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8 01:05:27

初中物理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在初中物理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中,笔者在此分析了教学模式合作的价值观念。在解决措施上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分析外,还要对求解的过程要明确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现有物理教学的合作目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合作教学 物理模型 合作目标

一、绪言

通过对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分析中,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只注重结果,对问题求解的过程没有在意,造成学生在带入求解公式时,采取试用的态度。因为物理连带性较强,一个专题里面可能包括许多知识点,但教师在分析上只是一带而过。笔者在此分析了合作教学的举措,通过对问题观点的提出,做出假设;对假设的论证以及方案的最优解进行了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问题的弊端因素。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根据现有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物理教师在授课方面十分注重传授的经验,对于过程的推导没有在意,使之造成学生在物理公式推导上遇到了困难。由于物理电学和力学方面是个十分抽象的过程,在推导过程中必须要对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筛选。例如:在推导电学热效应中已知电流I和电阻R,在电力线中电流通过的时间为t,求在电路中损耗的热值。在分析首先要对推导公式有所了解,再求损耗过程中参与的公式有Q=UIt=I^2Rt=(U^2 / R)* t,这三个公式范围不同,其中Q= I^2Rt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在力学方面掌握也是个难点,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根据平衡条件得,在倾角为[的斜面上,一物块均速运动,求物块在上升滑动过程中所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已知斜面的粗糙程度为u。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由平衡条件得在竖直方向上F,所以该物块所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cos[,但是同学在分析时,力的方向容易弄错,不知是朝斜面斜上方还是斜下方,使之出现分析错误。其实在每个公式中都有专属的应用范围,物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对公式进行参数的讲解,只是说出大致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对其中的原理没有概括总结,导致学生在对物理电学分析过程中没有解题依据,便只要随便带入其中的一个公式,结果正确便是解题的最终过程,对求解的步骤没有丝毫的要求。

三、初中物理合作教学模型的构建形式

1、提出问题,做出分析

教师让学生作出例题分析时,应该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假如学生在电学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个超出本应有掌握的能力时,此时学生便在分析过程中遇到阻碍,可能会造成心理方面的压力,对物理产生厌倦感。比如在分析物体在磁场的受力情况,由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固定,但方向始终发生变化,说明磁场力所做的功不是一个恒定的产值,这道题超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分析问题上,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能够让学生自身发展问题的存在,做出假设这才算达到真正的目的。所以教师在问题的做出假设的观点上应遵从三个观点,首先应在原有的问题上稍加改动,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第二,便是思考的能力应在学生教学范围内,不能超出大纲所应有的范围。第三,教师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保证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有前进的动力。

2、根据假设,做出探究

问题的假设是作为制定方案的首要过程,问题的假设一般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对问题的假设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每一步的方案认真分析,每一步的操作都至关着方案最后分析的正确性。探究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抽象空间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小孔成像物理实验中,根据焦距的不同,可能呈现像的大小和方向有所不同,可能是等大的实像,也可能是原来二倍的虚像,所以在问题探究上对每一步的分析都要进行明确的掌握。探究问题的过程实际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应该探究的道路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能在探究的道路上也遇到各种困难,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直接思路,而是采用点睛的方式进行提示,根据学生本身掌握知识的情况适当点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分析上出现困难时,教师可通过一个公式的点拨可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分析时,可能还需要讲解公式的背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

3、探讨交流,筛选方案

经过学生不断的努力之后,可能对问题的探究过程都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交流是学生们对知识面的一个补充的过程,可以增强对各方方面的认知。并且物理连带性强,通常一个问题的分析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电学、力学以及运动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对各个知识面的分析更加透彻,对不了解的知识能够进一步的掌握。学生之间可以设立研讨小组的形式,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探讨,通过最后的研讨,筛选最佳方案。在最佳方案筛选出之后,使其让该小组团队进行详细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启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这样才能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在通过对初中物理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在弊端因素中分析了现有物理教学的模式,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分析过程,造成学生在构建模型时没有可参考的依据。通过对改进措施的分析,在问题上首先要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根据假设,做出探究;最后筛选最优解决方案,这种改进措施的分析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秀梁.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10(21):3-5.

[2]赵海.初中物理“合作、探 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考试周刊,2008,41(16):24-25.

[3]席日晶.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新课标研究(基础教育),2008,(2):13-14.

[4]周仕东,李婷婷,郑长龙.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探究教学活动解读――两位理科教师实施科学探究教学质性研究报告[J].教师教育研究,200612(4):8-10.

(作者单位:定远县第三中学(初中部))

上一篇:未来的“空间魔术师” 下一篇:观致之热:“谨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