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金题(一)

时间:2022-05-24 03:53:28

【半命题作文】

“尊重”包含三个意思:一个是尊敬,敬重;一个是重视并严肃对待;还有一个是指行为庄重。

请你拿起笔,以“尊重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要求:①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导引】

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尊重别人恒被尊重。这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旅美学者刘墉历经人生沧桑后,才懂得尊重时间。长期的讲学、交流和社会交往经历,让他明白:尊重时间就是在尊重别人,而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是吗?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十分好客,手下门客三千,不分高低贵贱,都能成为他的座上宾。当穷困潦倒的冯谖投奔到他门下时,三次提出过分的要求,孟尝君都予以满足,丝毫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被深深感动了的冯谖,从此非常敬重孟尝君,并为孟尝君赢得民众爱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国时期的刘备,为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三顾茅庐而不言弃,终于赢得了诸葛亮的尊重,并为他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立下汗马功劳。

尊重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项羽孤高自傲,因不懂得尊重人才而一步步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时,刘邦却正在为自己赢得了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而偷笑;当隋炀帝暴戾恣睢,因不懂得尊重人民而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时候,李渊、李世民父子却正在为他们赢得人民的拥戴而窥伺朝堂呢。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无情。你尊重了别人,别人就会以最好的方式来尊重你、回报你;你践踏别人,别人就会以最恶意的方式来报复你。

推荐素材一:

不被“重视”的权利

某市残联部分成员受美国一家公益慈善分会的邀请来到洛杉矶。他们在美国出席了几个小型的慈善晚会,还和当地残疾人进行了联欢和交流。

回国后,有位记者采访了带队的残联副主席,他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他向记者介绍了美国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记者最后总结说:“在国外,你们看到了残疾人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他打断了记者的话:“不,我没有看到残疾人在国外受重视,而是用心体验到了。”他说,“我在国外一个多月,在那里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像一个残疾人,一切都十分方便。更为重要的,他们并不把我们当残疾人,我们在街头走过,很少有人会用好奇的眼光看我们,其实这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

【运用提示】

对于残疾人而言,真正的尊重和关心首先应是对一个人人格的尊重,那就是不被“重视”的权利。

推荐素材二:

这种感觉很舒服

我家的住宅楼临街,对面是几家不太大的商业房,这些房子的租户走马灯似的更换着,偶尔去买点小东西,老听店主抱怨生意不好。

只有最南边的“拉面三小吃店”生意一直很好,那里成了附近外来务工人员用餐的集结地。我想,店主开店定有过人之处,除了价格低,大概分量也给得足吧。

一天,家里的报纸攒了许多,我看见有一个收废品的车子停在“拉面三小吃店”门口,便叫了一声。收废品的人赶快出来跟我上了楼。我问他:“这家店的饭是不是很好吃?或者很便宜?”他说:“好吃个啥!比其他店便宜倒是真的。”我又问:“其实别的地方也有几元钱就可以吃饱的店,为啥不去?”他一边称报纸一边说:“别的店是好,也不太贵,可是店家看不起我们。在这家店,我们进去随便找个地方一蹲,边吃边和老乡们拉家常,这种感觉很舒服。即使饭菜没别家的好,我们也乐意到他那儿。”

听着这话,我的脸有些发热。

【运用提示】

人,哪怕他低微到尘埃里,也需要平视的目光,这不仅是为对方,更是为自己。

【命题作文】

请以“幸福的n种感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这道作文题落实题意的关键在于“n种感觉”,意味着必须在文中多侧面、多方位展示对“幸福”的体验与感悟,否则,就偏离题意了。此外,为了更好地切合“感觉”一词,可以把“幸福”与“酸甜苦辣咸”等味觉相联系。就本题构思作文,常规思路自然是写成记叙文,从自我生活中选材;或者以议论为主,直接发表关于“幸福”的看法。那么,还有哪些创新思路可供选用呢?试举几个:

一、以辩论稿的形式,探究欲望与幸福的关系

比如正方观点:想得到幸福,就得清心寡欲,懂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把装满太多欲望的口袋倒空吧,以一颗善良清净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属于自己的快乐风景。反方观点:人的心灵应该永远充满喷涌的激情,人生需要不停地行走,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追求新的事物,在不断的追求中方能享受人生的幸福;没有欲望,没有追求,就永远难享幸福!

二、以答友人书的形式,综论“人生幸福三诀”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人生幸福三诀”这样说: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第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第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了这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在这里,所谓“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主要指不必沉湎于对“自己的错误”的懊悔中无法自拔;所谓“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主要指不能迁怒于他人;而“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则是指无须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而应心胸宽广。

三、以“百家讲坛论‘幸福’”的形式,写一篇“何谓幸福”的另类文

比如开篇写主持人的开场白:“幸福是什么?俗世以为钱多是福,其实乱世钱太多常常成了祸根。俗世又以为权大是福,其实权重的人自己忧得深,也被别人怨得深。大富的人盈亏出入大,大贵的人升沉变化大,身心劳苦者居多,未必真能幸福……”然后是参与者各抒己见,例如“幸福就在平凡的劳动中,一分辛苦一分甜”,“幸福与宽容大度、善解人意密不可分”,“只愿‘他人过得比我好’,这样的人是幸福的”,等等。

推荐素材一:

幸福成本

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里,有一种藤本植物,生长在被高大茂密的树木遮蔽得严严实实的林子里,终生难以见到阳光。但就是这种植物,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它们能抓住从树缝里透射进来的一点点阳光,瞬间开出绚丽的花朵!

其实,人生也需要这种本领,哪怕是缝隙里透过来的一点点“阳光”,也要将自己的幸福彻底绽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足常乐、笑逐颜开,用平常心观平常事,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幸福。生活中,那些幸福成本低的人,往往能在最平常的生活细节里感受幸福:眼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鸟语花香,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家庭里的天伦之乐,朋友间的一场促膝交谈,沙滩上的片刻小憩……都是幸福的源头。把幸福成本降得低些,幸福便无处不在。

【运用提示】

有的人把拥有数不清的金钱视为幸福,有的人把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视为幸福,也有的人把自己能高高在上视为幸福。这样的幸福,成本太高,想要实现实在不易,为此,他们钩心斗角、殚精竭虑,把自己折腾得身心俱疲,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推荐素材二:

简单的人容易幸福

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他们,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

佛问弟子: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弟子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也许你可以一无所有,但是谁没有当下?家旁边是座山,去爬了,它就是你的靠山;家后面有个公园,去玩了,它就是你的后花园。

有一次,青蛙遇到蜈蚣,就问蜈蚣:你一般走路先迈哪条腿啊?蜈蚣一听,“咔嚓”一声就卡在那儿,怎么也动不了了。因为每次蜈蚣走路都是按自己的本能迈步,让它刻意分出先后,它反而不知所措了。

罗马恺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洲,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恺撒,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有一种鸟能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飞落到上面休息,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它的世界,如此简明、快乐。

【运用提示】

最重的行囊是贪心。简单的人容易幸福。如果琐事都是幸福的矿藏,那么,就不会为琐事所烦。因为,使我们不快乐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们常常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上一篇:备考金题(三) 下一篇:狐狸和葡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