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时间:2022-10-19 07:51:34

对管理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摘要] 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中管理学期刊引文数据的统计,列出管理学领域内出版社图书被引频次较多的前100家出版社。通过被引情况,分析这些出版社对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 管理学 引文分析 CSSCI 出版社 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0)06-0072-06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图书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之一。根据CSSCI的统计数据,CSSCI收录论文的引用文献中图书比例高达50%以上。例如,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指出,图书文献(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被引比重接近60%。虽然论文文献(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献)被引比例近几年在逐步增加,但图书文献的被引数量仍占总被引数量的50%以上,其中,著作被引依然占据最高比例。可以说图书这一学术资源,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对于学术著作进行评价的活动也不一而足,如《财富》杂志曾调动一切资源,选出了75本必读书;《福布斯》杂志评出了20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还有些是个人推荐的书目,如《哈佛书架》。国内也有类似的书单,中国出版集团在2008年组织评选了“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还有王余光等编著的《中国读者理想藏书》、邓咏秋等编著的《中外推荐书目一百种》、黄秀文主编的《智者阅读:中外名报名刊名家的推荐书目》等。在学术著作评价逐渐普及的同时,对于图书的出版者――出版社的评价同样活跃。如刘丽华等设计了出版社竞争力模型,提出涉及出版社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市场与营销能力等方面的12项评估指标,76项分指标;雷二庆等用h指数分析指出h指数偏高的出版社更具有出版优势和出版基础;孙宇等用SOM对医学图书的出版社进行分析;庄蕾波、王芳、史新奎、蔡迎春等也分别用不同方法对核心出版社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各类官方半官方出版社排行榜也层出不穷,比较权威的就有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尽管在对一本书认知重要性排名中,读者对出版社的品牌认知排在最后,仅凭出版社的名字基本无法影响读者的购买决定,但在不同领域,知名出版社的影响力还是很显著的,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扎实的编辑队伍久负盛名,堪为中文学术类典藏的首选:信息产业部主管下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方面的优势,堪称龙头。为了详细分析出版社对于国内管理学研究的影响力,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2000-2007年)数据,遴选了百家高被引出版社进行点评,希望数据和结果能有助于从学术影响的角度,而非单单从传统的码洋、利润等角度来分析出版社的影响力。

1 样本选择及数据概况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南京大学CSSCI把引用文献类型分为11类:期刊论文、图书、汇编文献、报纸文章、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法规、文献信函、标准文献、网络资源,不属于以上各类的设置为其他。考虑到CSSCI引文数据中的汇编文献基本也是正式出版的图书,本文对管理学的图书学术影响力的讨论主要取自于这期间的137283篇次的图书被引数据及14251篇次的汇编文献,合计151534篇次,下文提到的图书均包括汇编文献。从管理学论文引用的图书状况分析,尽管图书被引量占全部参考文献的比例由第一落到期刊之后,但图书被引总数量仍然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图书始终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学术资源之一。笔者统计了这些图书的出版单位,对于改名、合并、错误等情况做了一一处理,得出8年来被引频次150次以上的国内出版社,共计100个,最高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6601次,最低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为157次,入选出版社平均被引约926次,具体数据详见表1。

2 管理学论文高被引出版社分析

从表2看,表1中涉及的出版社主要位于北京与上海两个直辖市,其中又以北京为最,超过整体的半数,北京的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管理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上做了大量工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管理学学术中心在北京。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在中国管理研究发展中也功不可没。其他地区主要是所在地的人民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等。

参照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筛选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及出版社评级时的划分,以上100个出版社可以分为社科类、大学类、科技类、教育类、古籍类和文艺类六大类,当然,这些分类仅按这些出版社的主要出版方向,并不绝对指定出版领域,如社科类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同样出版自然科学的著作,科技类的科学出版社也出版人文类的著作等。

从类别来看,社科类占据了一半,这同管理学主要隶属人文社会科学是吻合的,而大学是我国管理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等对管理学也有重要影响;科技类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工程方面的著作、教育类出版的教材同样对管理学有重要意义。

2.1 社科类出版社

社科类出版社的数量和累计被引频次都超过50%,其中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位列本类前五,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包含了国外科斯、诺思、彭罗斯,国内张维迎、费方域、林毅夫等知名学者的核心著作,对国内管理学、经济学的影响颇大,是丛书出版成功的典范;人民出版社对于管理学的影响,主要包括马恩列斯毛邓等撰写的政治文献的指导意义;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经济学部分同样也有大量国外知名学者的经典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和“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两个系列同样对管理学研究起到重要的学术推广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作为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出版社,其影响主要在于专业书籍的广泛性。

社科类还可以细分为3类。

第一类是人民出版社类。除了中央级的人民出版社外,另有16个省市地区的人民出版社也入选表1,但比较优秀的主要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家,其他地区人民出版社的影响比较分散,缺乏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或丛书。

第二类是经济管理专业类。除了进入表1前5的经济科学出版社外,还有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的出版书籍也很广泛,但基本宗旨还是为经济管理

服务,因此出版的经济管理类图书众多,为国内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三类是社科综合类。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华夏出版社推出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为其贡献了近半数的被引量,说明这一选题眼光独特,而中国统计出版社主要影响在于其出版的各类年鉴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和内容。

2.2 大学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是指由大学主办的出版社,其宗旨除了与其他出版社一样繁荣社会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服务,尤其是为本校师生服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枝独秀,种类繁多,不乏精品,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而出版各式丛书,为广大读者喜爱,北京大学出版社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方面的著作种类不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但精品不少。作为理工类大学所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能进入表1前列,主要得益于该校的技术创新、工业管理等方面的著作,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则是明显的专业高校社服务机构,能进入表1前列实属当然。总的来说,大学出版社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影响在整个出版界还有待全面提升,整体影响而言,如今只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少数大学出版社跻身于出版社被引的前列,大多数大学出版社除了与部级老牌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有很大差距外,就是与许多专业出版社,如法律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也存在不小差距,如何抓住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机遇,同时正视其面临的挑战,是大学出版社需要处理好的当务之急。

2.3 科技类出版社

科技类出版社对于管理学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主,包括人民邮电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为扩大经营范围,扩大影响力,也出版了大量社科类著作;二是以科学出版社为主,包括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围绕科技和社科的交叉内容出版了大量著作,如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

2.4 教育类出版社

由于大学出版社另外讨论,此处入选的教育类出版社仅3家,且只有高等教育出版社1家位列前20,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学术研究主体的高校,其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者居多,而其他教育出版社出版较少。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国内著名的两家古籍出版社,它们入选管理学重要出版社,主要是由于出版的各朝历史典籍为研究过去的经济管理状况提供了史料:而文艺类的上海译文出版社除了引进不少国外著作外,也编辑出版了大量国内学术著作,对于管理学的影响仍在学术一端,和通俗意义的“文艺”无关。

整体来看,除了以政治文献为主的人民出版社和统计年鉴为主的中国统计出版社之外,被引排在前列的出版社,其主要影响力在于系列丛书,能成体系地引进或出版国内外知名研究者的成果。当然,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华夏出版社推出的波特的竞争三部曲,这些经验应该为其他出版社借鉴和学习。

此外,从表3我们还可以看出,全国500多家出版社,选出的百佳出版社占不到1/5,而入选管理学重要出版社的100家出版社中,百佳出版社占1/3强,这间接说明本文通过引文数据统计遴选,对国内管理学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出版社名副其实。

3 国外出版社对管理学的影响

包括科学管理在内的现代管理学主要起源于国外发达国家,因此国外学者和国外著作对于中国管理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在本文有关统计数据中,也有部分国外出版社(集团)出版的图书被国内管理学论文引用,研究这些出版社的被引频次和分布特征,对于研究跨区域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表4列出了前29位国外出版社(集团),被引频次都在90次以上。

从表4可以看出,外国出版社被引整体远不如国内出版社,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引用习惯来看,对于期刊文献的引用者中,外文比例较高,而对于图书的引用,以国内(含译著)居多。

其二,引用标注不规范,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有OUP、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Inc等多种书写方式。同时,国际出版集团之间转让、兼并、改名等现象也难以一一明察,尽管如此,我们也能基本分析一下这些出版社对于国内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国外大学,尤其是商学院排名高的大学,其所辖出版社的著作影响力也较高,如哈佛大学出版社(含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MIT出版社、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等,需要说明的是,哈佛商学院出版社隶属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是一家成立不足30年、小巧而精悍的出版社,图书出版量并不大,但在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影响更甚于哈佛大学出版社。

由于众多国际出版巨头都是跨国集团,其下属的出版社和书店遍布全球,因此很难具体分析一些著作的起源地,但整体来看,这些出版社属地主要是美国和英国。除国外出版社外,我国港澳台地区仅有台湾三民书局一家,这同管理学研究重点区域仍然在欧美相吻合。

此外,我们可以看出,表4中,除了大学出版社外,国际出版社基本归属于国际出版巨头,这些出版巨头一般拥有多家出版社,且有些出版集团还相互合作,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WTO保护期已过,这些出版集团会逐渐全面进入中国出版业,同样需要国内出版社联合做强做大,不但要影响包括管理学在内的国内学术研究,也应逐步国际化,建立自己的特色。

4 结语

现阶段,出版社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出版国际化的挑战,二是数字出版的挑战。同时,出版社发展中还要面对诸多存在的问题。为扶持国内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出版业一向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再一次强调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把出版工作推到我党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为了适应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认为,必须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使出版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指出:“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也希望这些有竞争力的出版社未来有更多的学术著作来影响国内乃至国际的学术研究,为国内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帮助。

上一篇:医疗保健类图书出版乱象分析 下一篇: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