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入选课文的经典文本,对它的主题都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这种“基本的理解”并不是某个权威,甚至也不是作者本人的理解,而是经过长时间、无数读者反复地解读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一种解释,具有一定的认同度。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接近、达到这种“基本的理解”,至于其他的解读,教师可以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我个人认为,教师将对一篇课文主旨的不同理解一次性地塞给学生并不见得对学生有帮助。因为,这些不同的理解并不是基于他们个人真切的感受基础之上的。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丰富,经验、阅历的增长,学生对文本自然会有新的理解,这时的理解有个人的知识、阅历做基础,对他们来说才是最真实的理解。

由此,我想,“探究”是应该建立在对课文主题“基本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本来是非常好的,为什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探究”一词的误解或曲解。所谓“探究”决不可能是“凭空蹈袭”,一定是对某个具体的文本、某一具体问题的探究,而且,“探究”的指向性要明确,特别是中学课堂上的“探究”,没有指向性将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有不少教师总以为要让学生放开来想,要允许、鼓励学生创新,但千万不要忘记,没有对文本透彻的了解,那种创新就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房子,再华丽、再雄壮也没有实用价值。孔老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新”是在对“故”即文本不断温习的基础上而发现的。俗语也说“熟能生巧”,对文本内容有“新” 、“巧”的理解是在对文本“熟”的基础上产生。现在,不少“探究”课连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这一根本的环节都省略了,将公认的对课文比较合理的解读都抛弃了,这种“探究”、这种“创新”形式再花哨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我相信: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

上一篇:这样选班干 下一篇:“Shopping Online”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