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在科教兴省中贡献研究

时间:2022-10-19 06:46:16

基础教育在科教兴省中贡献研究

科教兴省战略是我省党代会提出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科教兴省,教育是基础,而基础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如何有效发挥基础教育在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将对辽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这方面,大连市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令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成绩。

大连市基础教育的成果是怎么取得的?其主要经验在哪里?对我们落实科教兴省战略有什么启示?对此,我们作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大连市将发展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市的基础

大连市领导认为,科教兴市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根本。因此,他们切实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首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研究教育工作,解决教育问题,指导制定教育政策,倡导全社会的重教风尚。大连市每年的第一个会是教育工作会,各区县每年的第一个会也是议教会。1995年,针对城区中小学在校生高峰期校舍不足的矛盾,大连市立即决定安排建设工程24项,由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使计划当年完成的12项工程如期竣工。市政府还把“普九”工作列为1995年度重点抓好的18件实事之一。北三市经济相对比较困难,市长、副市长吴明熹视察农村“普九”工作时,当场拍板拨款500余万元扶持北三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使之顺利通过“普九”验收。与此同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配备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部门班子,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敢于承担改革风险,探索教育发展新路,使基础教育扎扎实实地得到发展。

其次,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是千方百计确保政府财政的投入。“八五”期间,大连市教育事业费投入逐年增加,1991年为2.32亿元,1992年为2.76忆元,1993年为3.29亿元,1994年为4.76亿元,投入力度居全省各市前列。二是大力兴办校办产业,政策倾斜,精心扶持。1991年至1994年,年均产值为n.9亿元,年均利润近1.8亿元,其中近一半收入直接投入到教育上,其产值、利润及用于教育的经费在全省各市排第一位。三是广开渠道,合理吸纳国内外各界捐集资,1991~1994年累计吸收捐集资9165.9万元。在有些政策出现波动时,大连市委、市政府敢于负责,坚决向教育倾斜不动摇。如去年在检查农村64项滥收费时,上级曾一度将教育集资划在其中,使不少地区农村“普九”陷入困境。而该市经过讨论决定,不能把教育集资划进滥收费范畴,从而推进了“普九”工作在农村的健康发展。第三,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大连市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实际困难。教师住房欠帐太多,是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对此,大连市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攻坚”。一是集约建房。即集中力量,统一建设,由市政府负责地皮和配套设施,由区、学校出建房资金,个人负担小头,在大连市区建起了5栋31层较高标准的教师大厦,使市区内教师住房基本得到了集中解决,在全国引起震动。此外,用“公建私助”、“私建公助”等办法,在旅顺口区、庄河市、普兰店市分别建起了教师新楼,为千余户教师解决了住房。二是开发房地产,用回收资金补充教师建房资金的不足。瓦房店利用这种方式,几年来共建教师住房2万多平米,使300多户教师搬进新居。三是以奖代补,调动城区各区和学校解决教师住房的积极性。即利用每年征收2%教师住房建设费,以区、校每建一套或解决一套二室一厅教师住房,市政府即奖励1万元的办法,集中大量建房资金。四是争取社会各界捐助。五是提供优惠政策,减免有关税费,降低教师住房建设工程造价。经过各级政府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大连市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9.2平方米,超过了人均7平方米的全省水平,列各市之首。此外,大连市稳步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城市教师人均工资水平高于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对于一度成为普遍社会热点问题的拖欠农村公办教师工资问题,大连市采取市、县、乡三级拨款的力、法,基本上没再发生拖欠问题,成为全省解决最好的城市之一。

二、大连市的基础教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多年来,大连市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特点相结合,把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大连地方实际相结合,把素质教育与优才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子。

1.突出抓素质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劳动者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高考指挥棒的效应,各地基础教育一度出现了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不正常局面。大连市则明确把教育思想定位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上来,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该市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入手,以改革小学、初中、高中招生考试制度为突破口,协调“五育”共同发展,逐步取消了市区统考,淡化考试分数的标杆作用。1983年在全国第一个撤消重点初中,1986年开始在全省较早地全面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实行划学区对口直升。初中升高中减少考试科目,1986年在全省率先取消生物考试,1990年又取消政治课考试,同时降低考试难度。教师和学生从考试分数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以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培养和加强。譬如大连79中学原是个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但他们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强项不让,弱项快上,五育并举,完善形象”的口号,不设重点班,坚持假期和休息日不补课,靠扎扎实实抓常规教学,教学成绩连续十年名列市区前茅。

2.德育工作独具特色,实效性强

他们认真反思以往德育工作的得失,认为过去那种偏重说教、灌输,不分层次进行德育教育的作法己越来越不能有效激发现代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因此,他们提出由灌输型向启迪型转变,区别学生不同年龄与接受能力等特点,由浅入深分段实施“登泰山”式教育。小学以道德、心理养成教育为主,中学偏重公民意识和爱国意识等思想教育,使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大连市教委主任亲自编写了富有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选赞一新三字经》和《中国国民意识集粹一新四字鉴》,把其中心思想归纳为“八心”(勤、俭、智、恒、奋、勇、群、重)、“八德”(仁、义、孝、敬、公、廉、忠、诚)和“两意识”(爱国意识和公民意识),即所谓“八八二工程”,并将其列为中小学的德育教材。该教材内容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含了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发展特长教育,为地区经济服务

大连市从地区实际出发,根据要把大连建成国际性城市的需要,努力在基础教育中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加强外语特长教育。他们从小学开始即设外语课。大连实验中学把初中部完全建成外语特长班,成为外语特长教育的实验基地,该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近半数可以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大连市还每年举行外语大赛,市长亲自参加并担任评委,社会影响极为广泛,整体外语学习水平不断上台阶。目前在市区中学的外语课上,教师教学都全部用外语来完成。

三、妥善及时地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教育的正常稳定发展

1.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他们坚决破除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办学水平标准的作法,小学阶段取消市区统考,免除校际排序,部分小学低年级废除一切校内考试。小学减轻作业负担,低年级不留家庭作业,部分学校全部不留作业。通过这些改革使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大为减轻,校际竞争也由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

2.解决部分学生择校问题,维护教育正常秩序学生择校造成有的学校不堪负荷,有的学校生源不足,少、为地使教育秩序趋向混乱,发展失衡。为解决这一问题,大连市较早实行小学、初中学生分区划片就近入学的办法。“初升高”则借鉴辽阳、营口的做法,实行指标到校,将重点高中招生指标中的一部分直接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并规定只有本学区的学生可以享受。使学生择校的驱动力减弱,调动了各类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大连市提出的“办好每一所学校,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3.关于高价生问题

大连市严格限制高价生出现,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严格把收费生比例控制在10%以下(政策允许20%),把收费标准控制在最低限度。故此,高价生这一许多地区存在的教育热点问题在大连市得到了有效抑制.

四、几点启示和建议

大连市长期坚持狠抓墓础教育对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1.调整战略思想,切实把基础教育纳入科教兴省战略中去

我省1988年提出“科技兴辽”战略,虽然后来补充为“科教兴省”战略,但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还是只想到科技兴省,教育处在“坐车”的地位,即使提到教育,也只想到高教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这一块。因此,对教育,尤其是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定位。大连市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基础教育.把墓础教育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它是振兴辽宁总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唯其如此,科教兴省战略才能有一个厚重的基础,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保持一个长远的发展后劲。

2,及时研究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为教育办实事大连市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抓教育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事实表明,哪个地区的主要领导持之以恒地抓教育,解决教育问题,哪个地区的教育就会蓬勃发展,进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高速度、高质量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领导重教机制,做到“五到位”:即思想观念到位,发展规划到位,政策到位,责任到位,依法治教到位。

各级党委、政府应及时研究教育热点问题,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为教育办实事。比如近年出现的初中择校问题,高中的高价生问题,私立学校间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问题,拖欠农村公办教师工资问题,教师住房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适时加以解决,以使教育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我们应把是否为教育办实事,切实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重教与否的重要标准。

3.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新思路,建议推广大连市的“/\/又二工程”传统的“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在今天已越来越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因此,探索新时期德育的有效途径,强化德育质量,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意义重大。大连市的“/又/\二工程”,即“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赢得了师生的广泛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教育体系更实际、更合理、更符合教育规律。建议将这套德育的好教材、德育的好形式在全省广泛推广,以提高我们德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上一篇:菲力浦·库姆斯教育剖析中国基础教育 下一篇: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测重在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