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的管理

时间:2022-10-19 11:03:51

重症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的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疾病的逐渐多发,脑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逐年提高,脑出血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易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脑出血的呼吸道的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预防置管并发症的关键。现将2009年2月~2013年4月对我院收治4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管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脑出血患者中,年龄38~75岁,男39例,女7例,其中气管插管12例,气管切开套管9例。治愈36例,死亡10例。

2 呼吸道管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并昏迷患者因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呼吸道分泌物多且粘稠、舌后坠等原因导致呼吸道不畅,需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定时检查呼吸管路,翻身及床旁操作时,注意保持头部应偏向一侧,并防止气管插管移位、脱出及呼吸机管道扭曲、脱出等情况发生,以保证人工呼吸的有效性。呼吸机管道每24h更换1次。在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以防止污染气管。吸痰动作要轻柔、敏捷,每次吸痰不超过15s,防止时间过长造成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在吸痰前后给予患者纯氧吸入数分钟,以提高患者血氧含量[1]。使用电动吸引器前先注意检查负压吸引器,吸引时压力不得过大,以免损伤气管壁粘膜,吸痰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2湿化气道护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分泌物排出不畅,咳嗽反射减弱,痰更不易排出,致气道阻塞,增加肺部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气道湿化,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气管内滴入湿化液,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具体方法有2种:在不吸痰的情况下,注射器前接一根无菌吸痰管,沿气管内导管向下送至一定深度时滴入湿化液,2~3ml/次,1次/30~60min,在吸痰前和吸痰中。使用注射器直接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5~10ml/次,②湿化过程中注意湿化效果,若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分泌物中无结痂或粘液块、患者安静,则表示湿化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张莉.机械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进展[J].护理杂志,2003,53.

上一篇: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与护理 下一篇:医院感染发生率常见因素简要分析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