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理财行为研究

时间:2022-06-27 01:10:0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理财行为研究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民的收入快速增加,这也给长久以来没有余钱的农牧民带来了新的问题,余钱多了,理财成了新话题。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收入、消费的新变化,农牧民理财需求的形成、理财现状,以及未来西北农牧民的主要理财方向。

[关键词] 农牧民;理财;行为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58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097- 02

传统的理财意义是指对财产的管理,伴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的完善和活跃,城镇居民对各类理财的方式、渠道、风险都早已非常了解,在很多发达国家,树立财富管理意识甚至是小学启蒙教育的必修课程,然而在我国西部的农村牧区,广大农牧民却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理财方法。农牧民是否有理财的需求?目前的农牧民如何理财?如何让农牧民更好地理财?本文以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理财为例研究了上述问题。

1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近年来理财需求的形成

1.1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收入消费情况

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529.6元,比2005年增加2 540.7元,年均增加508.1元,年均增长13.1%;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是工资性收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促使农牧民现金收入迅速增加,2005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为2 462.5元,2010年达到4 575.1元,年均增加422.5元,其次收入的来源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区,经营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狭窄,近年来,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深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的发放,直接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加上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从业,逐步拓宽了增收渠道,截止到2006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务工劳动力就已经达到了75万,农牧民的劳务收入也在快速积累。

消费方面,食品、衣着类生活必须品开支比例逐年下降,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将消费支出更多的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其他生活用品上。从1995年的人均存款余额1 804元,到2010年的18 877元,农牧民的现金结余逐年增加,幅度巨大。

1.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快速形成的理财需求

2000年鄂尔多斯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以煤碳、羊绒、稀土、天然气为主体产业的经济发展区,进入2005年,内蒙古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三角经济带,同时辐射了周边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盟市旗县区的快速发展,煤炭、乳品、生物制药、旅游等一系列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大农牧民的致富,到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 575.1元,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到了18 877元,实现了财富的初步积累,农牧民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欲望与日俱增,同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了农牧民的金融服务环境,实现了农牧民金融理财的硬性环境条件,理财的愿望被迅速激发出来。

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现有的主要理财方式及特征

2.1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现有的主要理财方式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受到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文化传承等多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财现状。传统的储蓄依旧为主要的理财方式;受到传统游牧业的影响,相当数量的牧民选择投资畜牧养殖生物性资产投资;民间借贷理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村牧区的现金借贷形式;投资不动产等理财形式,快速富裕起来的农牧民也开始选择这种理财形式;对于多数的蒙古族妇女,松石、珊瑚等特色宝石饰品也是大受欢迎的特殊投资爱好。

2.2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理财的特征

2.2.1 理财方式渠道比较单一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余额宝等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涌入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生活,城市居民的理财选择多样化,房产、金融理财产品、保险、贵金属,甚至是比特币的投资,种种理财方式花样翻新。但是在内蒙古地区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加上语言障碍,互联网应用的局限性,这些城市居民耳熟能详的理财方式都还是新名词,可供农牧民选择的理财方式简单,品种单一,可选择性差。

2.2.2 生物性资产投资比例高,风险高

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牧民的资产90%是牛羊等牲畜,投资生物资产最大的风险不仅来源于自然灾害、疫病养殖灾害,更多的风险来源于牛羊肉以及皮毛市场行情的巨大波动,这些因素都是市场存在的固有风险,不能控制,加上牧民的生产具有季节性,每年秋季剪羊毛之后会比较富裕,春季畜牧生产投资阶段,经济相对比较拮据,所以一旦出现情况,牧民的损失往往是不可承受的,极具风险。

2.2.3 追求高利率,负面影响巨大

内蒙古地区今年来的民间借贷活跃,牧区富余资金的寻租成为了推动牧区民间借贷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在一些人已把经营民间借贷作为一项经济收入来源,尤其以鄂尔多斯市最有代表性,仅这一地区年地下借贷资金规模保守估计就在500亿元左右,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旗、东苏旗等地也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民间借贷的优越性在于钱的流动性好,但是高成本、高利率的的投资往往蕴含着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

3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未来理财的主要方向

3.1 入股农牧区专业生产经营合作社

近几年快速兴起的农牧业生产经营合作社为广大的农牧民带来新的理财思路,借鉴合作社的运行优势,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经营理念,克服生产、管理、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止到2012年内蒙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 099家,预计到2015年,内蒙古农牧民合作社有望达到41 470家。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扶植措施,阿荣旗政府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优先对专业合作社放款,进行了利率优惠。旗政府对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补助10万元,并制定规定合作社采购大型农机具不仅可以享受国家30%的补助款,还可以享受旗政府35%的补助,并安排农业技术员上门指导农民生产。西乌旗2013年内计划为24个农牧民重点合作社协调贴息贷款1 000万元,并由旗财政投入贴息资金100万元,扶持鼓励合作社发展壮大。随着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农牧民可以选择入股合作社进行专业化生产,随着合作社数量的增加以及管理结构的完善,更多的农牧民可以选择投资加入,称为合作社的新型股东,这种投资理财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投资具有长期效应,一次投入,多次回报,投资风险低,而且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3.2 投资银行等金融理财产品的常态化

现如今各大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日渐成熟,城镇居民已经感受到理财产品的巨大优越性,然而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来讲,理财取向相对更加的保守和谨慎,面向城镇居民理财市场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他们,因此在农牧区营业网点多、服务覆盖面广、群众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应逐步推出适应农牧民理财的专业产品,满足农牧民理财需求,延伸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内蒙古银行是内蒙古地区本土商业银行,近两年逐步发行了“财富X”系列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收益稳定,风险低,非常适合初期涉足理财的农牧民,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捧。自治区金谷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各家银行也逐步推出各类适合农牧民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这将逐步取代农牧民传统的定期存款、现金存款等财产管理方式成为常态化。

3.3 投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广泛开展,农牧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投资前景,群众自愿出资,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获益于新农村建设。这样的投资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也是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参与祖国建设事业,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契机,农牧民离不开土地,离不开牧场,这样的投资注定可以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收获美好幸福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1]皇甫江.内蒙古农村牧区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2]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

[3]韩菊,韩娟.农牧区投资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调查――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金融,2013(1).

上一篇:现代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分析 下一篇:浅议基层政法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