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人说话益身心

时间:2022-10-18 01:05:18

陪老人说话益身心

现在一个家庭中最受关注的是儿童,老人相对来说就被忽视了,特别是留守在老家的老人。俗话说“老小孩”,其实人老了,也像小孩子一样需要人照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人其实都有一种危机感,一生荣华也好,一生劳碌也好,留给他们的只是回忆和安度晚年。我高一的时候搬了新家,邻居是位近八十岁的老夫妻,人非常善良,厚道,退休前丈夫是机关单位的食堂工作人员。可是没有上过学,认识的字也不多。他妻子一直在家相夫教子。但是丈夫退休后就一直想学习,每次见到他时都会拿着报纸或是月刊,在门口等候我,或是让我看看他有没有读错,或是答疑。

每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开门时,他总是在门前的花园边上等着我唯恐我当天不带雨具,穿得是否少了,有没有吃饭……我每天早上总要留出来一分多钟的时间和他们老两口说上几句。晚上回来的时候,他们总是问我学了些什么东西,见了哪些人,中午怎么吃的饭……我几乎天天见到他们,而且他们盼周末比我都迫不及待,周末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呆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和他们在一起3年我几乎都忘记了3年的苦读,我上大学后,每次放假前老两口总是在我们家门前要徘徊很久,怕我不再记得他们,也怕我进了家门把大门紧闭,更怕我妈妈说他们在抢自己的女儿。总之他们的顾虑非常多,每次远远的见到我就迎上去,而且眼睛总是湿湿的,陪我走几步后赶快让我回家陪爸妈,在别人看来他们的唠叨简直就是累赘,可是我知道这种唠叨只有爱你的人才会这么做,人老了,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他们没有太多的追求,渴望的就是身体健康别给儿女添麻烦。能经常看到儿女在他们身边,和他们疼爱的人说说话。他们唠叨的内容多数是在关注你的做法你的想法。

说话可以保持身心健康

说话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说话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必要和重要的条件。很多人都有体会。在有烦恼、不高兴的时候,找朋友或者亲人述说一番之后,心情就变得好起来。

首先,说话的过程就是宣泄的过程,自己有了想法,没有输出的渠道,憋着就很难受。第二,说出来也是讨论问题,也许在听别人的意见时会获得解决方案,哪怕得到一点儿启发也是好的。

聊天与瞧病一样重要

笔者早年在国外留学,就发现有老人花钱雇人上门聊天的,现在想起来一点也不奇怪。日本的社区小医院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让老年人有一个地方说说话、聊聊天。

在那里,老人有不舒服时可以看病,没有不舒服则是为了说话。对老年人来讲,聊聊天与瞧病是一样重要的。

说出来就是清理烦恼

思想是个很活跃的东西,每天有那么多不确定的,无声的念头在头脑里转啊转,有的时候会生出一些莫名的烦恼来,所以确实需要清理。

跟谁说呢?老人可以跟自己的老伴、朋友、儿女说,也可以参加一些老年社团。如果身边没有人,医学家和心理学家建议,可以对自己说,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自我对话”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对不合逻辑、不合理的思想保持自觉。譬如把一件小事情看成了天大的事情时,你就对自己说:“这件事情并不重要,也不复杂,不用老惦着”。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情绪化的、夸大其词的念头时,你就对自己说:“注意呀,我有过处理这个问题的经验”,对某些事物充满疑虑或者不满意时,你就对自己说:“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呢,有时间我再问问,现在着哪门子急呀”等。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对自己念头作清点时的“言语结论”,这些话说出来后,就会使人截断负面思想和情绪的自我渲染扩大,增加自信,避免在情绪上陷于过度敏感、自我责备、紧张,自怜,甚至绝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类“用有声的言语下的结论”,对身体、心理有很大的引导、定型,安抚作用;如同脸上常挂笑容,心情就会好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讲,老人的自言自语是个好习惯,应该受到赞同和鼓励。老人也可以大声地朗读诗歌、小说以及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要用声音传达出语言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老年社区都有朗诵俱乐部,那是因为有关研究证明了,大声朗诵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唠叨中获益匪浅

去年由于搬迁我们不再是邻居了,做了十年的邻居,我听了他们十年的唠叨,当然我也享受了他们十年的关爱,即使在我高考前几天他们还要天天按门铃,让我下楼和他们见一面。他们有时候的行为思想和儿童无异。10年的时间,他们把一生的精华和糟粕全部倾诉给我,高兴时开怀大笑,悲伤时老泪纵横,他们不会刻意的去掩饰自己的内心,坦坦诚诚不会对你有任何防备。10年中我在他们身上学会了,做事做人要真诚,要学会关爱别人。常回家看看

对于老人来说,工作可以退休,但是对孩子的爱却是一生一世。儿行千里母担忧,老人一辈子心血给了儿女,在他们安度晚年的时候更希望儿女多分点爱心给自己。他们爱了我们一辈子,担心了我们一辈子,现在老了同样需要我们的爱,就像儿童需要父母的爱一样。

老人就是孩子,无论在心态,还是体力上他们都需要关爱。他们能需要多少呢,有专家统计孩子给父母的回报不及父母给孩子付出的百分之一。童言无忌,老人也是话无遮拦,我们要静下心来,去聆听,知他们所需,想他们所想,双赢互爱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听父母讲那过去的故事 下一篇:李少章 贴近心灵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