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

时间:2022-10-19 02:52:56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针对重要信息资源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入侵行为和企图入侵行为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网络攻击与入侵行为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试着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护措施方面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不仅包括组网的硬件、管理控制网络的的软件,也包括共享的资源,快捷的网络服务,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网络是否安全一般可以根据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判断。

一、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和网络破坏手段的发展

(一)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且日趋复杂,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构建的松散结构问题、网络本身的高度开放与共享问题、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本身的漏洞问题、安全配置不当的问题、个人安全意识不高等问题,导致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攻击行为相互融合,防御难度极具增加。当前,黑客的攻击目的由以往单纯追求“荣耀感”转移到实际利益的获取,组织行为更加缜密;网络安全问题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更加巨大。

(二)网络破坏手段的发展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手段有以下几种:

(1)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本身的漏洞,将伪造数据和有害程序(如计算机病毒等)嵌入系统,从而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或引入通信延迟程序等,改变信息系统的性能;

(2)利用病毒或木马,从而改变信息流向,篡夺系统的控制权;

(3)利用引起误操作,或抹掉系统中已有的数据或程序,或阻止合法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或迫使网络节点脱离,系统出现功能紊乱,甚至关闭和摧毁整个系统和网络;

(4)利用网络通信结构的不完备、系统配置错误,通过“后门”、“陷阱”、“口令侦测术”等形式绕过保护,窃取用户的口令密码并非法访问系统,从事非法活动;

(5)搭线窃听、窃取计算机信息,特别是跨国计算机网络,对于是否被境外搭线窃听更难以控制和检查。

二、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其基本思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强网络的入口控制;另一类是加强网络的运行过程控制。

(一)网络的入口管制

目前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加密、“防火墙”、卡片入口控制系统、键盘入口控制系统、逻辑安全控制系统、生物统计入口控制系统和网络监测系统等。加密就是通过密码设置对身份的真实性进行识别,确保信息机密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是保护一系列系统资源(如主机系统、局域网)免受外部网络用户(如Internet用户)攻击的硬件和软件,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卡片入口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威根卡、智能卡和红外卡。这些卡上预先存有密码,其加密的信息或由微机处理机产生的信息,可用来取得访问计算机系统或设施的权限。键盘入口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硬件锁和键盘,用户只有按下一组正确的数字键码,才能打开门锁和其他机械结构。逻辑安全控制系统是指直接对用户或通过网络对用户的存取进行控制,当用户试图对主机或其他人进行存取访问时,除非提供正确的身份,则其通讯将受到阻止。生物统计入口控制系统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入口控制系统,它通过识别用户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识别并允许合法用户进入。网络监测系统则通过一个监测系统,向超级用户(即网络管理员)报告未授权的非法登录操作。

有效的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第一层为访问控制层,应包括拦截入侵软件进入系统的措施;第二层为检测层,采用主动探测技术,将黑客、病毒清除在外层防线。第三层为应急反应层,主机双机或多机并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作战能力。

(二)网络的运行过程控制

主要通过运行过程中数据加密技术、智能卡技术及网络分段技术及VLAN的实现(虚拟网技术)四种方法实现。数据加密是计算机信息保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指按照确定的加密变换方式,使未加密的明文变成不同的密文。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四种。智能卡技术是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与它一个口令。该口令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保密性加强。网络分段技术就是将非法用户与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网络分段可分为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两种方式。VLAN的实现(虚拟网技术)主要基于近年发展的局域网交换技术(ATM和以太网交换)。

另外,人员素质、维护水平等其他“软”因素,也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方面。只有综合各类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不断加强网络运行状况检测,制定合理的方案、相关的配套法规,才能减少网络安全风险,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世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0,10:6

[2]卓新建.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23-40

[作者简介]崔涛(1984-),男,山西长治,200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助理工程师。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中的网络优化问题探讨 下一篇:关于当前形势下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