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18 11:57:50

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与应对策略

摘要: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一是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二是从众心理突出,三是自信心不足。为此,一要以课程为依托,教育女大学生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二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增强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三要以典型为榜样,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能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45-02

作者简介:张平(1976-),女,江苏泗洪人,讲师,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杨慧(1969-),女,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从事妇女理论研究。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1]。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应具备上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一般特征,而且作为知识女性更应清楚地洞悉自己性别的优劣所在,知道自己作为知识女性被社会所寄予的特殊的期望,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主地展现知识女性的才情与智慧,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其应有的自我价值。

女大学生们始终是女性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是因为从两性群体上看,高校男女生比例日趋接近,女大学生即将占据大学生总量的一半;二是因为从女性群体上看,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力量的半壁江山中的中坚力量,对整个社会的女性影响不言而喻。女性主体意识是决定女性自我存在的本质要素,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笔者对扬州大学548名女大学生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以期对女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有所助益。

一、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

1.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知识层次较高、年轻、富有朝气的群体。在被调查的女生中有66.1%的人并不认为女生更被动更具依赖性。她们迫切希望凭借着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去把握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取得社会认可。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虽然在理论层面上女大学生明确女性主体地位确立的意义,但是在实践领域,囿于传统的束缚,她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常依附于男同学,个人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在校园里感受到男女平等的教育氛围的只有412%。受制于外部环境,她们在追求自我人格独立即在实现实践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受挫感明显,无法做到独立地选择取舍,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以至对理论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感到无力无奈。她们在政治学习中,也表现为无观点,盲目认同、人云亦云。

2.从众心理突出

所谓从众心理,即缺少主见,盲目地顺从和随从多数人的意志和选择。

比如,一些女生在就业选择上盲目跟风,追求热门职业,缺少自己的主见。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也是跟着感觉走,真正能够按本人兴趣选专业的只占29.6%。在穿戴、物品和化妆品的选择上,也是随大流,追名牌。此次调查中发现,认为身高、容貌对前途有影响的女生竟然占被调查人数的89.4%。面对传统的女性气质的复归,很多女生为了满足男性审美的标准,追求大众传媒宣传推崇的所谓“女人味”,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来打理自己的身体,甚至于不惜通过损坏自己的身体来达到所谓的“完美身材”;有的刻意抗拒自身的女性形象,追求与男性的绝对平等,把自己塑造成性格泼辣、特立独行的铁娘子、女强人。女性审美观的自我意识的缺失和从众心理与现代女性应具备的坚强自信、独立进取的性别主体意识显然是冲突对立的,这种状况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女大学生身上都将存在。

3.自信心不足

所谓自信心不足,主要是指在处理一件事或一项工作时,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不能下决心,不知如何处理。

有相当一部分女学生在谈恋爱过程中,因犹豫不决而失去机会,后悔不迭。本次调查中,关于“专业学习谁更刻苦”一项,认为是男生的只有5.8%,而认为是女生的则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54.7%。因为专业的不同,专门针对工科女生的该项调查结果则分别是惊人的05%和667%。显然是工科女生的学习压力要比其他专业女生和同专业男生都要大得多,付出的努力也多得多。在被问及“专业学习谁更容易学得好”时,35%认为是男生,13%认为是女生。工科女性的调查结果则分别是564%和77%。

在学习上,她们虽然很有天赋,但在相当程度上仍受困于“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因而大多自卑自弱、甘当配角。在问及“有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时,调查中有59.1%的女生选择了“没有”这个答案。另外,本次调查中“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观点的认同者高达60.9%,鲜明地呈现出女大学生们自信心的缺乏。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中出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

二、培养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对策

1.以课程为依托,教育女大学生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课程体现了培养人才的规格,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课程体系能够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正式列入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2009年,女性学专业获批为部级特色专业。因此,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教育也必须依托课程教育体系进行。高校应该建构女性学知识系统与理论体系,形成女性学教材与课程系列,使之成为女生教育的途径。女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既要注重向女生进行主体意识的灌输和性别分析方法的培养,帮助她们全面认识和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又要注重女性特色教育,强调发挥女性自身优势,为女性未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渗透性课程等。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专门的女性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课程主要是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需求,再结合教师授课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开设一些符合女大学生要求的美术、音乐、法律、自我护卫、自我防范等方面的课程。所谓渗透性课程是指不单独开设女性课程,但在其所授的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进行女性意识的渗透和性别视角的分析,帮助她们从女性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具有女性特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上一篇:大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类型及其矫治 下一篇:大学生非主导价值观的表现、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