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湖灌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9 09:48:07

药湖灌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对药湖灌区现状水资源的数量、质量、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对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探

讨当前灌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 ; 对药湖灌区水资源和利用现状做出总体评价结论,并对灌区

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药湖灌区水资源灌溉面积兴利库容

一、灌区概况

药湖灌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赣江以西、锦江下

游的鄱阳湖区南部边缘,东经 115~26′~ 116° 09′、

北纬 27° 43′~ 28° 25′,东西长约 43.28km,南北

宽约 30.4km。本灌区周边有江西第一大河赣江干流、

赣江支流锦江和肖江等河流环绕,但区内无较大河流,

地形较为复杂,低丘平原相间,历来是丰城市、新建县

的洪涝旱灾易发区和重点地区。

二、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评价

(一)水资源数量分析评价。

药湖灌区东、南、北面分别由赣江、肖江和锦江所包围,

域内降水量在面上分配较为均匀。药湖灌区水资源总量丰富,

除区内水库等蓄水工程外,周边有江西第一大河赣江干流、

赣江支流锦江和肖江等河流环抱,是提水工程的主要水源地。

本灌区所在江西省水资源分区情况,详见表 1。

表 1 药湖大型灌区所在水资源分区情况表

灌区主要以赣江、肖江、锦江及流域内各蓄水工

程等为灌溉水源。根据《江西省 2008 年水资源公报》,

赣江、肖江、锦江和本流域各蓄水工程水质均满足地表

水Ⅲ类水标准,满足农田灌溉水质要求。项目区内地下

水埋深较浅,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的重要水源。目前,项目区内地下水可作为灌溉水源,

对水工建筑物也无危害。

(二)水资源特点分析评价。

区域受季风气候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

际及年内降水变化较大。根据丰城站实测资料统计,

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1677.5mm,实测最大年 2409.8mm

(1998 年)与最小年 1035.6mm(1963 年)降水量比值

在 2 倍以上;降水年内各月分配也极不均匀,3 ~ 4 月

为春雨阶段径流集中,5 ~ 6 月为梅雨阶段,易出现洪

涝灾害;7~9月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是旱情多发季节,

极易产生季节性缺水。

(三)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药湖灌区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年际及年内降

水、径流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较浅水资源较丰。受经

济与资源条件、工程设施状况与建设程度、生活习惯等

制约,加之,区内经济基础较差,生产条件、生产技术

与工艺等处于较低水平,灌区工程老化坏损严重,灌溉

制度的落后,用水管理粗放或管理缺位,管理体制不顺

和运行机制不活,责权利不明,节水意识薄弱等,区内

水资源量供需矛盾仍较突出。灌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仅

为 26.72 万亩,灌区综合亩毛灌溉定额为 1055.5m3/ 亩,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42,渠系水利用系数为 0.47,田间

水利用系数为 0.89,灌溉水分生产率为 0.66kg/m3,灌

区灌溉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径流年际及年内变

化较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内极易发生季节性缺

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发展。

二是水利工程调控天然径流的能力弱,水资源开

发利用的程度仍很低。至 2008 年全区 529 座蓄水工程,

共计总库容 1.19×108m ,兴利库容 0.86×108m 。兴利

库容占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仅有 10%。在已建的水库中,

控制性水源工程少,调蓄能力低,水库蓄水工程中仅 1

座中型水库,其余均为小型水库且较分散,供水保证率

低,整体抗灾能力不强,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此外,

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和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以及渠系工

程不配套、老化失修,灌溉能力下降、效益衰减等,还

有许多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因此域内水旱灾害仍时

有发生,人们生产生活用水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三是灌区投入不足是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

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水资源工程建设的投入缺口较大,

资金来源不稳定,存在大灾后大干,小灾后小干,风调雨

顺不干,涝灾后抓排涝,旱灾后抓灌溉的现象,小打小闹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致使水利设施得不到应有的改造建设。

三、灌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结论

药湖灌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基于降雨、径流时

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建设投入不

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受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制

约,灌溉供需水矛盾较突出。灌区总体水资源开发利用

程度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仍较大。

针对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

采用以下对策与措施:

(1)优化配置灌区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

用。对灌区水资源实施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利用,

加大渠道防渗率,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

系数和水资源利用率,以保障和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2)因地制宜,适当新(扩)建提水工程。受地

•114・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形条件限制,区内不适宜新建自流引水工程和大中型蓄

水工程,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新建提灌站或扩建现有

提灌站从赣江、锦江、肖江提水,以满足灌区用水需求,

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

(3)加强灌区建设与管理,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切实加强药湖灌区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责,改革灌区水

费制度,增设必要的量测水设施,加强农民用水户协

会建设,实现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灌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雁翼,贺天强,等.丰城市农田灌溉工程规

划报告 [R].南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2010.

[2] 黄华金,贺天强,等.药湖大型灌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规划 [R].南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2010.

[3] 徐淑琴,付强,等.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

划理论与实践 [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4] 赵立伟.灌区水资源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初探

[J].中国水利,2001,(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进行农村低段识字 下一篇: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安全心理学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