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2-07-22 02:53:24

浅谈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转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是被动的接受学式学习转到主动探索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趣味性;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56-02

随着江西省高中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行新课改,标志着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此时,人们对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寄予了厚望,这个重托终于在高中教学新大纲的授课计划中,落实到了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上,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学好,对于江西高中教师都是一个考验,虽然其它省已经先实行改革,但各省也有所不同,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对研究性学习谈一些感受。

举国上下,无不对“研究性学习”推崇备至,尽管没有高考指挥棒对这个课程的考试要求,也丝毫没有减少广大热心改革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著书立说为它鸣锣开道者有之,出版学生调查研究报告者有之,开设网站召集学生志愿者进行研究辅导者有之……

纵览“研究性学习”热潮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中的开展现状,我们到底是众口一词地唱赞歌,还是冷静地分析思考它的利弊呢?就目前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面临的教育形式的发展来看,在剖开“研究性学习”这颗“盛夏的果实”,并且品尝了它的酸涩之后,我们禁不住要说:“研究性学习”——想学好真的不容易。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1.1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转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是被动的接受学式学习转到主动探索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正确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1 注意趣味性,具有激励作用。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所选择的课题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实际,加之难以完成,学生视研究性学习为一种负担,将对这一学习内容和方式失去兴趣,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学习将达不到其目的。

2.2 注意学科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遵循“源于课本、又不限于课本”的原则,使学生有研究的兴趣、又有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这样可较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较好地被社会和家长所接受。如,有的小组选择“广告词的研究”这一课题聘请我担任指导教师,就有勉为其难的感觉,既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广告词,又和教学工作没有太多的联系,虽然也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但对学生来说也无疑是加重了负担,也不会得到家长的赞同。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注意“不仅是知识的研究、更应是能力的培养”。若我们选择的课题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范围之内,学生可能将其与学科知识的学习混为一谈,不明白开展研究的目的,减弱其功能和作用。因此,选择的课题应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知识只是达到目的的载体。

3.“学习能力”卡壳在“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肯定会有帮助,因为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有自我体验、自主思考和自我选择。但是,中学阶段的各个学科庞杂的基础知识,不可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行全面的实践和体验,所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就无法由“研究性学习”来承担,它最多是一个配角。

冷眼旁观当前“研究性学习”的热潮,我们不难看到诸多“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壮举时刻发生在周围——似乎开设好“研究性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这正如提高了高考升学率之后就认为教育事业“百废俱兴”一样。

“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益处,总体上还是应该界定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地位;并不一定是完成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就真的全方位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它虽然可能是高能量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多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低效率的,而且适用范围看来肯定是有限。班级授课制度下的学科教学,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率上的普遍适用性很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当前大力兴办重点高中、扩大优质学校规模的举措就变得十分可笑了。

当然,“研究性学习”不是“减负令”,它本来就应该是一种教学方法,只不过“一不小心”成了政策规定的一门课程而已。所以咀嚼这枚西方教育界“剩下”的果实,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一哄而上。

参考文献

[1] 《学习方法与探究》,李辉林,2003年,吉林出版社。

[2]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何其天,2002年,金盾出版社。

[3] 《教育学和心理学》,漆小明,1997年,延边出版社。

上一篇: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