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政治哲学较量

时间:2022-10-19 10:06:21

中美的政治哲学较量

中美博弈缘何如此

“后后冷战”时代下的中美“G2”大博弈的形势是越来越明朗了,博弈的本质,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深层次:源自于两个结构性因素。一是美国的产业结构。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王国,而且与军备产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产业占极大的比重。逻辑上,美国是不能没有敌人的,就算没有,也得“制造”一个出来。这就解释了二战以来除卡特之外,没有一个总统不发动战争的历史。二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结构。“政治资本主义”一样尊崇优胜劣汰、成王败寇的竞争哲学,再加上基督教福音教派信仰的“替天行道”,使得每一次美国发动的不义战争,一开始都获得了极高的民意支持。

中层次:源自于排序关系。美国的世界老大做久了,顾盼自雄,我行我素,从来不能容忍一个有可能挑战更不用说可能威胁到它的老二的存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在GDP上成了老二,美国没有不放心,是因为它早已“解除”了日本的武装。但即便如此,当1980年代日本有将日元国际化的念头出现时,美国也是毫不犹豫地用一个“广场协议”解决了它。现在,中美大博弈的政治哲学较量中国快速崛起了,2005年GDP超英,2007年超德,2010年超日,迅雷不及掩耳间就逼近了美国,成了老二。要知道,美国自1890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GDP老大以来,迄今已经120年了,一旦被中国取代,真是情何以堪。难怪奥巴马总统要说“我绝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老二”了。

浅层次:中美之间关系之微妙复杂,还不只是一个老大老二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已,还有更麻烦的债权债务关系——美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战略PK中国战术必须看到,即便是到了“后后冷战”时期,美国除了GDP一项正在被中国“逼近”之外,所有指标无论是硬实力的军事,或软实力的文化、外交、金融、情报……都还是超过甚至是远超过中国的。所以奥巴马一上任之后,就进行了战略大调整,重新部署。

大调整包括了三个部分:1.战略退却——决定自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不再消耗元气;2.战略统战——试图(尽可能)消除过去与大多数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对包括拉美、委内瑞拉、俄罗斯、穆斯林世界及东盟诸国都伸出友谊之手,甚至连对古巴、缅甸等都抛出了橄榄枝,而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为第三个部分服务;3.战略进攻——中国。

如此战略分析之后,就更能解读这一年来美国围绕着中国所做出

的全部战略作为了:重返亚洲,加强拉拢东盟10国;将韩国天安舰事件、延坪岛事件重新收编,纳入一个更坚实的美日韩三角军事同盟之中;向印度示好……直言之,就是针对中国部署一个“C”型或“U”型的地缘包围圈。中国该如何面对?没有别的选择!持续强化自身在政治、军事、经济的实力是必须的努力。但与此同时,相对于美国的霸道主义,中国必须懂得如何在自己的政治哲学中找出能与之对抗的王道哲学。我们很熟悉的王道哲学,其实别说美国历史短不懂,连欧洲、亚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未必了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协和万邦”、“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中国很有必要为全世界上一节政治哲学课,不仅提升全世界的政治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世界各国能明辨出美国“霸道”与中国“王道”的不同,为新的国际秩序的重建作出贡献。

上一篇:公共领域论是当前政治哲学的一本好书 下一篇:逻辑哲学论中的新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