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2-09-14 05:56:51

也谈研究性学习

世界各国开始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变,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新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全面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和原有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行。于是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研究性学习是当今国际教育界比较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美国中小学始终比较强调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学校教育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突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与现有的学科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解决问题和寻求捷径是我们研究学习的目标。就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指导者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应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个平台深入浅出,可直接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其实我们知道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深刻探索,细致研究,广泛讨论,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一步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或者处理、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探索过程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我们要明确开放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与当今社会,内容涉及的面可以说相当广泛,有教科书里信息资源、有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有大量的媒体信息资源。学生学习途径、方法、资源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使学生冲出陈规旧圈,置于一种新型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探究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提高基本技能。投身社会实践。

在老师的正确组织和引领下,让学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潜力,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积极完成。在此,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根据教学要求和大纲,让学生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当然我们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探究实施,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形成一个相互分析、相互研究、相互辩解、统一认识的探究合力,让他们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负有主要的责任。

充分利用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学习来充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我们积极组织学生,热心引领学生全面展开探究性学习时值得特别重视的几个方面。

综合性即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社会性即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注意开一发社区资源,大量捕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实践性即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这一方面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投身实践,走向社会,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总之,我们应该彻底明确的是,研究性学习正是我们新课改所推行的教学模式。如何把握好研究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也是我们应该全面实施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反复摸索、大胆尝试现代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特别是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陈旧教学模式,全面引领学生自主研究,开拓创新。我们在新课改实施中,要重振雄风,树立新思想,迈开新步伐,闯开新路子,育出新人才。

上一篇:有效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呈现时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