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10-19 10:56:53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学生不仅应具有独立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应具有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由“研究性学习”补充原有的“接受式学习”使学习方式更趋完善,只有当这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文章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和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新课程计划中出现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的体验或研究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作为文化和经验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与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发生,逐步将世界从工业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原有的世界是在缓慢地变化着的传统观念被世界急剧变化的快节奏所取代。“一次学习终生受用”的学习观念被“终生学习”的观念所取代。在这种背景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由“研究性学习”补充原有的“接受式学习”使学习方式更趋完善,只有当这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要确定一个目标,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探究或实践活动去试图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倒是其次,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重视知识的掌握,但更注重方法的学习。重点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方法的习得,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主动学习,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社会与自然,从实践中得到发展。

1.1以课题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施课题研究形式是研究性学习实施最重要的实施方式。即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段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实施、文献搜集等手段,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1.1课题的选择一般课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可以提供的学习资源,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的兴趣等来确定。确定的方式既可以是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是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规定选题的范围。

1.1.2制定研究的方案与收集资料的过程 研究型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收集资料,包括查阅书籍、报纸、期刊、杂志及文献;观看录像、幻灯片或电视节目;与人交流,向他人请教,与专家交谈等,设计实验或制造仿真模型。

1.1.3实施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不同课题方案,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评价不是消极地对课题研究的结果进行测量和描述的活动,而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要注重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更要关心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1.2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施 这种课程实施方式指在课程的实施中主要采用观察调查、主体体验等实践方式对课程主题进行研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如:设计或创造某一种产品,服务或系统来满足某一确认的需要,或改进某一设计或系统,解决学生学校或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生涯是有限的,而需要学习的东西是无限的,这两者的矛盾导致了学生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立足于瞬息万变的社会。叶圣陶有过一段论述:“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如此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很多功夫。”

2.1学生在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完成一节研究性学习课,如高二生物必修课中的《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学生需要搜集资料与使用资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与归纳,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2.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了环境污染后,设计这样的题目:调查校园中的环境污染有哪些,与老师、同学交流,然后策划解决的办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2.3用学生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有效利用间接经验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学生切身体会到掌握了所学知识的根本原理,增加了他(她)们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发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根据新的人才观要求,学生不仅应具有独立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应具有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学生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立足社会

参考文献:

1、周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2002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毕成。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模型全书。1996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3、孙元清。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2001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对完善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几点想法 下一篇:“教”应略 “学”须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