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公开课爆红,国内何时赶上?

时间:2022-10-18 08:23:28

美国名校公开课爆红,国内何时赶上?

新闻背景:最近,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受到国内网友热烈追捧。复旦大学也推出了网络公开课,由著名历史学者王稚教授讲述《执拗的低音》,第一讲重点是对一些历史思考方式进行反思。这引发了网友对国内高校是否应该开设网络公开课的热议。

“淘课”、“学术粉”近来成为时尚流行语,一些都市白领、大学生把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也取消了,这都源于美国名校公开课视频在中国的空前火爆。有些人坚持每天看一课,有人干脆把影片下载到手机上,利用排队、候车、上下班等车的时间欣赏。

以网上“淘课”热为标志的民间“充电”行动就此掀起。网友们自发地在网上成立学习小组,“学术粉”群体也应运而生。

“假设你是一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以6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这个时候你发现,在车轨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干活,你试图开始刹车,但让你惊恐的是,你的手刹不灵了!事实令人绝望,因为你很清楚,如果电车撞向这5位工人,他们必死无疑。你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你突然发现,在电轨的尽头,刚好有条岔路,而在那条岔路上,只有1个工人在干活。电车的方向盘还没有失灵,所以你可以选择把车拐向那条分岔路,撞向那个工人,从而救了另外5个工人。第一个问题:此时,你觉得怎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公平与正义》第一课《杀人道德的侧面》的内容。

迈克尔・桑德尔这种别开生面的课程,使他在中国名声大噪。耶鲁大学哲学教授卡根,则被中国“粉丝”亲切地称为“桌子教授”,因为人们在视频讲座中看到他翘着腿坐在讲桌上讲授死亡问题。又因为卡根有时会穿着牛仔裤、登山靴坐在讲台上手舞足蹈,也被网友称为“大仙”。

早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并计划在10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何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通过网络享受世界名校的课程,得益于一项名为“公开教育资源”的运动。每门公开课的制作费用在2万至4万美元不等,全部来自于公益基金的投入。后来,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到免费传播公开课的行列。这种大学公益精神随着公开课的传播也渐渐在中国传递。一直以来,因为语言障碍,美国名校公开课并未在中国大范围走红,仅仅局限于一些高校。为了能实现共享,中国的一些网上翻译组织开始着手翻译课程。翻译名校网络课程很费时间精力,5分钟的课程,仅完成翻译工作就大概需要1小时。加上校对和后期制作,一节45到70分钟的公开课,需要十几个人工作70多个小时。但志愿人员没有索取任何报酬。很快,国内网络字幕组的介入使这些课程的传播开始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在中国的新浪微博上,美国名校公开课自2010年底开博不到一个月,粉丝就超过2万人。

受到美国名牌高校公开课的启发,复旦大学也推出了网络公开课,由著名历史学者王稚教授讲述《执拗的低音》,第一讲是重点对一些历史思考方式进行反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3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9%的人支持复旦大学开设网络公开课,其中49.1%的人表示“非常支持”。调查中,52.1%的人表示有听网络公开课的经历。

有民意中国网网友表示,在夹带着西方思想观念的国外网络公开课广受追捧的今天,我国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任。

上一篇:忽忆汉唐踏歌声 下一篇:叶国富:从10元店店主到饰品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