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31 09:43:2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教育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农牧民素质问题。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民资源丰富,但素质低下且绝大多数束缚在传统的第一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高农牧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牧民素质及农牧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新型农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内蒙古 农村牧区 农牧民教育模式

一、内蒙古农牧民素质及教育现状

(一)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农牧民文化程度是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在农村牧区6-60岁的人口中大学文化占0.6%,高中及中专文化的占6.8%,接受过农牧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5%,文盲和半文盲占12.6%,在内蒙古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我们看到,在内蒙古农村牧区,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就更大,这与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二)农牧民的身体素质较差

在内蒙古的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落后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比较普遍。从调查中了解到,内蒙古农牧民身体素质较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饮食习惯不科学。二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三是不注意饮食卫生。四是农村牧区开展体育活动次数较少、内容不丰富,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牧民的科技素质不高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据农业统计,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农、林、牧、渔专业技术人员59730人,占各级各类科技人员的8.2%,占农业人口的4%。农牧民科技意识薄弱。我们在内蒙古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调查农牧民参加农牧业技术培训的原因时发现。49.30%的农牧民认为是自己确实需要,11.97%的农牧民是听了科技人员介绍才参加培训的,12.52%的农牧民是村里领导动员后参加培训的,还有4.65%的农牧民参加培训是因为有报酬,21.56%因为其他原因参加培训。即使是农牧业企业经营者接受培训,虽然多数出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增长知识的需要,但仍有部分参加培训者是应乡镇政府和当地农业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参加培训的农牧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表现为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同在,其实质是农牧民的文化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简单体力劳动者需求的减少和对知识型、技术型农牧民需求的增加,如果不能改变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民工荒”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四)农牧民的思想观念陈旧

1 传统的家族观念。由血缘和亲缘形成的家庭网络,在农牧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严重的家族观念会形成一种“条块分割”,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阻碍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要消除千百年来形成的家族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 农牧民的短期行为。相当一部分农牧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期行为无论是农牧民本身还是在农村基层干部当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也限制了农牧民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 落后的封建习俗依然存在。近年来,一些不良封建思想在农村牧区又有所抬头。很多地方,逢年过节要上香磕头拜佛,修坟墓、建寺院、塑神像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聚众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农闲季节,现象更为严重这些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而且还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和多年的努力才得以改变的封建习俗。

(五)农牧民的民主意识淡漠

在我们调查的内蒙古的广大农村牧区,民主选举存在严重问题:第一,选举过程不规范;第二,选民参选率不高;第三,民主议事的积极性不高;第四,部分地方的当选者缺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意识,满足于“保安全、保运转”。

二、针对农牧民创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鉴于内蒙古农牧民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农牧民教育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科技、身体、民主和道德等方面。农牧民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普及知识和文化,要拓展到职业技术、健康、道德、法律、政策、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

(一)开展改府主导、农业院校牵头、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

1 引导农牧民积极参加培训。首先,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农牧民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牧民参加培训,激发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搞一些示范点,如种植、奶牛养殖、温室大棚,先对一部分农民进行培训,以带动全村农民参加;再次,政府增加对农牧民培训的投资力度,农牧民培训由政府“买单”,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新理念,也符合WTO“绿箱”政策的要求。政府应将农牧民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由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农牧民,可获得补助乃至免费培训;最后,逐步建立农牧民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农牧民资格证书的“绿色证书”培训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取得绿色证书的农牧民和其他农牧民并无二致。我们应该在土地承包、评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及申请农业发展基金扶持等方面,逐步把取得绿色证书作为前置条件,只有取得诸如绿色证书等资格证书的,才能获得政府相应的扶持。

2 农业院校牵头培训新型农牧民。目前,内蒙古农业院校在振兴农村地区和农牧民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不能不说是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农村人力需求目标实际上相脱节,更有一些院校纷纷更改传统农业专业,L新学科、新专业,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另外,院校教育只注重学科建设、学位标准和学术报告,学院派、学术化的追求,以至于出现了“学问兴、农村衰”的现象。为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可以借鉴韩国江原大学农牧民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经验,对农业院校进行改革,整合或更改现有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农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根据产业和研究分类,设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建立专门人才与现实接轨的教育系统,要挑选一批业务熟练,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村镇技术骨干,经培训考核,

组成讲师团,在各村镇巡回演讲。

3 兴办农牧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增强农牧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内蒙古兴办农牧民职业教育:首先,围绕地区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牧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使农牧民对于农业科技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如对乌兰察布地区种植马铃薯的农牧民、巴彦淖尔市地区种植番茄的农牧民的培训,就应该有针对性。其次,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效率。再次,在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开展创业教育,对贫困农牧民进行创业实践训练,提高其创业知识技能和创业意识,特别是对农牧民的自主创业,无论是在农村牧区还是在城镇,政府都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和鼓励。

(二>创建网络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内蒙古依靠集体经济支撑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面临着挑战,卫生系统所承担的农牧民健康教育职能必将进一步弱化,因此要加强农牧民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寻找一个能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替补队员”。另外,要发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守门人”作用,与医院服务相辅相成,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载体,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人享受医疗保险服务,为此就应该把群众大部分基本健康问题有效解决在基层社区,降低医疗成本。成立农牧民健康教育协会,并以此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载体,可以达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目的。

(三)转变现金,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主体,加强农牧民主建设

相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状态。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内蒙古农牧民亟待完成6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家庭型”向“市场型”转变,从“小农型”向“社会型”转变,从“守业型”向“创业型”转变。从“自然型”向“制度型”转变,从“法盲型”向“懂法型”转变,从“传统型”向“经济型”转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农牧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组织者,是确保农牧民思想教育长效性的关键。一方面,要抓好“文明示范村”“文明村镇”“五好家庭”创评等活动载体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社会化服务网络载体建设。如成立各级农牧民协会等组织团体,以形成乡村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网络。农牧民通过这些服务网络,可以向协会组织者学习,从而承接新思想、新观念。此外,要抓好节假日、农闲时的文化娱乐活动,形成新农村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三、构建推行内蒙古农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财政支撑体系

为保证农牧民教育的可持续性,各级政府要逐步把农牧民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设立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除保证农牧民思想和民主教育外,采取农牧民学农业科技免费,学职业技能农牧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形成按“三农”需要选择公共投入的机制,使政府公共支出社会效用最大化。

(二)创新农牧民教育制度,构建农牧民教育体系

第一,政府是农牧民教育的投资主体。在投入资金的同时,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牧民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上。第二,农业院校和相关的农业部门是农牧民培训的实施主体。建立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地、县、乡互相衔接,上下贯通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第三,农业产业协会、农牧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是农牧民培训的组织者,第四,以培养新型农牧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

(三)加强后继农牧民的培养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出去,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牧民将越来越少,农业后继无人即使在人口众多的我国也不再遥远。同时,农牧民教育的传承性也决定着后继农牧民教育在农牧民教育中的比重和构成。因此,后继农牧民的教育和培养,将成为农牧民教育乃至农业教育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在培训农牧民的同时,提高农村牧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进一步调动农村牧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规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选拔事业心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校领导,严格监管和规范农村牧区学校经费。进一步减轻农牧民的教育负担,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牧区支教,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牧民教育的宣传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全面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规定,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确保农牧民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上一篇:对改善呼和浩特市区交通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透视“内蒙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