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优化

时间:2022-10-18 07:37:08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优化

摘要:教学改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无论学校进行何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仍是最基本、最经常、最广泛

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优化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了不少问题:如教

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有不少教师,上课没

有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讲课,讲课速度很快,重要定理、

公式、法则等新知的推导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探

索和发现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体验、交流和表现的

机会,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更有不少教师

随意拔高要求,讲得过多过难等等。这些倾向和现象淡

化了基本知识的教学,弱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效

率十分低下,由于课堂效率不高,课内损失课外补,大

搞集体补课、大搞"题海战、满堂灌",加重了学生的

负担,偏离了培养目标。

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改变其现状,使

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

堂的活力,我认为,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这个角度着手,

来提高效率,推进素质教育,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

学环节和优化教学方法。

一、要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

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

想情感目标)。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

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

选择、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等三方面定向功能,因此优化

教学目标功能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

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大纲

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

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

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使学生的层次性在教学目标

中有所体现,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生

相互协调,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

所发展。这就要求目标要具体、多样、尽量贴近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准确划分学生类型层

次,准确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效把握教学内容、不超纲。

第二、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真正做到优化教学

目标的定向功能,是"了解"的不能定成"理解","理

解"的就不能定成"掌握"。第三、要保证教学目标定

向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设计都要瞄准目标,凡

是要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当堂完成,并实施当堂检测,

保证大面积达标,否则,课堂教学将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二、要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

课堂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

实践中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

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

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

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确

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

规律性。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

同,但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其教学环节应按: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

――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的程序进行。

1、优化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

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

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

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

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从新知

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

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

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

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在讲分式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

复习旧知识的提问: (1)什么叫方程,以及方程的解

和解方程?举例说明。(2)你都学过哪些方程?解这

些方程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解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这组问题实际上为理解新课,作了必要的铺垫,使得新

知识――分式方程和它的解法――成为整个"方程"这

段知识整体结构的一个自然发展,使得新知识成为一个

容易从旧知识"进入"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解分式方程

的关键步骤――去分母,可以由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

键步骤――去分母进行联想。为此如何优化复习,需要

我们作精心 的设计。

2、优化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

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

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

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

创造良好的开端。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

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

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2)导入对

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3)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

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

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4)导入语言要有艺

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象磁铁一样

牢牢地吸住学生,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5)导

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

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为此,要优

化新课导入,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

"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

状态。下面举几例说明优化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1)用设计几题练习题来导入新课:"一元二

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这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让学生

先解三个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 0,x2-

10x+25=0,2x2-6x+5=0,这三个方程分别有两个不相等

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和没有实数根,由此鲜

明地引出课题,直接了当地推出思考的客体:一元二次

方程何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何时有两个相等的实

数根?何时没有实数根?有什么规律?立即把学生的思

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实现知识迁移。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导入新课。如:"三角形

的三边关系"一课的导入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塑料吸管(长度分别为 13cm、

9cm、6cm),启发学生能做成一个三角形吗?然而把

最短的边剪去 2cm 观察又会出现什么呢?教师再继续

提出三个问题:①你做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

少?②最短边剪去一小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

若能连结是否组成了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

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 答,

教师再次设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

尾顺次连结"构成三角形?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新课的

探索上等等。

3、优化新知探求: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

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为

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

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

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

中去。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

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

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

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

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教师在设计时,一要注意暴

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并且引导

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解决;二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

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增强学生

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此

同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要多给其一些指导和帮助,

如: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一些简单的练习让

他们来板演,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三要注意加强操

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先从操作中获取大量的感

性材料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对比、

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活动,再引导学生把思维的

过程或总结概括的结论作简炼语言有层次地准确加以表

述,既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又发展了思维,发展了

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整个新知的

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

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实验尽

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

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评价可学生间相互评价。在探求新知过程中,教师的主

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

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4)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要

讲究情感化和艺术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

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为此教师在探求新知识的过

程中要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情

感的形成,从而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优化巩固练习: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

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

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

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

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

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

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

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

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

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

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

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

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口答、笔算、抢答、

板演等多种形式激发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效率。(5)

练习中要有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练习,教师

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

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特别是在学生板演练

习前,教师要有预见地有意识地让能充分暴露练习时可

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的学生来板演,通过反馈再次

强调、纠正,真正起到课堂练习的效果。

5、优化归纳小结:课堂小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

化,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课堂教学中

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

生回忆、整理、归纳本节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同时教师要强调重点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

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指出下一步要求。需

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的同时,要注

意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所用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忆、总

结、明确,即进行学法小结。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

突出: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数学思想方法,语言要简明扼要。

三、要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使教学方法科学化。近年来,

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各地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实验,提出

了探究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创

造教学、问题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可以说各具

特色,各展风采。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

应范围,切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用一种模式去适

应各种课堂,否则将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

法是针对每一堂课而言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策略。这种

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 等因素,

通过对某些基本模式的合理挑选,恰当组合而构成的。

要优化教学方法必须研究考虑的问题是:(1)根据教

学内容的特点,适合采用什么模式? (2)根据教学对

象的特点,适合采用什么模式?

教学内容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的类型、难度和抽

象度。一般说来概念性强或者比较陌生的课程,可采用

教师讲授的策略。比如初中讲"反证法"一课,可以首

先概述反证法结构(反设――推理――根据矛盾作结)

然而用适当的例子来阐述这个结构,其后再说明理由。

当教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可以类比时,可选用学生讨论的

模式,如分式的概念与性质。为了发现某一个公式或定

理,可选用学生活动的模式。如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等

手段来推测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

教学对象的特点,主要指教学对象的活动方式和

班级整体素质。活动方式可区分为接受教师影响为主,

直接感知为主,还是自己活动为主。整体素质较高,可

较少采用活动模式,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

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形成教学方法还应考虑

的是:要理顺两个"序",落实三个"点"。两个"序"

指教学内容的"序"和学生认识的"序",要把两个"序"

统一起来。三个点是: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

点(知识点)。

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问题,就

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选用教学方法时,

一节课内也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

式。如引入概念时,可用归纳法;探索公式时可用发现

法;知识巩固时可用讲练法;容易混淆的内容运用对比

法等等。这要求每位教师就必须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

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教学实践中练习运

用自如,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和

质量。

综上可知,优化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措施是优化教

学目标,在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现代教学手段(如电教手段)的运用,

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

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要紧扣所授知识,强化学生能力培

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既使知识目标得以实现,又使

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得以实现,即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正真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作者简介:梁 静,女,(1963 年 12 月 8 日―),

中学一级教师。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第五初级中

学任教数学兼班主任,于 1999 年、2002 年、2005 年和

2008 年中考均获港南区教学成果数学科一等奖,分别

获港南区人民政府"优秀教师"称号,撰写的教育教学

论文在《贵港日报》和《广西教育》杂志上发表,并多

次荣获市、自治区、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上一篇:让学生快乐习作的策略 下一篇:浅议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