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9 10:28:17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农牧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内蒙古

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内蒙古也出台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这说明了自治区在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方面给予了充分重视。

一、我区农牧民收入现状

(一)农牧民收入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过去5年是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5年,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018.8亿元,比2002年增加4077.9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GDP由2002年的8162元。增加到2007年的25092元,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86元增加到2007年的3953元,年均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下同),分别低于同期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增速9.9个和14.9个百分点。同时,农牧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例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这一比例为14.3%,2007年下降到7.9%,下降6.4个百分点;而同期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002年16.1%、2007年12.2%,分别高于我区1.8个和4.3个百分点。

(二)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003―200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3%,高于同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2.9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由2002年的1:2.9扩大到2007年的1:3.1。从收入差距绝对量上看,2003―2007年的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45.3元、5516.7元、6147.9元、7016元和8425元。相差量全部高于同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而且这一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三)农牧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例偏高。农业收入是指主要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包括农、林、牧、渔业收入。2003―2007年我区农牧民农业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例由76.4%下降到67.7%,虽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这一时期全国平均水平30.6个和27.7个百分点。二是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例偏低。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偏低是我区农牧民收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直接原因。2003―2007年我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在16%左右。2007年为18.1%,全国的平均水平2006年为38.3%,2007年按照近几年的趋势预计为40%左右。高于我区21.9个百分点。

二、农牧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一)农牧业增长缓慢

从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人占到70%左右,所以第一产业增长缓慢必然影响到我区农牧民收入的增加。2003―2007年,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低于GDP年均增速1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2年的19.3%下降到2007年的13%。同时。由于农畜产品的收入价格弹性较小。农产品价格很难出现长时间的持续上涨,而且由于农牧业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农产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出现比价复归的现象。加之,我区处于寒温带,雨热不足,一年只能收获一季的相对较差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决定了我区农牧业要付出较多的物质及劳动投入,从而降低了我区农牧民的农牧业收益水平。

(二)工业重型化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带动性较弱

工业化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带动大量城乡居民就业,从而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2003―2007年我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高于同期国家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由于我区工业的结构性矛盾决定的。近年来,我区工业发展重型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03年的60%上升到2007年的74%,工业重型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但客观上也会制约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据统计,轻工业部门每产生1亿元生产总值可提供1.5万人就业,而重工业只是轻工业的1/3,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提供300万人的就业机会,而重化工阶段则降低为70万人。同时。由于工业发展的资本、技术密集化程度提高对低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大下降,从而使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农民工更加难以进入工业领域就业。

(三)服务业和私营经济发展缓慢

服务业和私营经济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吸纳劳动力,同时由于私营经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条件的农牧民可以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创业,从而增加收入。2003―2007年我区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2%,低于同期GDP增速2.8个百分点,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从而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0.2%,低于2002年1.9个百分点。从私营经济来看,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是农牧民进入城镇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目前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层次低、企业素质不高等内在问题,以及融资难、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外部环境问题,制约着农牧民增收的渠道。“十五”时期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年均增长12.6%、53.9%和38.4%。2005年分别达到48317户、68.2万人和754.8亿元。但是私营经济总量仍然较小,2005年私营企业数量仅列全国第25位,实现增加值为广东的17%,江苏的21%。

(四)城市化对农牧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较弱

从长远看,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农牧民,城市化使大量农牧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这样不仅可以使转移到城市的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以使留在农牧区的农牧民集约化使用土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但是,由于农牧民进城涉及到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便形成了进城容易留城难的问题。而且,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农牧民进城的一大障碍,目前农牧民进城后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收入机会,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和城镇居民相同的消费市场,尤其是近几年

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农牧民进城的门槛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归根到底要依靠经济发展。由于受耕地面积和草原承载能力所限,今后我区农牧业发展必须更加注重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科技投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挖掘农牧业增长潜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村牧区,加快改善农村牧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增加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电网。改善农牧民用电条件。二是要增加农牧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在农村牧区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牲畜改良步伐,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强农牧民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广大农牧民及时掌握先进的养殖、种植和经营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三是要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推动农村牧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同时接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民非农产业收入。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方面。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强化技术集成能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优先支持主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业方面。由于去年我区粮食播种面积已经接近7000万亩,依靠种植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空间有限。所以要以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增加农牧民农业收人。当前,主要是以农区畜牧业为抓手,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依托农区优势推广优良畜禽品种,扩大畜牧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的比例。增加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

(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展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农牧民二三产业收入,同时提高城镇接纳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面向社会各类人员的就业培训,对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和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在培训费用补贴、创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

(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各项补贴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扶贫资金支出规模,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增强该类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五)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应该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加强农民工工资的监督管理,禁止企业对农民工工资实行歧视性规定,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应基本上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不断向农村牧区倾斜,逐步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实现城乡统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使社会保险逐步覆盖城镇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加快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

上一篇:押金返还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经验借鉴 下一篇:循环经济背景下浙江产业集群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