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质朴 余音袅袅

时间:2022-10-19 02:01:54

语言质朴 余音袅袅

【原诗再现】

采采,薄言②采之。

采采,薄言有③之。

采采,薄言掇④之。

采采,薄言捋⑤之。

采采,薄言⑥之。

采采,薄言⑦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植物名,即车前子,可食。

②薄言:发语词,无实意。

③有:取。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翻转衣襟掖在腰带间以兜东西。

【参考译文】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片一片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采了又采车前子, 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掖起衣襟兜回来。

【赏读】

这是一首很具地方色彩的诗歌,作为《诗经》中很特别的一篇,历来受到重视。它是当地妇女们采集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全诗十二句共分为三章,每四句为一章。全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各章句式相似,三章十二句中只有六个动词是变化的,仅仅将第一章中的动词“采”、“有”在第二、第三章中分别更换为“掇”、“捋”、“”、“”,以此来显示采集所得由少而多的进展。重章叠句是《国风》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民间劳动歌唱的天然朴拙,不加雕琢的表现形式,给人婉转流利、毫无累赘的感觉。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复沓回旋的音乐感。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满载而归的愉悦采摘过程。诗歌旋律单纯,语言质朴,洋溢着劳动歌曲特有的活力。读者在反复涵咏中似乎看到了农家妇女三三五五,来到山谷里或原野上,一边劳作,一边歌唱,歌声此起彼伏,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情景。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语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其神之何以旷。”这种感觉我们读来也有之。

【思考练习】

1.这首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生动地表现了古人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前人给这首诗以很高的评价,说它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参考答案】

1.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2.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上一篇:狄更斯和他的《大卫·科波菲尔》 下一篇:司汤达和他的《巴马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