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9 11:15:18

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摘要: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开展群众国卫生,改变城乡卫生面貌,促进社会形成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还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现状与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G80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6-01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创举,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和工作方式不断改进,逐步形成城乡居民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有序发展。

一、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国大力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以两管五改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狠抓卫生基本设施,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创卫活动使各地卫生硬件、软件得到进一步发展,城镇卫生局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尽管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爱国卫生运动组机构的定位不够明晰;(2)爱国卫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性;(3)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得不够广泛、深入;(4)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总体落后于其他卫生事业,与群众的健康卫生需求还不相适应;(5)群众卫生防病水平不高,卫生的长效管理不到位,污染现象还大量存在等。

二、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一开始是群众性卫生运动,政治性强,牵涉面广,无法律可依,缺乏统一规范化的考核管理。目前基层爱国卫生工作没有硬性考核指标,爱卫办业务开展没有法律依据,缺乏过硬的干预手段,只是依靠一些行政手段来推动工作实施。如工厂污水处理、环境综合整治和健康教育等缺乏法律依据,缺乏强制的约束力,影响爱国运动的开展,使爱国卫生运动流于形式,工作不到位,缺乏机制保障爱国卫生运动有序进行。

2.管理机构职能弱化

根据规定爱国卫生运动的职能是统一领导,统筹和协调全国各地爱国卫生和疾病的防治工作,明确指出各部门要在爱卫会的协调下做好工作,明确了爱卫会的职责。同时也明确规定全国和各级爱国卫生运功委员会是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的非常机构,全国爱卫会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爱卫会的权威地位明显下降,失去了独立性和权威性,很难有效开展工作。

3.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改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健康教育等爱国卫生运动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金的来源上,主要是政府投入、民间投资、集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财政部门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普遍未建立专项资金预算,使得爱卫办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同时爱卫办办公经费由地方财政调配,受政府财力和领导重视影响,越是爱国卫生运动需要推广的地方,其办公经费越是紧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贫穷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得越差,使得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从整体上难以得到明显提升。

三、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对策探讨

1.加强爱国卫生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

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依法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1)要加快建立爱国卫生法律体系,将爱国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项目的发展思路、目标、政策措施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来规范和指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健康发展。(2)健全爱国卫生法制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由于爱国卫生工作因素众多,目标综合、涉及面广,仅靠行政命令、动员等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不自觉参与、维护甚至妨碍社会大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缺乏强质性和必要的约束力,这就需要法制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通过法律强制力和社会舆论监督来约束和规范不卫生行为。倡导全社会卫生新风尚。

2.强化管理机构职能

国务院赋予全国爱卫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审定、组织贯彻国家卫生防病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和推动各部门分工合作的有关社会性卫生防病工作以及预防为主等重大方针的贯彻执行。各级爱卫会作为执行机构,目前的机构建置和统筹层次与其功能极不协调。很多地方爱卫会是挂靠卫生行政部门,成为一个附属机构,机构人员编制有限,很难完成所赋予的任务和职责。因此,要强化管理机构职能,加强爱卫会的权威地位,使其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统筹协调好全国各地爱国卫生和疾病的防治工作,推动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为卫生工作的执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加大爱国卫生运动经费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合理安排预算,重点支持环境综合改造、污水问题、健康教育等工作。特别是用于公共卫生的专项经费,应当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的逐年增长而提高,为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促进爱国卫生运动顺利开展。同时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领导的业绩之一,落实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加大经费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更加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改变贫困地区脏、乱、差的局面,加强贫困地区卫生硬件、软件等设施的建设,加强群众卫生防病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爱国卫生工作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新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应该促进社会形成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城乡卫生面貌,加大综合整治力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监督来约束和规范不卫生行为。强化管理机构职能,促进社会性卫生防病工作以及预防等重大政策的执行。加大爱国卫生经费投入,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经费保障制度,要充分发挥群众性特点,形成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公众参与机制,全民参与,全民受益,使爱国卫生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炜.新时期农村基层爱国卫生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06):231-232.

[2]刘滨,荣英男,张亮.爱国卫生运动可持续发展问题策略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09):26-27.

上一篇:探究大学生的舞蹈素质教育 下一篇:研究“微课题”,深化人体解剖生理学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