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12:58:20

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干预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为在校中专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学生50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WCQ)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2组中专生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精神卫生;干预性研究;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07-02

目前,广大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为了解某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干预活动提供参考,笔者对该校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干预活动。为证实干预的效果,选用多个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前后的测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和单纯随机抽样法,从某中专学校的25个班中随机抽取10个班,然后将10个班中662名学生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年龄分层,在每个年龄层中再次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学生作为样本。

1.2 测评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分标准按1~5级计算,分别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度”3 分,“偏重”4分,“严重”5分。(2)自尊量表(SES)[2],总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3)个人评价问卷(PEI)[3],该问卷共54个条目,总分越高,自信水平越高。(4)应付方式问卷(WCQ)[4],该问卷共62个条目,有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1.3 方法

1.3.1 干预内容 (1)心理知识讲座。在开学第6周进行2场讲座,每场讲座2 h。内容主要针对中专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如何顺利度过中专阶段;如何增强自信;人际交往技巧方法;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办法。讲座采用师生互动形式,学生可以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和角色扮演。(2)健康教育手册。每人发放1份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主要向学生介绍心理保健的技巧和方法。(3)团体心理辅导[5]。成立辅导小组,辅导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公益劳动之后 (15:00-17:00),每次2 h,共进行了5次。内容包括:心理成长问题;情绪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自信心问题;人际交往问题。(4)成长训练。在正常的文体活动基础上,开展演讲比赛、卡啦OK比赛、社团活动、普通话比赛各1次,组织1次跳蚤市场,成立铜管乐队和艺术团。(5)与家长互动。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推行学生写周记,以此作为家长、学生和班主任教师沟通的桥梁。(6)组建心理发泄室。内有沙包、拳击手套、大气球、瓷的碗碟等。有不良情绪的学生在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下,在发泄室内得到发泄,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7)设立知心信箱。以书面形式回答学生心理问题。(8)个别咨询。包括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网上QQ咨询。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均为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

1.3.2 实施方法 在学生入学第6周进行第1次心理测试;之后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未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措施;综合心理干预后进行第2 次心理测试,并访谈接受干预过的学生30名。

第1 次测试发放试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6份,有效率为85.2%。其中男生225名,女生201名;独生子女398名,占93.4%;单亲家庭子女67名,占15.7%。平均年龄为18.58岁。将426名回答有效问卷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3人。2组学生在生源地、年龄、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性别、民族、专业、主要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2次测试发放问卷426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98.59%。去除无效样本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0和208人。

1.3.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干预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 结果

2.1 SCL-90测试结果 由表1可见,在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心理干预后,不论是与对照组比较,还是干预组自身对照,各因子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从干预后SCL-90各因子得分人数分布情况来看,≤2分、2~3分、≥3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196/210),5.7%(12/210),1.0%(2/210)和50.5%(105/208),36.5%(76/208),13.0%(27/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P<0.01)。

2.2 自尊、自信和应付方式测试结果 表2显示,干预组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应付方式均有明显改善。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某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部分学生因考不上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而就读中专,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6];中专学校所学内容比较专业,且和初中课程多无衔接,加上部分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在相对特殊的教育环境中,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同时就业率较低,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生存压力使中专生容易产生自卑、不自信、抑郁、焦虑等问题;存在自卑心理使中专生在人际交往中不愿与教师、同学过多接触,封闭自我,而沉溺于吸烟、喝酒、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长期的不自信、压抑、抑郁、焦虑,容易形成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思维模式和强迫思维及恐慌[7];有研究提示,自信水平下降还可能与对学习不感兴趣、父母责怪和自我定位不当有关[8]。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活动明显改善了中专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了干预组中专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提示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于维护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9]。活动结束后的访谈也显示,学生在咨询活动中收获较大,如通过团体咨询、个别咨询、知心信箱,把中专生对心理健康的担忧变成了解、理解和关心;通过成长训练,发现、培养和发扬了中专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合理定位自己,建立自信,树立理想,使情绪得到适当的发泄、锻炼;通过家校联系制度和学生写周记活动,使家长和班主任在学习生活上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也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明显改变了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10]。

中专学校应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向教师、家长和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增进学生心理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对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抵御能力,从而增强心理免疫力,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18.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9.

[3] CHENG H, FURNHAM A. Personality, peer relation, and self-confidence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 J Adolesc, 2002, 25(3): 327-339.

[4]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5] 汤雅婷,张静,牛振香,等.团体心理咨询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89-590.

[6] 徐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51-552.

[7] 余毅震.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74-275.

[8] LOPEZ FG, GORMLEY B. Stability and change inattachment style over the first-year college transition: Relations to self-confidence, coping, and distress patterns. J Coun Psychol, 2002,49(3):355-364.

[9] 刘玉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5-36.

[10]汤雅婷,张静,牛振香,等.团体咨询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89-590.

(收稿日期:2008-04-10)

上一篇:广州市某高校在读医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下一篇:某高校学生社会责任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