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10-19 12:47:10

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更为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利弊,这对于改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高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现在新兴人才的关键,我们应秉持现代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现代教育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对策;改革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化及完善,特别是在21世纪末之后,高职教育逐渐呈现于人民的视野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也就会出现对这教育模式的改革,单纯的从数量上来壮大这一新兴的教学群体有悖于现代教学的理念,尤其是在理论及实践界,他们普遍认为高职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充转向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必须从教学质量入手,提高高职教育水平。[1]对于这一深化性的改革,渐进的就把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到了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这就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形成了挑战,从而对现代教育模式的引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课堂的教学模式客观的存在于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此,不同的教师都会有着自己既定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模式的也会有着类似的现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的高职教育课堂大多都是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多的教材都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编写,由于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使得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会接受不同的教学思想。同时,这些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很少的会有专业人士的参与及建言献策,而且对于具有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来讲,他们根本就不能有效地参与其中,这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及需求不被采用,也就会使教材内容较为呆板及不实用。现代的教师大多都会反复的利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久而久之,具有创新性的教材不能被学生所采用,也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的方式方面;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辅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教师在讲授时都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忽视课外的实践教育,最终都会导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在授课的方式上存有许多形式的探索及改进,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要形式,严重的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到课率。

再次,在教学的目标方面;高职课堂的教育模式在功能目标上缺乏严重的学习主体地位,所谓学习主体地位,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主体事实上没有听课或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显性缺位和隐性缺位两种。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而未到课堂上,称显性缺位;而学生已进入课堂,但并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成为没有进入到学习角色的学习主体,称隐性缺位。[2]对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很少的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单纯的处于接受理论灌输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对教师有严重的依赖性。所以,学生在接受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会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地位,其主动性的发挥及自身兴趣爱好都会被淹没在理论灌输中。

最后,在教学的评价方面;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其符合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也就是成绩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但是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入及教育改革的发展及转变,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现代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学生自身的素质是否提高,能力是否得到锻炼为标准。现代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存有严重的不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深化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适用现在新兴的教学需求,从而不断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式

反思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有的问题,总结原有实践中有益的经验是现代高职教师所必须掌控的重要问题,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化改革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1、切实转变高职教育的理念

在教育的理念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确定各异的教育特色。与一般的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与此相结合,高职教育应重点突出其“职业”特点,探寻自身的发展道路。首先要转变原有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适时的创新高职课堂教学,转变教育思想,只有从思想层面上的创新才能切实的加快教育转变的步伐。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及现状,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改革,同时,适当的改变原有的目标培养需求,通过各方面的合力及转变,共同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适应高职课堂教育改革的路子。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教育改革的目标活动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现状,切实改变学习主体缺位的状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及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比如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生与教师一问一答的简单模式,让学生自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自愿并积极的表达自身的意见及观点。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大众传媒资源,使学生与教师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自由发表自身的言论,充分交流双方的思想,从而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适用社会需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它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目标,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 [3]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及心理状况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培养方式,用不同的理念及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

3、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确立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专门职业技能的适应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人才。在高职教学的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在不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不同的培训,特别是针对一些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学生,更要发挥其自身动手的能力,使其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使其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可以组织不同的活动,使其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培养其自身的兴趣爱好,更好的与专业的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要将职业规范化的标准融入到高职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可以改变原有的单一考试评价体系,逐步转变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中。在考核的方式中要注意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及素质,不同的课程也应该针对自身教学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考核方式及标准,使其专业的技能及操作与考核方式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

三、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逐步大众化,各高职院校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强,同时其教育方向也逐渐的转变为需求方式的多样化,由此而言,高职教育也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层面的改革,特别是其教学质量及方式转变上。 所以,我们要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式,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注释:

[1]荣国庆等著《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教学改革,2010年2月

[2]朱泓著《高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及职业,2011年3月

[3]郭玉莲著《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

参考文献:

[1] 荣国庆等著《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教学改革,2010年2月

[2] 朱泓著《高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及职业,2011年3月

[3] 郭玉莲著《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

上一篇:浅论层次教学策略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马季相声中幽默语言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