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文选材立意谈灵感

时间:2022-10-19 03:13:32

从作文选材立意谈灵感

学生作文最难的是选材和立意,而选材和立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地说,有了好的素材,可以提炼出精美高远的立意,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而有了新颖的立意,也可以围绕立意组织素材,写出优美大气的文字。

在教学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学生生活阅历单调,思想见识短浅;既不会抓取生活的细节进行深刻的感悟,又不能经历惊天动地的变故,来使自己笔生妙花、文如泉涌。所以,文章大多是干瘪生涩,毫无生动、生活可言。因此,我提倡学生注意生活细节,捕捉由生活细节得到的灵感。从家庭中的生活小事,到同学们的言行举止;从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到风飘雨荡、虫叫蛙鸣,生活和自然的一切都应该纳入笔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进行生发、解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实事,状真景实物,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洌的水流。”强调学生对生活积累进行深思精选,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写作文时,内容应笔而生,文思如泉之涌,文脉才滔滔不竭。

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不同时期选用的教学例文,选文的话题都是“雨”。雨,既是内容,又是背景,还是抒情状物的媒介。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选取的角度不同,因此成文也有很大的区别,主旨立意各有千秋。由此可以看出,同一话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因为写作的背景不同,也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作品。

[例文一]

在绵绵的春雨里

昨天,强劲的北风挟裹着浓云覆盖了整个天空。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此消彼长,结果,今天早晨淅沥的雨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下雨了!”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欢喜地跑进绵绵的春雨里。

雨并不大,紧一阵慢一阵,随着阵阵的北风,忽左忽右,轻巧地打在人们的脸上、脖子里,带来点点凉意;落在人们的身上,像巧手的春姑娘用油彩涂抹出点点新意。打着伞的人们索性收了伞,尽情享受着春雨带来的惬意。上学的、上班的,在绵绵的春雨里,并不躲闪,并不急急忙忙,反倒多了几分从容镇定,几分悠闲自在。

春雨是有形的。朱自清说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那是南方的春雨。而北方的春雨就是雨,雨点匆匆地从天空落下,像在追赶,像在舞蹈,决不优柔寡断,透着一股豪爽,无怨无悔地投进大地的怀抱,唤醒小草,润艳春花,染绿树枝。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绿、一片生机,一种油然而生的希望便洋溢在人们的心头。

春雨是有声的。它一路匆匆忙忙,敲敲打打,屋顶上、房檐上、树枝上,小路上、草坪上、花园里,处处响起响亮的敲打乐。虽然有些单调,但从不气馁、决不放弃,那种执著、那种韧性,像一位智者在用智慧的甘霖去警醒大地、渲染人生。于是,农民上工了,园丁进园了,在优美的春雨的乐声中,播种下丰收的种子,拾掇出美丽的花丛。

春雨是有情的。绵绵的春雨,从不拒绝人们的企盼与欢呼。它钻进脖子里,与你尽情地嬉戏;它飞进眼睛里,与你欢快地捉迷藏;它懂得老人们眯着的双眼里的渴望,它懂得孩子们脚下戏水的欢乐。它在枝头摇曳,它在草地流连。它用脉脉的深情,挥洒在大地上,挥洒在人们的心中。

这绵绵的春雨,来得真是时候。“春雨贵如油”、“天街小雨润如酥”,有了这场春雨,这个春天将更加温暖、更加绚烂,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希望如虹。

在这绵绵的春雨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觉得自己似乎也要飞起来,化作一滴雨,融进绵绵的春雨里,洒向这多情的土地,去点缀美丽灿烂的春天。

评点:这篇短文的基调是欢快的,热情的。他赞美春雨的声、形、情,赋予形象、情感,采用拟人、比喻,语言生动活泼,情感真挚具体,把一场平平常常的春雨写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这篇文章选取“欢喜”这一角度,把自己在雨中的观察、联想、感悟积聚笔下,通过俏丽的语言写出了对春雨的喜爱。

[例文二]

雨一直下

这个恼人的秋天,雨一直下。

淅淅沥沥的秋雨已经下了十几天,还没有要停的样子。浓重的雨云低垂在天空,似乎要压下来,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个本应该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季节,却变成了阴雨连绵、霪雨霏霏的梅雨时节。

下雨的日子总是让人感到郁闷。出门不便,读书不快,该干的事情无法完成,心中总是有一种没着没落、欲罢不能的情绪在牵引着。信步走出村外,整个田野笼罩在一片茫茫的雨雾之中,远处的庄稼、近处的树影,都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团,辨不清看不明,让人感到有些惘然。一个人置身在这雨雾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变作了一滴雨,迷失在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原野上。

这连天接地的雨,你从何处来?你是香妃王昭君的相思雨,还是花痴林黛玉的苦情泪?你是游子的吟唱,还是浪子的悲鸣?你从从容容、不急不忙,淹没了千年万年的悲哀,冲走了世世代代的忧愁。但是,我站在雨里,为什么还是那样郁郁寡欢?心头的郁结仿佛浓黑的雨云,也要滴下雨来。

其实,我心中的雨也一直下。这么长的日子里,我有多少开心、多少欢乐,又有多少沉重积压在心头。心中的惘然就像这茫茫无际的雨雾,遮盖了我的视线,埋没了我的脚印,禁锢了我的思维,使我不能呼吸,不得开心。我的心情也似这鬼天气,没有清风,没有白云,也没有阳光。我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却没有丝毫的快乐,有谁知道我心中的忧愁也似这漫天的雨把我紧紧地包围。我紧缩双眉,脸色凝重,心里像灌了铅,每天就这样茫然地活着。李清照说“欲语泪先流”,我却是“泪流也无语”。

一颗大大的雨滴,打在我的脸上,冰凉的感觉使我一个机灵,我已经走出了好远。细细的雨丝织成密密的雨雾缠绕在我的周围,身上沾满了细密的雨滴。我似乎真的变成了一滴雨,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水气弥漫在我的周围,我融化在了这个雨的世界里。但在这个雨的世界里,也有一份安静,一份淡然。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来,脚下的路依然泥泞,身外的雨依然在下。村中传来孩子们欢快的嬉笑声,是啊,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忧愁都由你的心绪决定。孩子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对雨的喜爱。我既然已经融进了雨的世界里,何不化作扬扬洒洒飞舞的雨滴,去拥抱这个世界!

刹时,我觉得心中轻松了许多,再看这细细的雨丝竟温柔了起来,路边的小草也精神了许多。脚下的路虽然仍然泥泞,天空的雨虽然仍然在飘,但我想,我的态度会改变这一切。平坦宽广的大路就在不远处,阳光明媚的时刻就在下一个早晨。

雨一直下,我昂首挺胸走在这苍茫的雨的世界里。

评点:读过这篇短文,你会被一种情绪包围,是一种由郁闷到奋进的精神变化。开头的“恼人”是抒情状物的基点,由此开始,作者写了阴雨连绵、雨雾朦胧、心绪郁结这样的氛围和情绪,并且极尽渲染,把这种情绪发挥到了极致。然后由“一颗大大的雨滴,打在我的脸上。”开始转折,警醒,思悟,情绪为之发生变化,然后转入振奋、昂扬、光明,最后“昂首挺胸走在这苍茫的雨的世界里”则给人极大的鼓舞。文章至此也水到渠成,完成了一个圆满的回合。综观全文,语言表达情绪,过程表现细节,注重起承转合。可以说,从语言、立意、结构上,都有独特的表现。

纵观以上二篇文章,话题相同,其立意却大不相同。这就启发我们:生活之中不同的细节和灵感可以给我们不同的思考和表达。捕捉由细节引出的灵感,才能成就优美的文章。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应该成为滋润心灵的春雨,引起情感的共鸣,造就丰沛的写作源泉。路边的小草可以赞美它的坚强生命力,也可以评说它的朴实;飘零的落叶可以赞美它的潇洒,无牵无挂;也可以体会它的失落,无所适从;还可以想想它的无奈,并非情愿的别离;或许,还可以从奉献、新陈代谢等角度进行挖掘。总之,景由心造,情由景牵。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素材可能在不同情绪的导引下呈现出风采各异的文章。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上一篇:阿婆街的故事 下一篇:我的青春我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