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案件中如何适用法律和举证

时间:2022-10-19 01:57:26

工伤案件中如何适用法律和举证

案 情

小詹是一位刚满18岁的青年,于2003年2月22日在四川省泸县乡镇企业――大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力公司”)上班时右手受伤,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右手指离断伤,右手掌毁损伤。2003年3月,大力公司向泸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小詹负伤性质认定,该局于2003年4月28日根据泸县劳社险[2003]13号文件,认定小詹负伤性质为工伤。同年4月17日,大力公司向泸县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对小詹的伤残程度进行鉴定,该会于2003年5月26日根据泸县劳鉴[2003]22号文件,鉴定小詹的伤残程序为五级。小詹认为该会没有对其应否安装假肢作出鉴定,由泸县玉蟾法律服务所委托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科学技术鉴定所鉴定,该所于2003年7月7日作出结论:被鉴定人小詹右腕远端缺失,需要安装假肢七次,每次安装假肢的费用为2万元,共计费14万元。由于小詹与大力公司对工伤待遇达不成协议,大力公司于2003年7月向泸县劳动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小詹不服仲裁的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费等60192.58元,向泸县人民法院提讼,要求大力公司给付工伤待遇和安装假肢费用、交通费等319965.50元。

本案争议焦点在:

一是此案适用何规范性文件,二是举证责任的承担。

这是一起简单而“复杂”的工伤案件,处理时有三种意见:

一种意见,该案发生时间2003年2月22日,应适用劳部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劳部法[1996]266号),对于是否适用川劳险[1998]48号(2003年4月29日川劳险[2003]35号文件通知该规定从2003年6月1日失效),还是适用川劳险[1998]55号,认为大力公司属乡镇企业,且受伤时间在川劳险[1998]48号的有效期限,应适用该规定的标准给付小詹的工伤待遇。对于小詹是否需要安装假肢,因为泸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没有对其应否安装假肢作出鉴定,虽然劳部法[1996]266号第21条没有规定由何机构对是否需要安装假肢进行鉴定,也应按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进行确定该劳动争议案件是否需要安装假肢,同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必须遵循“仲裁前置”程序的原则,所以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科学技术鉴定所的鉴定程序违法,又属司法鉴定,故安装假肢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只能依据劳部法[1996]266号和川劳险[1998]48号规范性文件给付小詹工伤待遇6万余元。

另一种意见,该案发生时间是2003年2月22日,应适用劳部法[1996]266号,对于是适用川劳险[1998]48号,还是适用川劳险[1998]55号,以“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应适用川劳险[1998]55号规范性文件。对于原告小詹应否需要安装假肢问题,由于小詹在诉讼中没有证据证明小詹在泸县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和泸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时提出过安装假肢的申请,也是在前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对此鉴定大力公司提出异议且小詹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伤残“必须”安装假肢,对小詹要求被告大力公司赔偿安装假肢费14万元及因此而产生的鉴定费400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故依据劳部法[1996]266号和川劳险[1998]55号规范性文件给付小詹工伤待遇12万余元。

第三种意见,应依据劳部法[1996]266号和川劳险[1998]55号规范性文件给付小詹工伤待遇12万余元。同时对于小詹是否需要安装假肢,应依照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科学技术鉴定所的鉴定。对此鉴定被告大力公司提出异议时,应依照《证据规则》第28条之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是,被告在法院确定的合理的举证期限内没有提出鉴定的申请,依据《证据规则》第25条之规定:被告大力公司应当对该事实(鉴定结论提出异议)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适用(劳部法[1996]266号)第21条之规定:即工伤职工日常生活或者辅助生产劳动需要,必须安置假肢、义眼、镶牙和配置代步车等辅助器具的,按国内普及型标准报销费用。而该条没有规定由“劳动鉴定委员会”或何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为查明案件事实,根据司法实践,可以依法委托相应的鉴定机构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由此可见,依法委托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科学技术鉴定所对原告小詹是否需安装假肢、安装假肢的费用进行鉴定,在程序上是完全合法的。该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是客观真实的、科学的,有极强的专业性和证明力,与本案具有关联性,也符合证据的“三性”,应作为有效证据采信。为体现“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精神,故根据劳部法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规则》对举证责任的承担,判决给付小詹工伤待遇12万余元的同时,也作出大力公司赔偿小詹安装假肢费14万元及因此而产生的鉴定费400元的裁定。

法院判决支持了第三种意见。

上一篇:“三赢”的股份扶贫模式探索 下一篇:残疾人的劳动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