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性与体验性

时间:2022-10-18 07:59:05

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性与体验性

根据学校特色创建的需要,我们每年都会利用美术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去制作书签。我们接受这一任务时就意识到,这不仅是美术教学的事情,也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的需要。一个小小的书签,可以承载美术教育的很多价值追求,过程性与体验性就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现在笔者就以书签的制作为例,谈谈美术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过程性,奠定学生的体验基础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人们普遍认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过程性决定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而参与程度的高低又影响学生的审美程度,过程性对美术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书签制作作为一节美术课,为了保证过程的丰富性,我们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其一,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何为书签、书签的制作方法,通过书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其二,认真进行了课前资料的准备,包括美术创作的工具准备,如铅笔、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等,以及部分认知资料的准备,如上网查阅书签的资料。

有了这些基础性准备,学生的认知与创作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活动,书签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着重让学生解决这样的几个问题:什么是书签?书签的功能是什么?书签与文化有什么关系?书签与美有什么关系?文化与美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的层次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难,后面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进行理解,学生可能并不能说出确切的文化含义,但一定知道书签是一张小纸片,文化却是存在于人心中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的内涵。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发现书签的外在特征就是“美”,而其内在特征就是“文化内涵”,因此对书签、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个活动,书签制作。有了上述的认知,学生有了制作书签的冲动,这其中涉及到书签大小的确定、书签内容的确定,涉及到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书签表现出来等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这其中会经历一些曲折,比如有些学生制作的书签非常大,已经不像书签了;也有学生只在书签上画自己喜欢的画,忽略了其作为书签的功能。遇到这些情形不能急着让学生更正,事实上这正是美术创作过程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术课不会有什么量化考核,可以给足时间由学生来创作。

二、体验性,提升学生的感知水平

体验性是伴随着过程性存在的,体验性是指向学生个体的,指的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主观体验。体验是与学生的直接感知相关的,体验水平的高低实际上也就是学生感知水平的高低,体验性事实上能够保证学生的感知水平有所提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从面上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水平,而非培养专业的美术创作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对美术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书签制作这节课上,伴随着以上设计的两个过程,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体验?这是笔者在教学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互动,大体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

第一,书签的文化性首先存在于设计的过程。这是学生普遍反映的一点,也说明了学生在制作书签之前,实际上头脑里已经在构思,而构思的一个重点就是自己制作的书签与文化会有什么关系。有意思的是,学生已经注意到为不同书籍制作的书签应当是不一样的,初中学生喜欢的书籍性质不同,因此不同学生的创意也是有所不同的。

第二,要表现出自己理解的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学生的普遍感受,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尽管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书签很美,可当自己试图用色彩和线条去表现的时候,却不是那么简单。线条稍微一扭,感觉就不一样了;色彩浓淡一变,就表达不出自己想表达的那种意思。

三、过程性,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反思美术教学中重视的过程性与体验性可以发现,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对初中学生而言,美术教学是美术素养培养的奠基性工作,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对美的感受,离不开过程与体验。

必须强调的是,过程性有时看起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同行认为只要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就会经历一个过程,不必过于强调美术教学的过程性。笔者以为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过程性应当来自教师的精心设计,因为这种过程性首先是一个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离不开精心设计。何为精心?并不是花时间的多少,而是看设计基础是否依赖学生的实际,设计目标是否能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而体验性也不一定就伴随着过程性,实际上是需要教师的教作为保障的,只有在学生的过程性活动中,教师通过有价值的问题引领、有价值的语言引导,学生才会展开反思进而收获经验。也只有如此,才算得上是高效的初中美术教学。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要高度重视过程性与体验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

上一篇:高中生作文训练方法谈 下一篇:试论新升本院校理工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引入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