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建构探索

时间:2022-10-19 12:17:54

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建构探索

摘 要: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建构,创设问题情境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注重简洁性;选择教学方法要把讲授和探究有机融合,相得益彰;组织教学要以独立思考为主,合作交流为辅;注重解题教学,积累解题经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建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147-0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一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应该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它不但能全面地完成教学目标,还能超越预定的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数学任务,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永远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建构真实有效的课堂呢?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注重简洁性

教师要创设条件,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数学问题,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学习、内化和发展。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是对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的复制,而是以把数学学术的形态转化为教育的形态为价值取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为参照,艺术再现从头到脚都是问题的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二、选择教学方法要把讲授和探究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展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满足他们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切身体验知识发展的全过程。探索性学习愈来愈受到我们的重视,但其需要付出的时间的代价也是昂贵的,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经得起耗费。而且学校的硬件条件和现行教材编写体例也大不适合探究法,采用探究法教学稍有不慎,易误入“假探究”的尴尬。

教师的教(即讲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在这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以及教师的知识 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讲授和探究的度,使两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三、组织教学要以独立思考为主,合作交流为辅

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竟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

但是离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难免流于形式,质量低下。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同伴的合作交流才更有价值。教师在组织交流合作时,要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一般来说,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我们首选的,但不是唯一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的,就要首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反之,如果教学内容实际或学生实际不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也不要生搬硬套。

四、注重解题教学,积累解题经验

数学教学的价值在于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考试的成绩经常被用来评价教和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选什么样的例、习题非常重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更加重要。我每年中考后都要收集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收集中考试题的分类汇编,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做这样的事情我收获很多,从中考题中,我能发现中考命题的趋势,同时我也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他们能被我适时得用到我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解决中考真题很有兴趣,从而增强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每部分的数学内容,我都积累了很多情景性的问题,它使我的数学课堂如鱼得水;同时我也在使用教材和教辅中积累了各知识点的“骨架题”,使用他们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效果很好。

当然,在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方面,我只是从几个有限的角度做了一些有限的努力与尝试,离“有效”的较高层次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还需要在教学中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并付诸于实践,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争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有效。

上一篇:谈英语复习课的重要性 下一篇:体育课堂提高学生注意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