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与“实践性”

时间:2022-09-04 08:09:37

“综合性”与“实践性”

小学教育中的各门学科都是不同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特别之处,这就形成了各门学科的教学独具个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既不同于侧重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概念、公式与演算等逻辑思维的训练,也不同于侧重线条感、色彩感等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对构图、色彩和技法等形象思维的训练。它是通过听说、诵读与习作的反复学习以及情感的体验与熏陶,侧重于语感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可归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综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它有别于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之一的人文性,更有别于语文学习领域中的“综合性学习”。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传授的言语知识为:字、词、句、段、篇等。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训练的言语能力有:听、说、读、写(写话与习作)、书(书写)等。小学生要了解并掌握识字写字、词语辨析、句式选用、段落组合、谋篇布局的言语知识与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三是在一篇篇课文的诵读、一则则文字材料的读写实践中,学生诵读、品味并浸润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互敬互爱的人际关系等精神文明中,并影响其一生的工作与学习。四是通过“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课内外言语和图示材料的学习与实践,小学生能略通古今、晓得天地、知道中外、明了人情事理等。这些都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都凸显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 。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又体现在:一是语文学习领域的五个方面,都是言语的教与学。小学语文学习领域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与拼音、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凸显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如果说这五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要学习并掌握的语文知识为字、词、句、段、篇等,那么这五个学习领域中要训练并形成的语文能力是:口语交际、书写汉字、阅读、写话与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二是无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还是就语文能力的练习并达成,都是学与用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都体现出:它是言语学习与运用的过程、语文学习方法的尝试过程、学习材料中情感体验的过程、学习中思维训练的过程等,这些过程又凸显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如此看来,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综合并定位于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还体现在:一是教材单元内容的编排与年级学习重点的安排方面。小学语文教材及单元的编排是综合考量、总体布局的。它是分年级分册以每册的单元主题来实施编排与学习的。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个“成长的故事”专题,开头有单元导语,接着有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其间还安排“阅读链接”“综合性学习”“资料袋(作文批改示例)”“词语盘点”各一次,而后的“语文园地七”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四项组成。小学语文四年级教与学的重点为意义段的学习与把握,这个专题体现了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综合。二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准确了解及因材施教。在字、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书综合练习与运用中,要综合考虑来分层设计。即使是差生,也得综合考虑他们进步的幅度与学习的潜力,千万不要使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尤其要注意: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达标的要求,而不是优秀的标准。虽然上不封顶,但还得想方设法要保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具体目标见以下简表)

学段/目标 小学1~6年级识字、背诵、阅读、习作部分目标

第一学段目标

(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目标(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目标(5~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使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二。小学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应该指向实践的,但它又有别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培养的是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言语实践能力,其主要途径为语文实践。学生可凭借的实践资源与实践机会到处都是;大量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语实践将使学生形成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对语文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始“加强语文实践”,关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实验稿)》也是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言语实践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进一步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的重要意义。重视实践,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论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的教育内容除“六书”外,还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偏重于才干的实践与技能的训练。他将学习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其中的“习”与“行”,当为习练与躬行;后儒在《中庸》里继承并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其中的前四项已经涉及学习、交流、思考、辨析的实践,而“笃行”则是直指身体力行的实践。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提倡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对我国语文教育中“践行”传统的发扬与光大。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内课外的言语实践的加强上,提出更加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前述表格中罗列的只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部分目标。这说明言语实践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若干过程。这些过程是言语实践能力由少到多、由弱到强逐渐提高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抓住“表意”“形声”和“方块”等汉字的特点,抓住词语的结构、含义和用法的特点,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背诵与诵读,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口语交际、写话与习作指导中发挥小学生的口语优势,促进书面语的丰富性和个性化表述;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加强学生汉语和汉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上述语言学习与言语训练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同时关注并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等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对语文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创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有五个领域:识字写字与拼音、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学习领域自然具备实践的特点,更是对语文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创新。这些创新包括:一是可更多地安排听、说、读、写、书的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实践。而其中“综合性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性,比起语文课中一般的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性,除多一份综合性外,又多了一份应用性。二是可尝试不同社会角色的实践。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从语文的书本世界进入生活世界,进入社会、进入自然这些大课堂,并尝试着以学习者、评议者、叙述者、倾听者以及记者、导游、讲解员、心理辅导员等不同的角色进行实践。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如此丰富多彩、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实践,对锻炼学生待人接物、处事助人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很有意义。三是可经历多次新学习方式的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是语文学习重要的实践途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中,将逐渐地积累与增强自主意识、合作观念和探究精神,这可是十多年前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啊!

综合性和实践性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则是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特点。作如此的区分,源自教学论与课程论的不同视角,如此则易于区别,便于实践。不然,四性混淆,人神共愤,大家都烦。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310012)

上一篇:跌倒了不要急着爬起来 下一篇:从“要我读”走向“我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