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语文课充满活力

时间:2022-10-19 02:29:13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语文课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句话告诉我们,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所以,“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往往被教师视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沿袭着“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背课”,将“上课”当成“演课”,将学生当成“容器”,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语文课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

一、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够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都在事先设计了一个“起点”,然后有意无意地牵着学生走到自己设计好的一个终点,以为这样便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样的预设,其实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思想走,很难在课堂上闪现智慧的火花。即使偶尔有,那也是按部就班式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思维始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决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否则就会觉得“覆水难收”。

新课程中提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成就学生“学”得精彩的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应充分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质疑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自己原有的计划,不囿于预设的束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这样,整个课堂充溢着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气氛,学生可以忘我地表演、激情地朗读、动情地歌舞,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学习的愉悦,以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二、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

初中生是富有好奇心和思想活跃的人,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给他们思考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激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深思质疑。可以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师生互相答疑,使每个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能够营造出民主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相互合作完成目标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自己获取新知识和以某种知识进行再思考、再认识的能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课前自学,而且课堂上还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要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创造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让出来,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效果显出来。”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淡出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因此,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好好备课,第一点就是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值得思考的问题,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四、把课堂变成思想交锋、合作学习的场所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克服教学中多数学生当“陪学”、教师只为少数学生服务的现象,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力求人人参与。课堂上教师不再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讲,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俯下身子倾听并适时与学生交流。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因此课堂上总是充满了生气,常常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也真正找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乐学、会学的习惯就能逐渐养成。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把想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将知识与创造相结合,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创造的活力得以焕发,才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才会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气,学生才会享受语文,才会“用我笔写我心”,写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上一篇:浅析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提高话题主持能力 下一篇:新闻访谈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