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学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10-08 16:50:28

对管理学的认知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1

关键词:认知诊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33-02

当前,各大高校对各种专业课的理论课课程考核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1]。该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但是往往课程考核结束后学生仅仅能知道自己的该门课程这套试题的分数,老师们也仅仅是得到全班同学的总分分布情况,而总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整体情况等。2001年, 美国通过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NCLB),规定美国所有实施的测验必须给家长、老师和学生提供诊断信息。在21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更现代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和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教学改革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管理、信息类各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水映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该课程主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筹学等技术辅助管理决策,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其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设计、实施实际应用系统的方法;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关系到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甚至还将影响社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因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4]。本文分析了认知诊断理论,并将其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了在线的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系统。

1 认知诊断理论概述

只能提供单一总分结果的测验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认知诊断理论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测试报告单一总分的缺陷,可提供更加丰富的测量信息,即能够测量出学生在学科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5]。

认知诊断是现代测量理论的核心,它是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研究的热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两大基础。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过程和记忆过程机制。通过对测量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测量、加工过程等各认知变量做认知分析,构建认知心理学模型,使得测量理论具有心理学的特征,且其测量结果更科学和客观。心理测量学是所有测量理论的基础,也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测量理论中,从测验设计、测验项目编制、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都需要心理测量学的支撑。

当前,认知诊断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测量系统中,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姜月香[6]利用认知诊断技术,结合现代教育测量方法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能够提高考试内容效度的命题方法并明确了整个命题过程,相较于传统命题方法,新方法在对考试内容的效度与对考生能力评估的全面性两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朱天宇等人[7]针对传统认知诊断模型和传统PMF算法在学生试题推荐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以综合结合概率矩阵分解和认知诊断的个性化试题推荐方法。艾小芹[8]根据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个性化英语学习在线诊断模式和系统,对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其数据库,通过该系统,学习者可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认知诊断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诊断模型的研究,是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各个领域测验系统中很重要的方面。认知诊断模型是指一种对认知结构具有诊断功能的计量模型。通过评估被测试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将其认知结构进行模式化后,对其进行认知能力的诊断,可以定量地考察被测试者的认知结构区别和个体差异。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知识点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它综合应用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有关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的知识点:

(1)信息的含义:注意与数据的区别(与数据结构课程有关)

(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主要包含其分类、现代管理方法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4)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制定管理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等。

(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

(6)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原理、要求和方法。

(7)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运行维护及评价等。

(8)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运行管理和评价等。

3 认知诊断理论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2

一、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偏差

笔者以工商管理专业、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们在《管理学基础》、《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和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不强,导致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些偏差大致可以归结为定位于知识的学习者、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和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一)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工商管理学科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则显得视野太过于狭隘和眼光不够深炯。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些教材上的相对比较系统成熟管理学知识,而对管理学理论发展前沿则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他们把精力放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what),而不是聚焦于“如何”(how)发展和创新管理学理论。又如,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对创业实践跃跃欲试,但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却不感兴趣,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就更加无从谈起。缺乏管理理论指导的创业实践是盲目的,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这样的创业实践需要承担更大的商业风险。

(二)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是指教学者以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案例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对案例材料进行判定、分析和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适合于教授工商管理学课程,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然而,高职学生片面强调案例的重要,忽视理论知识学习,这导致他们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缺乏理论依据。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流程管理》时痴迷于单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并认为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必须要有单案例分析,完全没有意识到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存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很长的篇幅,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使用太多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二是高职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对不高,没有掌握一些重要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比如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次回归分析。

(三)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质量管理》课程时,会遇到很多有关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数学公式,而教科书上也没有给出如何推导这些公式,因此他们就往往纠结于数学公式的推导。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加上大学数学的基础课程没学好,这导致他们在学管理学专业课时出现的数学公式感觉很陌生。由于高职学生不知道这些数学公式是如何得出的,而且这些公式相对复杂,这使得他们对后续的数学公式在管理现实背景下的应用失去了兴趣。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数学公式的推导的话,那么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公式的应用上。

二、纠正认识偏差的措施

在发现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后,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学生们纠正偏差,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主要促成以下思想认识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造、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和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一)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新

知识学习者是理解和记忆知识,而知识创造者则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管理学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高职学生不应仅停留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上,而应该关注如何创造知识。教材一般反映的是较成熟的理论,而最新学术期刊一般能反映本领域前沿、热点和新的理论成果。因此,笔者建议高职学生应该到图书馆阅读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高职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撰写文章和教材,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读者。

(二)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

尽管案例教学法在丰富教学内容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想把管理学真正从艺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还得依赖于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来证实研究结论的一般性。因此,高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比如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高职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面向操作层面的课程,诸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教师应该用大量的图表来进行讲解和过程分析;涉及到数学方法时,应有现实背景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方法和技能;面向决策层面的课程,诸如“战略管理、技术战略”等,教师应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把学习重心从数学推导转移到公式应用上来。知识(公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应用于管理学的习题中;第二,应用于后续的专业知识构建;第三,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知道数学公式的适用情形,即在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背景中使用什么公式。高职教师应该强调公式的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一些和企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启发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另外,高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善于使用数学公式,而不是纯粹的文字表述,这样会使他们的工作报告更精彩。

三、小结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3

1护士对癌痛的认知

1.1护士对癌痛认知不够多项研究显示,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对癌痛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70%,表明很多护士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管理疼痛。有调查显示,北京市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总分为75.85分,其中“药物止痛相关知识”部分得分最低。提示肿瘤科护士癌痛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建议加强肿瘤科护士止痛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12]。

1.2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癌痛护理在国内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12]。在2004年加州颁布的法令中,明确提出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必须接受疼痛管理和终末期照顾的继续教育[13]。鉴于癌痛管理知识还没有普遍纳入医学院校的教科书,护士不能从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工作后参加癌痛管理知识培训的机会有限。一项调查显示,昆明地区从未参加过有关癌痛知识讲座或会议的护士为38.8%。因此,我国学校逐渐完善癌痛相关课程配置,对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加强护士癌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护士的癌痛护理实践技能,更新相关癌痛专业知识很有必要。

2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相对积极

国外调查显示,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得分很低,护士的消极态度与癌痛知识缺乏呈正相关,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3。而国内护士已经逐渐认识到癌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护士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但是对待癌痛管理的态度都很积极,而且对癌痛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16]。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待癌痛管理持积极态度的超过95%]。因此,提高护士的癌痛管理知识及技能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应以护士对癌痛管理的积极态度为契机,对护士实施癌痛知识教育,提高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WHO提出的癌痛管理使癌症患者达到“无痛”的标准[17]。

3影响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的因素

护士对癌痛的认知和态度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已经完成的研究中被证实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科室、工作年限和是否接受过癌痛培训,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研究。

3.1年龄有调查发现,年龄越大,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高者比例越多[16,18]。说明随着护士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及社会阅历的增多,特别是女性在经历了生产分娩等生理过程后,对疼痛的认识会比年轻护士更加全面而深入,对癌痛管理也会产生相应影响。此结果有待后续研究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的验证。

3.2学历国内外调查发现,学历与认知程度有关[18],学历越高,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越高,其中护理学硕士得分更高[7]。说明认知程度与学历有关,应该注重对低学历护士的培养。

3.3职务/职称有调查发现,护士对癌痛认知程度与职务/职称有关[16],护士长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可能是因为护士长的工作年限较长,获得培训的机会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多,因而得分较高[12]。但是此类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分析,尚缺乏多因素分析进行验证,因而职务/职称是否对护士癌痛认知和态度存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4科室在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肿瘤外科护士[12]。原因可能是肿瘤内科患者的癌症分期较晚,出现癌痛的可能性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较多。在综合医院,肿瘤科和外科的护士对癌痛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其次为中医外科和消化科,可能是相关科室收治的患者及所开展治疗可为护士提供更多了解此类知识的机会[19]。提示结合临床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是普及癌痛知识的培训方法之一。

3.5工作年限护龄越长,护士了解的癌痛相关知识越多,且工作年限越长,癌痛管理知识认知越好[16]。可能是因为护士工作年限越长,接触的癌痛患者越多,积累的癌痛管理经验越丰富,故癌痛管理知识掌握的越好[18]。因此应加强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头作用,发挥专长,可以通过组织高年资护士讲课等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

3.6癌痛培训经历有研究发现,接受过癌痛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护士癌痛管理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之前的62.4%提高到92.4%[18]。在崔静等[20]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中发现,护士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其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会减少,导致护士对癌痛认知不足。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将取得明显效果。

4小结

癌痛普遍存在于癌症患者疾病进展的各个时期[21],护士在癌痛管理中扮演多重角色。目前护士对癌痛管理态度比较积极,已经在意识层面形成了广泛认识,但是护士在癌痛相关知识方面依然存在了解不足的问题,有待不断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和发展我国的疼痛专科护士,建立完善统一的疼痛专科护士认证制度,将有利于改善护士对癌痛的认知和态度,并对癌痛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1 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

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irgit Verworn.Industry as the knowledge base: the way Asians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industrial, and public se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Vol 34, No3-4,379~389.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5

【关键词】 健康状况;知识;组织和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479 G 4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320-03

我国政府历来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自1990年至今,先后下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级政府和学校也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笔者对杭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中小学及公办、民办等性质分层抽取杭州市区中小学校9所,选取9所学校的部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发放教师调查表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8份,应答率为96.6%,教师平均任教时间为(10.6±8.2)a;发放管理人员调查表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94.3%,管理人员平均在教育系统工作时间为(16.9±9.3)a;发放学生调查表1 610份,收回有效问卷1 580份,应答率为98.1%,其中小学生460份,中学生1 120份。

1.2 方法 查询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并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现状调查表”进行无记名调查。内容包括:(1)学校机构、规章制度建立情况;(2)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关注情况、有关知识培训及需求情况;(3)学生健康保健知识主要来源。

1.3 资料分析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对极大值和极小值进行核对,对明显不合逻辑的异常点和缺失值及时纠正并补充。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教师与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认识程度 调查显示,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认为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管理。98.2%的教师与92.4%的管理人员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投入一定的人员和经费来管理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见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认识比较明确。

2.2 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和知晓情况 所有学校均能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安全、卫生、定期体检等制度)、制定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卡、定期给学生体检,并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管理工作。

但调查发现,10.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制定了有关学生健康管理制度;34.9%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学生身心健康卡片;23.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了解所在单位已经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4.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清楚所在学校是否有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2.3 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学生健康管理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培训及需求情况 93.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消防知识讲座,82.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77.9%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预防交通事故知识讲座,60.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急救包扎知识讲座,55.3%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溺水预防及急救知识讲座,51.5%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过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知识讲座。

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知识60%以上来源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40%左右来源于学校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处理中,39.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最困难的问题是判断事件所需的专业知识,48.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最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见表1,2。

2.4 教师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 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日常巡视、同班同学报告等途径发现和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见表3。一旦发现学生身心状况异常,55%左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会马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身心治疗并通知家长。

平时,当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74.3%的教师会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93.5%的教师遇到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会采取一定的方式与其沟通。当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时,56.8%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会立刻阻止。

2.5 对学生健康教育的认识 57.4%的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41.7%的教师会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师主要通过班队活动、宣传栏、健康教育课、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86.4%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不要随便在校门口买食品吃;81.7%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不要与校外不良分子来往;66.9%的教师能经常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姿势;58.9%的教师能经常提醒学生下课后要运动和休息。

2.6 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反应 69.6%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健康保健知识来自于学校教育(表4);60%左右的学生认为经常能从学校学到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表5)。

3 讨论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变化最大的时段[1],学生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对他们一生中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2-3]。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管理有着不断加强的趋势,但调查显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管理重要性虽然认识充分,但宣传、学习和贯彻不够。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身心管理的重要性,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有关机构、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和预案。但由于宣传、学习和贯彻不够,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还不了解。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组织学习,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2)学校对学生健康保健和突发卫生事件预防处理知识培训虽然有所重视和加强,但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感到健康专业知识缺乏,没有系统学习机会。建议在师范类学生培养中增加“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防制策略”等知识的课程;对非师范类毕业生,新进入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增加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知识。

调查结果还显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自我保健和预防身心危机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中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较多,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改革健康教育方法,运用比较形象或模拟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4 参考文献

[1] 傅新光.关于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思考[EB/OL].[2005-12-29]省略.

[2] 王淳,魏景芳.身心健康教育新理念构想.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92-593.

[3] 创卫办.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实施范围、任务和内容[EB/OL].[2006-12-12]yledu.省略.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6

一、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现实价值取向是以案例的工具价值为基础,以获得科学知识和管理技巧为目的的学术—技术取向为主,这一取向有以下特点:

(一)只承认“案例”的工具价值按照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性质,价值通常被分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又被称之为外在价值,是对于某种被欲求或好的东西具有手段意义的价值,也就是有助于其他价值实现与完善的价值;内在价值也可称之为目的价值或自身价值,是作为一种目的或者就其本身就是善的或被欲求的事物。由于学术—技术取向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奠基于叙事反映论、现代知识观与管理主义管理观,因此,它只承认案例具有工具价值,也就是只承认案例作为达成其他教育价值的手段所具有的价值。从形式上来看,案例是一个叙事文本,它是对事件的讲述,包括人物、行动以及行动的背景或情节等叙事要素。由于学术—技术取向案例教学是以叙事反映论,即把叙事看成是现实的客观描述的叙事观为基础,因此,管理案例作为一种叙事文本被看作是对管理现实的客观描述,是对管理世界实际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的客观描述。进一步讲,就是把管理案例看成管理现实本身,案例被当成现实或实践的等价物。作为管理现实等价物的案例,最终成为科学知识的附属品。工商管理教育非常重视管理者实践智慧的培养,但在管理主义管理观的制约下,管理实践被看作是科学知识的逻辑推演,因此,实践智慧的培育就演变成科学知识的获得,认为学好理论也就等于学会了实践或者说学好理论自然就会实践。因此,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就在于理论的获得。案例作为真实环境的客观描述,作为现实的等价物,自然成为培养理论应用能力的好工具。显然,在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作用在于使科学知识的吸收更加有趣和容易,其本身并无独特的内在价值,案例成为管理学习者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的工具。

(二)只关注故事忽视了话语与叙述“叙事”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指讲故事的形式,即话语,也就是叙述故事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是听者听到的或读者读到的文本;第二层指讲故事的内容,即故事,也就是被叙述的事件;第三层指讲故事的行为,即叙述行为,产生话语的行为或过程。在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由于把案例看成是对现实的客观描述,甚至把案例当成现实的等价物,案例主要被用作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或工具。因此,在编写工商管理案例的过程中,虽然会注意到话语层和叙述层的问题以激发管理学习者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关注案例的故事,即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忽视话语层和叙述层的问题,比如谁叙述、如何叙述等,都不在案例的讨论范围之内。由于不关注案例的话语层和叙述层,因此隐含在叙事话语中的倾向性—管理观、组织观、知识观、思维模式等很少被挖掘与分析。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也因此缺少了对案例的批判性审视,使管理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案例中隐含的基本观念,即便是错误的观念也是如此。由此,管理学习者可能陷入某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丧失自我。

(三)强调科学知识的习得在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视野里,无论案例是多么的复杂、多么的精彩,其本身都没有实质的意义,不过是让管理学习者能够更形象地接受科学知识、更有效地把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管理实践之中。在现实的教育场景中,教师往往这样运用案例:第一,把案例作为激发管理学习者学习理论的工具,在这里,案例是理论学习的序曲;第二,把案例作为理论的例子或例证,去说明理论的正确性,案例成为理论的注脚;第三,把案例作为真实问题情境,让管理学习者在运用理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精熟理论、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案例成为了理论的练兵场。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我们讲鸟儿飞,是为了理解鸟儿飞翔后面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甚至一些教师为了让管理学习者更好地把握理论的要点,把案例丰富的情境、具体的情节完全省略,只提炼其中的问题给管理学习者。另外,大多数运用案例教学的课程是以学科知识分门别类来开设的,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也多数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加以组织的。

(四)注重科技理性和例证思维的培养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以管理主义管理观为基础,而管理主义管理观把管理实践看成科学知识的技术应用,把管理者看成是理性运用科学知识的技师。因此,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注重培养管理学习者的科技理性。在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学习者通常聚焦于一个关键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然后运用数学的、系统的分析方法做出能实现目的的决策。而这个目的是否值得追求,则不必考虑。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学管理的管理学习者,通常在学习技巧的时候感觉更舒服(比如,金融的、会计的、系统分析或者只改变管理和动机的方法论),他们认为这些学习是具有实践导向的、有用的和能直接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的”。另外,多数案例没有涉及其背后的伦理、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学习者对管理现实的了解是偏颇的。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科技理性,并运用例证思维模式建构外部世界意义。布鲁纳(Bruner,J.S)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类:例证思维模式和叙事思维模式。所谓例证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将特定的事件归入一个范畴或者概念来认知事物;所谓叙事思维模式,是通过情节化把特定事件放入整体的故事中理解事件。例证思维模式寻求的是普遍的真理条件,旨在提供因果说明;而叙事思维模式则是探究事件之间的特殊联系,旨在理解。叙事思维中的诠释具有情境性,而例证思维的解释则是从时空背景中抽离出来。显然,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例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师控制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一般认为,案例教学体现了民主,也有利于发展民主。然而,在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被教师控制着。首先,整个案例教学的设计,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等都是由教师个人完成的。其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组织讨论来证明某种模式或者分析计划,教师对问题的答案具有终极审判权,管理学习者们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了老师“专业”知识的检验才被认为是正确的,否则是有缺陷的。从师生的地位来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管理学习者是等待灌输知识的“白板”。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工商管理教学实际上是“空心化”的。[7]第三,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闭卷考试,考试结果由老师个人决定。

二、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

随着叙事观从反映论走向建构论、知识观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管理观从技术到实践的转变以及管理世界的新变化,学术—技术取向案例教学的消极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重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使其转向更加注重案例的内在价值的经验—探究的价值取向,显得非常重要和急迫。所谓经验—探究取向的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作为叙事知识这一内在价值为基础,传播叙事知识,培养叙事思维,最终实现个体实践知识改造或自我转化的教学。具体来说,经验—探究取向的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彰显案例的内在价值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认为,作为叙事文本的案例是一种叙事知识,它具有内在价值,其本身就应当是教学追求的目的。作为叙事知识的案例,不是实践的等价物,也不是理论的附属品,而是对实践的建构,是与科学知识具有同等地位的叙事知识。所谓叙事知识,是叙事者从一定的视角运用一定的叙事框架对现实的意义建构而生成的。不同叙事者面对“同样”的现实,可能有不同的故事。因此,案例是负载叙事者意义的文本,而不完全是现实的客观描述,案例中的现实是经过叙事话语过滤了的现实。

(二)既关注故事又关注话语和叙述既然案例是对现实的叙事建构,它就不完全是客观现实的客观描述,它总是隐含着案例叙述者的意图、视角以及立场。即使面对相同的事件,不同的叙述者所讲述出来的故事也是不同的。在案例教学过程,只有了解了案例叙述者的意图、视角以及立场,才能不被案例中隐含的思维模式、文化、意识形态等所控制,进而才能批判地吸收叙事知识,实现自我的解放与发展。同时,自我是叙事建构的,对人们所作所为的叙事,就是对自我的建构。个人有时不能实现自我的突破或转化,往往是因为自我叙事视角的单一,使得生活的可能性减少。因此,只有清晰把握了自我的叙事意图、视角等,才能迈出自我转化的第一步,而这些意图、视角与立场主要体现在叙述者的叙述话语与叙述方式中。因此,致力于自我转化的经验—探究案例教学,不仅要关注故事,还要关注话语与叙述行为本身。通过对他人案例的话语与叙述行为的分析,比如叙事视角、叙事框架等的分析,能洞悉案例中隐含的偏见,也就能够对他人关于管理现实的“前见”、“前理解”、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等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批判地吸收他人的叙事知识,促进自我的发展。通过对案例的话语与叙述行为的分析,可以了解我们自己的“视域”和我们自己的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开启自我转化之路。

(三)强调案例或叙事知识的习得经验—探究取向案例教学秉承后现代知识观,不再把科学知识看作唯一的知识形态,承认各种被科学知识遮蔽的知识的合法性,叙事知识便是其中的一种。叙事知识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知识形态,但在现代知识观下,唯一合法的知识只有科学知识,其他的知识都被遮蔽了,叙事知识也不例外。随着知识观的后现代转向,科学知识唯我独尊的地位被打破,被科学知识遮蔽的其他知识开始被解放出来并大放异彩,叙事作为一种与逻辑认知并重的认知方式被人们重新认识,叙事知识也成为了一种合法的知识,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从知识地位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与叙事知识是两种平等的知识,各有功用,不可相互化约,任何一种化约都会导致我们丧失对经验丰富性的捕捉。两种知识虽然在对它们认知时是分离的,但在实践上、在应用中两者是相互交织的。科学知识致力于解释,叙事知识致力于诠释。但科学知识的解释不能穷尽叙事知识的诠释,而叙事知识的诠释也不能穷尽科学知识的解释。叙事知识的诠释确能为科学知识的解释提供些候选的产品。科学知识的实验的发现也为叙事知识的诠释提供了诠释的养料。“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叙事知识)的对比可以让人明白,至少可以让人感到,前者并不比后者的存在更必然,也并不更偶然。两者都是由整体的陈述构成的,这些陈述都是游戏者在普遍规则的范围内使用的‘招数’。”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各有自己的构成规则。我们不能以科学知识的构成规则来评判叙事知识的存在和价值,也不能以叙事知识的构成规则来评判科学知识的存在和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叙事知识(案例)还是科学知识都是管理实践者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或遮蔽另一方。经验—探究取向的案例教学致力于管理学习者叙事知识的建构、改组、改造与传播。但它并不否认科学知识对于管理学习者的价值,只不过它认为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活的科学形成过程中,而不是放在已经完成的科学遗骸上”,因此,讲述科学知识就是讲述科学知识建构的故事,也就是讲科学家们在怎样的情境下、怀揣着怎样的理想、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困境的故事。

(四)培养管理学习者的实践理性和叙事思维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摒弃了管理主义管理观,强调以管理实践观为基础,它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不是技术实践论者意义上的实践,也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而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实践。管理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管理实践就是“做”。作为实践的管理,其所遵循的是实践理性。因此经验—探究案例教学着重培养管理学习者的实践理性,而实践理性的运思方式是叙事思维。在实践中,实践者通常是叙事地解决问题或者说通常运用叙事思维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叙事地运用知识。因此,培养管理学习者的实践理性,就要发展管理学习者的叙事思维。另外,如果说科学知识的建构遵循的例证思维,那么叙事知识的建构所遵循的思维模式就是叙事思维。因此,为了促进管理学习者自我叙事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也必须大力发展管理学习者的叙事思维能力。

(五)对话取向的教学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承认个人经验的独特性以及由此所赋予给每个个体的叙事权力,它致力于促进每个管理学习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发出自我独特的声音,在不同声音的碰撞过程中,改组、改造个人实践知识,实现自我的转化。因此,经验—探究取向案例教学是对话取向的。这种对话取向体现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学设计,比如案例的选择等,由教师和管理学习者共同协商完成;课堂教学中每个管理学习者有权利也有义务讲述自我的管理故事,并在与其他学习者所讲述的管理故事、老师所提供的管理案例的对话中,反思与建构自我的实践知识;案例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也是共同协商决定的,对学习者的评价主要采用叙事对话的方式进行。在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与管理学习者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习者,他们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都是平等的对话者。教师与管理学习者不再是传统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为平等的对话者,他们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平等的主体间关系。

(六)解放和发展取向的评价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旨在把管理学习者从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人实践知识传统中解放出来,生成自我。因此,作为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具有“指挥棒”意义的环节—评价,同样致力于管理学习者的解放与发展,促进管理学习者真实自我的彰显。经验—探究取向案例教学的评价以管理学习者的真实体验为基础,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的根本目的,即“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因此,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评价不再是控制与区分管理学习者的工具,而是成为管理学习者自我改进与完善的一个环节。

三、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价值取向变革的意义

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转向经验—探究取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克服了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弊端在现代管理教育实践中,经常把管理实践看作是科学知识的应用,或是科学知识演绎推理的结果,科技理性是实践的基础。好的实践者就是充分掌握了科学知识和具备科技理性的人。学术—技术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强调科技理性,把案例视为工具,凸显案例的工具价值。由此产生了不少消极效应,比如传递了错误的管理形象、培养了虚妄的信心等等。而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以管理学习者对自我的探索为基础,融合其他来源的经验,以养成管理学习者的实践智慧为目的,克服了科技理性的弊端。

(二)顺应了管理实践的新变化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网络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非理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商业组织的实践中,人们不再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线性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管理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必然要求管理的思维方式发生变革,无论研究管理系统的思维方式还是施行管理的思维方式都要进行变革。以往以简化、抽象为特征的例证思维方式不再适合复杂管理系统的探究,而叙事思维把各种异质性要素综合为一个整体,正是适应复杂系统的思维方式。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致力于叙事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促进管理学习者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管理环境。

(三)促进实践知识的有效传播工商管理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实践,而不是知识发展,它要培养的是好的实践者,而不是知识创造者,但不否认在实践过程中有知识的创造以及好的实践者也会进行知识创造。在实践场景中,实践者创造的知识就是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实践者在实践过程直接使用的知识,科学研究所得来的知识也只有经过实践知识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不能忽略实践知识的建构和传播。相关研究表明,实践知识是以叙事的方式建构、存在与传播的经验—探究取向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致力于叙事知识的传播、叙事思维的培养,这有利于实践知识的建构与传播。

(四)满足了管理实践对管理者叙事知识和叙事思维的要求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7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Q009);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对知识管理最常见的一种理解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流程[1]。它可以是独立流程,也可以是依附流程,即依附于业务或工作流程。即使是其他的理解,也都少不了对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因此,知识管理流程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

1从内涵角度描述知识管理流程

1.1国外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2]该定义突出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应该是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该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它不仅表明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而且表明了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

墨尔本工商学院副院长和Gartner公司的研究员M.Broadbent则将知识管理直接视为一种管理流程。他认为:“知识管理”是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3](PurposedManagementProcesses)。在他看来,整个知识管理的流程应是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及知识创新。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4]。在该定义中凸显了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用的作用。约格什•马尔香(Y.Mal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5]该定义比较完整地说明了知识管理的整个流程,并且还说到了信息技术对管理方式的支撑作用。

1.2国内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和科学的知识管理定义,这个定义也被时下很多学者引用[6]。他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7]。由其定义可以看出,对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叙述是比较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测评、知识传递、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9”知识链。

丁蔚认为:“知识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对信息的管理,但其手段与方法比之信息管理更加先进与完善。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知识在信息系统中加以识别、处理和传播,并有效地提供给用户使用;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知识不仅来自于编码化信息,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人脑中。”[8]在该定义中可以分析出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处理、知识传递和知识创造。褚峻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管理。由于隐性知识不是编码化的,而是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人脑中,因而可以看做是对人的管理。”[9]从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流程应该包括知识组织、知识创新。前者主要体现在显性知识的管理上,后者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刘冀生等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组织内外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对知识的捕获、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将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最恰当的人,以便使组织中的个人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而作为组织则提高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0]。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采集、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1]。从定义中得知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获取、知识转换、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

1.3从知识管理内涵的角度认识

知识管理流程从以上诸定义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在研究知识管理内涵时是围绕着知识流程的分析进行的,可以说,这是对知识管理流程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认识途径之一。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不外乎两个方面:①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的管理,这必然涉及到流程的问题,即知识如何实现从采集、组织、转移、共享到应用和创新。②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进行的管理,即知识型的管理。任何管理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组成的,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知识的支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必须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知识管理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技术的应用上来,只有具备了搭建知识流程各阶段所需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组织的知识管理[12]。所以知识管理还需要流程技术作为支撑。运用词频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定义,得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关键词频如下:获取(7)、组织(5)、保存(2)、更新(3)、应用(5)、评价(2)、传递(8)、共享(3)、创新(8)。由此可以看出,在各流程中利用最多的是知识获取、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传递和共享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流程的不同侧面。其次是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根据结果可知,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有5个,即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核心流程模型的研究

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13]。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知识管理流程模型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知识链引致的价值链来分析的。“价值链”是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14]。价值链把组织的每个业务流程看成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都能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顾客向组织支付利润,就是因为这些过程为产品或服务增加了价值,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一个价值链,就可以识别为客户增加价值的那些重要活动[15]。其他两种角度的分析也比较多,不过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本质上是一致的。

2.1国外的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波特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见图1)

C.C.Lee等人模仿Poter的知识链模型,建立了他们的知识流程模型,使得Poter隐含的知识因素显性化,如图2所示[16]。

该模型中知识链由两部分组成:知识管理基础和知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基础包括CKO的管理活动、知识工作者的招聘、知识存储能力和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C.C.Lee等认为知识管理的整个核心流程为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保护、知识整合和知识分散。YongLongChen整合了上述学者关于知识流程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得出了关于流程的模型,他的研究主要以彼得•杜拉克(P.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Porter的知识链、Nonaka的知识螺旋[17]、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18]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19]所推演而成。该模型的知识链主要包含3部分:知识输入端(InputKnowledge)、知识活动端(KnowledgeActivities)与价值输出端(OutputValues)[20],如图3所示。

知识输入端的设计是以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与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下一个社会为基础;知识活动端主要是根据Porter的价值链与Nonaka的知识螺旋推演而得;价值(目标)输出端则整合了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在该模型一系列知识后面隐含了价值链过程,明确了知识管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2.2国内有关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夏敬华认为知识流程的核心正在于“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将最合适的信息和知识传送给最合适的人”,有效实现“信息和知识”和特定“角色”以及“场景”的关联,进而指导人们做出决策和行动[21]。这是关于知识管理流程模型最经典的认识之一。

在张润彤,曹宗嫒,朱晓敏等编著的《知识管理概论》一书中介绍了基于知识的4种流向。包括:①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和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②知识的收集知识的编码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知识的创新;③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④知识生成、分享、应用及创新的统一[22]。该论述基本反映了知识管理流程的全貌。林榕航在编著的《知识管理原理》中根据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程的活动及表现提出常见的知识流的4类形式:①隐性知识(创新)植入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②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③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智力结构资产交换价值;④知识资产转化知识资产投资价值[23]。其以分类的方法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不同类型的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路径是不同的。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张纲在《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一文中,通过在知识链与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基于知识链的企业价值链,如图4所示[15]。

该模型将知识流程置于核心地位,通过知识管理将合作伙伴(供应商)与客户联系起来,并作用于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资本、存货和知识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黄卫国、宣国良在《知识价值链》一文中分析了前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论述,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循环知识价值链模型,该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愿景与战略、投入、知识活动和产出,如图5所示[24]。

该模型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管理是一个流程,投入是智力资本,产出也是智力资本。作为中间的环节是知识活动,即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都与组织的愿景和战略紧密关联,可见知识管理不仅是技术性、操作性的,更是战略性的。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中得出知识管理的九大基本流程,并归纳为一个模型,即“PSCA”闭环模型[7]。储节旺等在其《知识管理概论》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这九大流程,并补充了一个流程,将“K9”知识链发展成为形成了新的“PSCA”闭环,见图6[25]。

在该流程中,知识采集是知识链的入口,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是知识链的出口。知识在知识链的循环中不断增值,即不断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这应该说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知识管理流程模型之一。

>2.3国内外知识流模型研究的比较

将上述学者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首先从组织内外环境看,知识管理对组织内外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并受到它们的影响。Poter,Yong2LongChen的知识链既从组织内部寻找知识管理的流程,也考虑到了组织外的协调因素;而C.C.Lee的价值链则只是从组织内来实现的[24]。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张润彤、林榕航等的知识链也只是从组织内部总结的,并且没有区分好知识链和知识价值链的关系;与此相反,张纲、黄卫国等则考虑到了组织内外结合所共同形成的知识价值链。其次,从知识管理的层次看,知识管理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次,既有战略层次,也有业务层次。韩滨等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模型探讨》一文中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划分为知识资源层、知识生产层、知识处理层和知识应用层四大部分[26]。但从战略层面上,Yong2LongChen,C.C.Lee研究的知识链体系中并没有加入战略管理的思想,在国内研究中,也缺少战略管理和价值的循环利用,没有体现价值创新以及波特价值链基础活动的要素。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承认知识管理的战略价值。因此知识管理最有活力的应用就是服务战略决策,只是一些观点没有将其显性纳入模型。再次,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尤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被公认为知识管理的两大环节。其中王广宇的“K9”和储节旺等在该基础上发展的“K10”知识链模型是目前较为全面、系统的流程模型。最后,从知识管理的目的看,几乎所有观点都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应用,服务于组织的竞争力的提高。知识管理是一个将知识在组织中循环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组织的核心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李顺才等认为企业中知识的流动是呈网络状态的。在市场调研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伴随着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在转化的各环节进行大量的交流、反馈,从而达到知识共享,促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27]。张建华认为,一个能为企业知识管理有效服务的知识流程应是在对企业知识进行辨识、获取、表示、求精与存储的基础上,依托有效实施策略和AI技术,将分散在企业内各层次各部门的编码知识、员工头脑中的非编码知识以及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较高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知识体,以提升企业知识共享、应用与创新能力[28]。超级秘书网

知识管理流程的研究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说,知识管理就是一种关于知识的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何飞详.知识管理的新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58

[2]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BroadbentM.Thephenomenonofknowledgemanagement:whadoesitmeantotheinformationprofession

[4]吕君奎.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4(1):18

[5]储节旺,周绍森,谢阳群,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

[6]欧兆虎.知识管理与知识评价[J].图书情报知识,2006(3)

[7]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2)

[9]褚峻.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资源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1(3)

对管理学的认知篇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concerned about tacit knowledge increasingly,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lso made this theory-related resear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measurement, acquisition and conversion of tacit knowledge, and summarized them, at last looks ahead about the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 of the tacit knowledge.

关键词:隐性知识;内涵;测量;转化;综述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content;measurement;transformation;summar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15-02

1隐性知识的内涵

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差异,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起初国外学者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和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最早提出隐性知识这一概念的就是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他在著作《个人认识》中首次提出隐性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无形的不确定的知识,虽然经常使用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清晰表达,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且植根在主体的经验、判断、联想、创意和潜意识的心智模式内的知识。他指出隐性知识包括认识和技术两个方面。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是由动物的非言述的智力发展而来一种人的认识能力,无法用语言穷尽。而技术方面的隐形知识是在隐性知识动态结构中人们对辅助项的认识,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1]。其后挪威学者格里门提出了“强的隐性知识论”,他认为虽然所有知识都是可以表达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能用语言的方式加以表达的,但这部分知识却可以用行动来表达[2]。加内什・纳塔拉詹认为,隐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存在于个人头脑里的经验性知识[3]。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隐性知识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并指出了隐性知识的三个特性:一是隐性知识是关于如何行动的知识,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况、环境和条件下所拥有的内在知识;二是不同于学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人的目标实现相关;三是隐性知识的获得一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是在日常工作和经验中获得的[4]。

也有一些学者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如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技能维度,包括非正式的且很难对其进行约束的技能和工艺;二是认知维度,由难以表述的概要、心智模式和知觉组成[5]。

在国外对隐性知识研究的影响下,国内对隐形知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90年代,党跃武是国内最早使用隐性知识概念的[6],其后国内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围绕在教育和企业管理等方面,2003年起国内对隐性知识进行的其他角度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在隐性知识的概念方面,国内认同并引用波兰尼等国外学者定义的较多,对于医院隐性知识研究方面,崔健、刘志国对其做了相关研究,并指出医院隐性知识是医院各项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长期相互作用的主观感受,是人对外部事物的判断、感知和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以及对别人行为的模仿[7]。刘秀峰、王健对作为隐性知识的中医及其策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就知识的个人性、默会性和寄托而言,中医知识的大部分完全符合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标准。并提出了适合中医隐性知识特性的知识产权策略、知识交流策略与人才策略[8]。

2隐性知识的分类

在对隐性知识深入研究的同时,一些国内外学者开始依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对隐性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如Blackler认为隐性知识可以分为认知型知识、实践型知识、文化型知识、嵌入型知识、编码型知识[9]。克莱蒙特根据缄默知识能够被意识和表达的程度,在实验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无意识的知识”“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以及“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10]。卢比特(Roy lubit)把隐性知识分为四类:难以表达的技能、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组织惯例,并且指出前3种形式存在于组织员工个人的身体或头脑中[11]。斯滕伯格根据知识的程序性将隐性知识分为自我管理知识、他人管理知识和任务管理知识,Earl则根据隐性知识的认知程度,将其分为蓄意忽视的隐性知识和无意忽视的隐性知识[12]。我国学者崔健、刘志国则将医院隐性知识分为个人隐性知识、科室隐性知识和医院集体隐性知识3个层次。

3隐性知识的测量和获取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通过研究得出:管理人员的成功与其隐含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管理人员的所拥有的隐含知识对其管理和决策的好坏有着相当的作用。并根据隐性知识的结构开发了“管理人员隐性知识量表”,简称TKIM,用于测试个人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4]。斯罗恩通过人格量表和管理人员隐性知识量表,对美国部分大公司93位经理人进行测量,考察得出经理人“开放性思维”与隐性知识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而相关程度与经理人的级别和职位也有一定的关系[13]。我国学者唐可欣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TKIM进行了修正,形成了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人员隐含知识量表[14]。马伟群和姜艳萍依据个体知识能力的特性及其表现程度,提出了一种关于个体知识能力的模糊测评方法[15]。还有学者通过从知识工程的角度,通过测度专家知识库的知识含量,间接测度专家的隐含经验知识,从而对隐含知识进行测量[16]。而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夏德和程国平认为:人群实验是表象隐性知识的一种获取方法;人机辅助实验可加速白化隐性知识的提炼;现场观摩、实验法、传帮带并辅之统计方法可以有效获取灰色隐性知识[17]。韩丽川和构建了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知识获取框架,并进一步论述了该方法在知识获取中的具体实现[18]。

4隐性知识转化问题

随着对隐性知识研究的深入,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因此隐性知识的转化问题也越发的受学者们关注起来,研究重点是隐性知识转化的途径和方法等。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19]。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个人、组织知识创造螺旋理论”,说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经由社会化、外化、结合化及内化的知识转换模式,透过个人、群体、组织等不同层次的逐渐扩散,形成“知识螺旋”。从而促成知识的扩散、嵌入和累积。在对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等问题研究方面,还有Molina、Llorens一MonteS和Kwan、cheung研究了组织结构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20],他们指出,正式的集中式组织等级结构对隐性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否定影响,而非正式的交互作用式的横向组织关系对隐性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Danielz.L对隐性知识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21]。研究指出影响决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因素是网络的关系特征,隐性知识的转移受强弱关系网络的影响。

国内学者在已有理论基础上也对隐性知识的转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汪慧玲、韩珠珠认为: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是实现知识价值的重要途径,并从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SECI转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对策和途径[22]。林筠,杨雪等人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企业研究案例,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建立了隐性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23]。赵修卫,王洪伟以SECI模型的思路研究了隐性知识的转移或共享,分析了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建立了企业知识整合模型[24]。关明文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转化的知识型团队的模型,并给出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组织两种具体的知识型团队表现形式的组织结构[25]。曹雯婷分析研究了医院隐性知识的挖掘方法,认为可以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建立隐性知识贡献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隐性知识的挖掘。

5总结与展望

综上可以看出,国外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角度较单一,站在企业、组织角度的居多,而且理论还缺乏系统,不成体系,对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共享问题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国内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还处在表层阶段,关于隐性知识的测量及获取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且目前的研究领域也多以企业为主,有关医药方面的隐性知识研究较少,而关于中医隐性知识的研究更是几乎处于空白。所以笔者认为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今后必将会朝着多角度去探索,其研究方法也会向更深入的实证和定量方法去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波兰尼,许泽明译.个人知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Griman&Harald.Tacit Knowledge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J].Bergen,1991:58.

[3]加内什・纳塔拉詹等著,赵云飞译.知识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4]R.J.斯滕伯格.成功智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公司[J].南开管理评论,1998,(2).

[6]党跃武.主体型词表参照系统的个案研究一以LCSH和INSPECT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1994,(03):121-124.

[7]崔健,刘志国.谈医院隐性知识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10.

[8]刘秀峰,王健.作为隐性知识的中医及其策略.亚太传统医药,2007,(4):18.

[9]Blacker.F.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ion.[J].Organization studies,1995,16:121-146.

[10]方明.缄默知识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1]冷晓彦.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06,(6).

[12]陈晔武,朱文峰.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转化及管理研究.情报科学,2005:(3).

[13]SLOAN K.Managers@Experiential Learning: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Tacit Knowledge.[D].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2004:1-235.

[14]唐可欣.管理人员隐含知识量表TKIM的初步修订.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4.

[15]马伟群,姜艳萍,康壮.知识管理中个体知识能力的一种模糊测评方法.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7).

[16]李顺才,邹珊刚.基于知识工程的隐含经验知识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9):33-35.

[17]夏德,程国平.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华东经济管理,2003:(12).

[18]韩丽川,.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有效知识获取研究.情报杂志,2004:(11).

[19]Peter F.Drucker.Post-capitalism Society.Oxford:Butterworth Henie mann,1993:78-89.

[20]Molina LM,LIorens-Monts J.F.Autonomy and team work effect on knowledge transfer:knowledge transferability as a moderator varia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Commercialization.2006,5(3):263-279.

[21]Gilbert,M.&Cordey-Hayes M.(1996).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From FIELD Studies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atabase Management.Hershey,2006,Jan-Mar,17(1):16-33.

[22]汪慧玲,韩珠珠.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01):212-214.

[23]林筠,杨雪,李随成.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05):16-2.

[24]赵修卫,王洪伟.组织学习与知识整合.科研管理,2003,(3).

[25]关明文.隐性知识的转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上一篇: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范文 下一篇:医疗垃圾处理整改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