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改进方法

时间:2022-10-19 12:49:43

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改进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教师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许多语文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的惯性影响,仍然没有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仍然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认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这种应试型教学心态严重地阻碍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应试型教学思维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所以教师会针对语文考试来进行语文教学,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对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培养力度不够。由于初中教学任务繁重,各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科教育,所以分配给语文学科的时间较少;并且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的集成,需要一系列的组合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总体语文水平。时间紧迫直接导致了授课时间较短,教师不得不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自然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时间就少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

二、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师生以初始文本(学习材料)为话题,在多向的敞开与接纳、交流与碰撞中,实现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形成语感,进而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再造文本“意义”(完成作品的价值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了认知结构上“建构解构重构”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又形成了学生、文本、教师这“三个主体”围绕文本交互“对话”的关系。与之相适应,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出现了淡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唯自主化”倾向,忽略学生个体的“唯合作化”倾向和漠视文本价值的“唯综合化”、“唯表演化”的倾向。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片面地拔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意识,虽然改变了教师独霸天下的痼疾,却又走向了学生独行课堂的极端,破坏了阅读的积淀性和审美性。在阅读“对话”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自主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中的生生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中的生文关系,就很容易使阅读“对话”变相为学生之间毫无意义的“闲聊”,阻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文之间的多向信息和情感的交流,降低阅读的效率。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一,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活为源头,在充分的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坚持以生活为中心。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处处都有学问,处处来源于生活的学科。表达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的东西表达出来。现行的教材多半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表达能力。只有坚持以生活为源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从来都是主宰者,控制着课堂的一切。但是在语文学科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的机会,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我的平台。第一,要设立一个充分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而不是欲言又止。教师要进行民主教学,与学生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发言。许多学生由于害羞,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大胆发言。第二,要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表达能力需要一个思考组织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良好的思考与组织,就不能生成较好的表达素材,也就不能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

四、重多学科、多才艺辅佐互助,让“语文才情”花团锦簇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中学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辟道路。多才多艺与多情多趣常常彼此分光。语文所及,时间无限,空间无量,学科多缘;从远古到未来,从身边到宇宙;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艺影视到史地民俗,生化自然,深邃难尽,广袤无穷。语文在处于各学科知识交汇点的同时,又为多学科融合架起立交桥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共同培养知识广博、才艺丰富的秉性风范,站在信息教育的平台上,高效高能地接收优质信息和技能教育,指导和勉励学生人人争做学习兴趣、科研兴趣、艺术兴趣、政治兴趣的多面手。学艺双修,多学科多才艺融入语文学习,则阅读起来各类知识技能障碍减少或消除,对各类诗文小说理解深入、明白、准确。写作起来则旁征博引,理据众多,论说有力;或莅临某种学术、艺术境界而入境入情,慑人共鸣,感人心扉。于是学生的语文感悟思辨力和语文情志展示力因此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人人在知识与技能的海洋中优化个性,出现的将是一派花团锦簇的繁盛景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埠中学)

上一篇: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现状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高三生物试卷的有效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