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26 05:39:12

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说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然而,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也比较严峻,实现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达到超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目标,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扎实有序地实践。

一、成效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47元,经1995年的1300元、2000年的2038元、2005年的2989元,增长到2009年的4938元、2010年的5530元,2010年比上一年实际增长9%。改革开放30年即从1978年到2008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4656元,后者是前者的35倍多。“十一五” 时期,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8%, 比“十五”时期高出4.6个百分点。

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539元,经1995年的1261元、2000年的1615元、2005年的2446元,增长到2009年的3967元、2010年的4461元,2010年比上一年增长12.4%。改革开放三十年即从1978年到2008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618元,后者是前者的二十六倍多。

农民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59.2%,经2000年为47.7%,下降到2009年的41.7%,2009比1990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48.3%,经2000年的33.8%,下降到2009年的31.8%,2009比1990年下降了16.5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为44.8%、2005年为43%、2006年为39%、2007年为39.3%、2008年为41%、2009年为39.8%、2010年为37.5%,2010比2000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二、问题

(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准。199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内蒙古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内蒙古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内蒙古为3342元、全国为3587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45元;2007年,内蒙古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内蒙古比全国低187元;2008年,内蒙古为4656元、全国为4761元,内蒙古比全国低105元;2009年,内蒙古为4938元、全国为5153元,内蒙古比全国还低215元;2010年,内蒙古为5530元、全国为5919元,内蒙古比全国仍低389元。可以看出,从1990到200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现日趋拉大的态势,2006-2008年差距逐步缩小,2009、2010年差距又有所扩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较大。2009年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83元,浙江为10007元,江苏为8004元,分别比内蒙古同期高出7545元、5069元、3066元,差距是非常大的;不仅是沿海发达地区,辽宁、河北等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要比内蒙古高一些,2009年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58元,河北为5150元,分别比内蒙古同期高出1020元、212元。

(二)农牧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速也较慢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九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为9.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为8.0%,2009年比2008年增长6.1%。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5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30位、也就是倒数第2位。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0%,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内蒙古较全国水平低1.9个百分点。

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8.2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38%、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5.39%,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0.0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9.03%、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0.97%,工资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低21.77%,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高17.35%,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内蒙古占90%以上、全国占78%左右。可见,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特别是农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较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三)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差距仍然很大,农村牧区内需市场的拓展十分有限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1990年为1.79:1,1995年为2.19: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9年3.21:1,2010年3.20: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1985年为1.83:1,1990年为1.82:1,1995年为1.97:1,2000年为2.43:1,2005年为2.85:1,2009年3.12:1,2010年3.14: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逐步拉大;200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8.2百分点;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7.5%,前者比后者低7.4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201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3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4.58亿元、占87.3%,比上年增长1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2.72亿元、仅占12.7%,比上年增长13.9%。可以看出,内蒙古乡村消费的占比很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农村牧区内需市场的拓展有限。

(四)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增收的效果有待放大

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所起色,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也随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然而,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加之近年来水、油、电、化肥、农药与雇工等农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而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这样产品的卖难、积压、赔本销售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广大农牧民信息不灵、视野不阔等,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的调整存在盲目性、短期性,往往随波逐流、一哄而起,结果就能步入“种什么、什么降价”、“养什么、什么赔钱”的怪圈,农牧业种养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增收效果有时也就会令人失望。

就目前情况看,输出劳务还是我区农牧民增收比较立竿见影的途径,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训练弱以及思想观念落后等,输出劳务的农牧民工占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也较先进地区低得多,这样总体上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就不会太大。由于受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影响,牧民输出劳务、成为牧民工的困难更大一些。

内蒙古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缓,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农村牧区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企业的限制,内蒙古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就陷入了衰退的境地。这样,通过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拓展其第二、第三产业,来大幅度地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还任重而道远。

(五)牧民增收的难度更大,牧民收入甚至低于农民收入

近年来,与农民相比,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额牧民也开始低于农民、且牧民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内蒙古2003到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比农民低近一个百分点。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61.6元, 2006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24.6元,2008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59.7元。而牧民必要的生活消费支出大大高于农民,如内蒙古2009年牧民人均消费支出要比农民高出2800多元。牧民的收入低于农民,刚性的支出却高于农民,这样牧民的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提高就显然不如农民快了。

牧民收入来源更加单一,牧民增收更加艰难。2009年,内蒙古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9.47%、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4.59%、转移与财产收入占15.94%,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2.09%、家庭经营性收入占75.28%、转移与财产收入占12.63%,牧民工资性收入比重较农民低7.38个百分点,转移与财产收入比重较农民低3.31个百分点,而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较农民高10.69个百分点。说明牧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主要来自畜牧业,收入结构更加单一,增收的难度也更大。

(六)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使生产成本上升,收益提高受限

2010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农村牧区上涨3.5%,农村牧区比城市多上涨了0.5个百分点。从生产资料价格看,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最高的,达到11.4%。这就会使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七)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影响今年农牧民的增收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内蒙古的白灾、旱灾等比较严重。全区重度白灾面积为210918平方公里,中度白灾面积为64783平方公里,共有2479.2万头牲畜受灾;呼伦贝尔市大部、兴安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积雪深度为21―39厘米,持续时间长达100天,牧草掩埋程度大于70%,出现了区域性重度白灾。同时,农村牧区旱灾也比较严重,全区重旱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受干旱影响的牲畜超过6000万头(只)。白灾、旱灾等会给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从而加大今年农牧民增收的难度。

三、对策

(一)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特别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草业、生态林业、绿色食品产业以及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要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加强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积极推广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等适用技术,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作业,促进耕地、草牧场、林地的科学合理流转,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等水平。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建设一批生态观光农牧业园区。有效实施种植业和畜牧业高产创建工程,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建设肉牛、肉羊、山羊、奶牛、生猪等的高产示范基地及其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改良牲畜个体品质,培育绿色知名品牌,重视绿色农畜产品原产产地的认证工作,从而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及绿色、生态的农牧业。

(二)建立农牧业生态技术支撑体系

内蒙古的农牧业由外延性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由资源耗损型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省型的集约经营转变,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转变,都要以传统农牧业技术向生态农牧业技术的转变为基础和保障。农牧业生态技术是充分实现资源、环境的价值,特别是确保生态(自然)资本存量不断增值,从而推动农牧业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技术类型、技术体系。内蒙古农牧业生态技术体系包括草业生态技术、林业生态技术、畜牧业生态技术、农业生态技术等。林草业生态技术有草原保护技术、“三化”防治技术、病虫害与鼠害防治技术、草场改良技术、人工草地技术、草场围封技术、打草贮草技术、草地育林技术、草灌乔结合技术、造林更新技术、抚育管护技术、伐运加工技术等。畜牧业生态技术有轮牧舍饲技术、畜草配置技术、畜群组合技术、畜种改良技术、疾病防治技术、规模养殖技术、繁殖技术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等。农业生态技术有大田及园艺作物种植技术、保土耕作及秸秆复合技术、农林间混作和立体农业技术、饲料再生技术、生物养地技术、生物防治及生物制剂应用技术、温室与庭院利用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投入物的利用效率技术等。

(三)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以及畜的饮水困难问题等。

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同时规范特别是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四)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多种原因,农村牧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为低下。这种情况,既不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气候。“贫穷”和“落后”像互为因果的一对共生“怪胎”,一直困扰着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协调推进,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人口的质量,不断拓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效增强社会基础发育能力,是农村牧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牧区的科教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看似较高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使人们盲目乐观,其实教育的量往往掩盖教育的质,留级、辍学等使得小学甚至初中的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在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急速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使得能够接受教育者成为相对富裕者的事情,这无疑要危害农村牧区大众教育的发展;而科技推广、服务等的有偿化以及对成人扫盲教育的有所忽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科盲、文盲消除,特别是劳动者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这样,教育上的“马太效应”与经济上的“马太效应”并存,贫困向富裕、落后向先进、传统向现代过渡将会更加艰难。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农村牧区的教育与科技才更加有利于其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还是一篇应该好好做的大文章。

要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切实普及义务教育,采取希望工程、扶贫救济等多种办法扶持帮助因经济困难不能上学或中途辍学的孩子进入校园。同时,增加农村牧区的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学设备、提高师资水准、稳定教师队伍;还要搞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快发展文化宣传广播电视事业,大力加强农村牧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牧民了解社会、学习先进,由封闭意识向开放意识、小农意识向市场意识、守贫意识向致富意识转变,树立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五)完善对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

国家和自治区非常关注草原牧区的发展,特别是重视牧民的增收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延长实施年限,适当提高补贴标准。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并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将8.4亿亩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新一轮草原普查全面展开;坚持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扩大农牧业补贴规模,特别是对牧民和牧业的补贴,组织实施促进牧民增收工程。并出台了阶段性禁牧、划区轮牧等的补贴政策。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针对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比照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根据牧户承包经营的草场面积和饲养牲畜的情况,由政府财政每年给予直接的补贴,从而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

建立生态草业发展制度。牧区应发展一批生态草业户,以维护、培养所承包的草场为主业,政府或基金会根据维护草场的面积、草的生长情况等给予一定的补偿费,从而使保护草原、恢复植被成为牧民的自觉行动。

建立牧区大宗畜产品的政府储备制度。牧区的羊肉、牛肉、山羊绒、绵羊毛等宗畜产品,要建立国家或省级政府的储备制度;通过政府的购入或发售,调节这些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其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从而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收益,保护牧民的利益。

完善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要研究、制定一套生态、技术、经济标准,对于什么样的草场需要长期禁牧或阶段性禁牧、什么样的草牧场需要休牧进行界定,对于草原的保护恢复情况、生态效用大小进行评估,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办法、草原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评价等。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才应该实行禁牧封育,这样的草原面积不大,绝对不要盲目扩大禁牧草原的面积,切实保障牧民生活在草原、承包草场、放牧经营的权益。要建立休牧补贴制度,根据牧户休牧的时间与规模,分年度给予充足的饲草料或现金补偿;也要对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户给予奖励等。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是以维护与修复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牧区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为目的,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等,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对草原牧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从而理顺草原生态功能维护者与草原生态效益享受者以及政府等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草原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更是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是其经济价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草原畜牧业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先河,绿色大草原是在广大牧民世世代代的维护下才保留到了今天;要根据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所做出的贡献,进行长期的生态补偿;可按照户(牧户)、人(牧民)承包草原的面积与等级、草原生态效益的评估值等,每年进行一定金额的补偿。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倍加珍惜草原、科学利用草原,保障草原资源永久存在、数量与质量不会下降。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一篇:协调粮食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下一篇:完善利益分配关系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