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母讲那过去的故事

时间:2022-10-11 12:46:23

听父母讲那过去的故事

回首过去几十年,坎坷一生。风雨人生走过来,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想必很多人都是听着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走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的。在明月、莲花般的云朵点缀的夜空下,吹着晚风,唱着歌,闻着谷堆的草香,与父母分享那个年代的故事是一件多美的事情!

口传家史,承上启下

讲述家庭的奋斗史、苦难史,在许多家庭并非仪式化、固定化的程序,但它就像我们一日三餐一样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有时就是一次吃窝头,吃红薯,抑或是过年节,领取考试成绩单的日子,都会勾起父母的回忆。当我们追寻家族的社会轨迹、爱情婚姻轨迹,经济变化状况,祖辈,父辈的一些重要时刻、重大事件,我们会有意外的发现。在这些回忆中,我们不仅了解到几十年前的生活,明白如今的日子从何而来,更是对上一代人精神轨迹的追踪,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他们面对人生难关所具有的态度、采取的措施、表现出的勇气与坚忍,不仅是父母长辈本人津津乐道的,更为下一代提供了参照样本。

因此,“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最适合人们从自己的家庭、家族中汲取精神滋养,获得开启未来所需要的力量和支持。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硕士蔡昂融曾对媒体谈起他的家族独有的“讲过去的事”的方式。过去,每年除夕,家族中的长孙都要为全家大声背诵家谱。那时候他正作为长孙担负这个重任。那么长的家谱,他要一字不漏背完,才能领到压岁钱红包。背完家谱,大家长就开始讲家史,经常讲到哭。每年听一遍,后来听得熟了,讲到哪里,孩子们都心里明白:哦,原来是这样。讲完家史,就开始励志,讲家训,都是些铿锵有力的四字训诫。

如今已经活了四五十岁的蔡昂融,后来慢慢发现,这顿年夜饭对自己影响非常大。现在,他同样地把这套程序和内容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很多中国年轻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感到很茫然无力,就是因为没有家庭精神。文化的承上传下。很多中国家庭的除夕是以电视机为中心,和春节晚会,和赵本山一起度过的。在这个家庭最重要的时刻,很多家庭的精神核心是赵本山。家庭精神、文化的传承,蔡昂融认为,就是他们家的那一套家谱、家史、家训和家规。

一代一代的人通过家史,了解自己三口、四口之家的历史,也向上追溯三代甚至五代的历史,知道自己的家族这么坎坷,历经风雨曲折,一路走到自己这一代,那种家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更在其中找到归属感。而长辈通过不断回忆自己的奋斗史,更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回首过去几十年,坎坷一生,迈过多少沟沟坎坎,更在其中品咂到人生的深意与韵味。风雨人生走过来,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聆听过去,汲取力量

所以,我们主张长辈常常和孩子讲一讲你出生时候的事情,你咿呀学语时候的趣事,蹒跚走路时的记忆;讲一讲你7岁以前你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很好照顾你,给予你爱;讲一讲你刚开始到学校读书时的心情和故事;讲一讲你少年时所怀的梦想以及后来这些梦想如何了;讲一讲你和他

(她)的妈妈或爸爸相遇相恋的故事;讲一讲你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些对你而言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和你从这些事情中所学习到的。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对这些是如此的感兴趣,如此专注聆听你的故事。你也会惊奇地发现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放松,更充满人性。

我记得小时候练书法时,母亲会和我一起临摹字帖,一边写,一边讲她小时候每天上学走十几里山路,回家还要割猪草,喂猪,拾柴火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做完这些才抓紧时间点着煤油灯看书学习,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学。讲她因为要将上学的名额让给弟弟妹妹,偷偷哭过不知多少次,讲她去各处借来初中的课本自己学习。后来,又听小姨讲外公的书法在村里有名的好,过年家家请他写春联:而母亲的女红也是有名的好,过年时很多人请她绣鞋面、鞋垫。在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一直以早起背书、提前自学、练好书法和针线活为荣,更自觉从这些让人引以为傲的长辈身上继承了他们的优秀品质。我相信这些来自家族渊源的自信和力量足以支撑我们迈过人生的沟坎。而我近三十年的人生中经历了家庭变故、高考失败,工作生活的各种挫折而依然坚强并热爱生活无不与此有关。

我们难以追踪富士康12位自杀员工的家庭教育背景,但我们相信但凡内心还有这份自豪与自信、力量与温暖者都会想办法积极应对压力,而非任负面情绪将自己拉向毁灭的深渊。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只体验到他们作为孩子所经历的一些困难,而看不到父母亲也是从一个小小的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也曾经有梦想,也经历各种困难,最终成为现在的他们。当孩子们了解到父母也是曾经的孩子,也遭遇各种成长难关,他就会有共鸣觉得温暖,而更有力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去走自己的路。

上一篇:唐江陵 创新时代的时空医学 下一篇:陪老人说话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