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与住宅品质

时间:2022-10-18 04:51:10

生态人居与住宅品质

摘 要:生态人居的话题已经讨论的越来越广泛,住宅品质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现在城乡和农村的现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是现在建设者们应该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人居、交通、环境污染、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 F287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城乡建设步伐飞快,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好的经济政策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进步,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城市的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过度地注重经济,建设产量的无节制增加也导致了居住质量的下降,和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虽然国家GDP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却在下滑。下面我们就从人居环境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一.城乡生态人居现状

社会生活方面,农村越来越空寂,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长大的年轻人眼见了都市的繁华,欣羡不已,而农耕生活的收入完全满足不了他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于是年轻的劳动力涌向了城市,被城市生活方式同化后的又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城市本地居民虽然对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倍感欣喜,但是城市居住人口的增长而产生的生存压力也炙烤着他们:交通的拥堵,物价的飞涨,食品安全问题、工作竞争加剧,让城市居民也觉得喘不过起来。

自然环境方面,生态问题也几乎已经涉及各个城乡的各个方面:自然灾害频发、光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城市布局落后老旧等等。

2013年春季第一次沙尘天气就影响了8个省126个县;2013年的雾霾天气波及了25个省份,涵盖100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全年平均雾霾天数达到了29.9天,创造了52年之最;2013年的洪涝灾害造成53万间房屋倒塌, 11901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导致234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共造成3146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的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也已将近2.8亿。在过去的短短10年间,我国的汽车增长就超过亿辆,而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这一系列的生态和人居问题的出现和加剧,都在呼唤着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在祈盼着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到来。

二.生态人居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生态意识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苏醒了,生态人居与住宅品质的话题也已经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很多的环境工作者、规划师、建筑师以及一些卓有远见的政治家等等,已经做出了很多的研究、探索和总结。

比如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自1974年世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世界各国就把它提上了议程。自199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首届地球会议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吸纳了全世界195个国家,其中192个国家成为了《京都议定书》的成员。可是,当时全球六七十亿吨的温室气体的碳排放量,如今却也已激增至100多亿吨。虽然我们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繁荣发展了,也意识到了对于生态环境改变的必要性,而且已经做出了努力,但是这些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破坏着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控制我们的破坏程度不大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这个前提下,再来争取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与自然和谐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美国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的创始人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曾说:“人类的生活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建设城市的方式、城市人口的密度及其多样性的。城市人口的密度及其多样性越高、对机械化交通系统的依赖性越小,那么我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小。”[2]他反对购买私家车,反对增加高速公路的投资,认为城市扩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汽车这个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石油能源的使用中造成的。他主张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出行,主张根据城市人口的结构组成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建造紧凑、多样、高效的城市,将城市建设向三维方向发展。他的观点很有洞察力,他也和很多和他一样的环境工作者一起做过很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的工作,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很多正确的指导性的原则和经验总结。

被称为“松树之城”的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在建筑师和规划师出身的市长杰米・勒纳(Jaime Lerner)的带动领下,仅用了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从纷繁杂乱的城市环境和备受诟病的社会问题中解脱出来,而且建立了健全有效的环卫制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风采,被联合国推崇为一座完美融合了自然化与人性化于一体的生态城、森林城和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杰米・勒纳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的主导影响下,生态城市的建设完全可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信念和决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三.生态人居具体措施建议

通过对以上这些生态城市的先驱和典型实例的分析,本人对我国生态人居建设和居住品质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如下:

(一)兼顾环境承载力,进行可持续的规划。在保证环境可恢复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开发,设计,建造。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加快可再生能源和节约型材料的开发研究。

(二)关注农村建设。对农村居住区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推进现在的新农村规划的施行,增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增加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加强和完善地铁、BRT公交系统。增加BRT专用车道,在人流密集区公路两边建造架空走廊或者地下通道。

(四)限制私家车。对城市内部私家车的购买、使用、通行和停放进行严格的限制,鼓励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地铁等低碳出行方式。

(五)提高城市密度。根据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在城市中心地带合理规划建设一些高密度的社区,既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也便于管理和组织。

(六)优化城市边缘过渡区。控制城市蔓延的进程。

(七)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将生态教育按照不同深度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范畴。鼓励和支持环保组织的成立。对影响生态比较严重的企业和行业进行定期的教育和检查。

人类是兼具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社会性的人类无法脱离自然而生存,不管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的生存居住状态应该与自然协调,不仅仅把自然作为索取的对象,也作为呵护的对象。如果我们的人居环境中处处渗透着自然的美妙,我们生活在何处都会觉得亲切舒适宁静。我们住宅品质的提高,生态人居环境的创建,原来只不是我们去创造来满足,更是自然使我们去为之!

参考文献:

[1] 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刘应龙,男,生于1989年,助理工程师,建筑设计师,现就职于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上一篇:现阶段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