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训练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间:2022-10-19 12:09:30

加强工程训练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阐述了工程训练对于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工程训练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训练;素质;重要性;措施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学生实践的重要基地,可对工科学生进行必备的工程素质和技能训练,在大学工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大学生的工程训练,已成为新形势下工科高校办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工程训练在工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工科学生的培养特点,在工程训练中心这样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机械加工训练、现代制造训练、电工电子技术训练、典型机电产品的拆装调试和设计制造训练、非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成型训练、工业安全及环境保护训练、工程系统运行训练、创新实践训练等与机械、电子、信息及其系统有关的现代工程技术训练,对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真实践,积极创新,科学思维和进行工程素质方面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工程训练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情况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减少。校内工程训练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工程背景,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在工程训练中,使用各种工具进行各种技术操作,了解机械结构,了解机械制造和装配过程。通过对常规工艺设备的观察、调整与动手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其次,工程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这不仅表现在工程技术的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学习工程技术类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对形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就不会太好。而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要接触多种机电设备,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其中一部分设备结构、功能和使用,从中了解前人辛勤劳动创造的宝贵财富,不断地将抽象信息与来自视觉的多维立体信息进行对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将抽象信息变为立体形象的能力,即形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一些技术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爱好,设计并制造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既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第三,工程训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团结协作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社会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等。要培养这方面的意识,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而在工程训练环境中,学生通过现场学习和耳濡目染,这方面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此外,工程训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高效转化,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机的补充,使大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加强工程训练的措施

1 做好师资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工程训练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工程培训中的活动涉及到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技能培训的范畴,对指导和参与工程训练教学的师资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要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师资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原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支持他们在职提高学历和攻读学位,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大量地引进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以工程技术学科的教师、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为主的工程训练队伍。

2 充分重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工作

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必须满足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设备既要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常规设备,以满足学生常规技术技能培训的要求,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不同层次、品种多样的先进制造加工设备、教学演示和教学实验设备,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的需求。硬件建设应根据资金投入情况,统筹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软件建设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坚持体制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程训练模式。

3 采用开放式训练方法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也方便学生参加工程训练,在集中训练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灵活地选择空间和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式训练。学生可事先预约,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参加工程训练,可以是正常的教学时间,也可以是晚上或者休息日。除完成学校下达的训练教学计划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有益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其他训练。在时间和空间开放的同时,也要重视训练内容、方法、手段方面的开放和观念意识上的开放,以提高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在原来的金工实习工厂(或车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之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工程训练场所还要做许多工作,需要学校至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政策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倾斜,同时也有赖于参与工程训练的广大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懈努力。

上一篇:运用“小先生”教学法突出师范生职业素质培养... 下一篇: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