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的讨论

时间:2022-10-18 05:49:39

中国公民教育的讨论

公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公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007年10月中旬,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教育科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公民教育”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就公民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公民教育的内涵逐渐清晰

开展公民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公民教育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对此,与会者见仁见智。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公民是与臣民、私民相对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都是臣民、私民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的概念。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人格为宗旨的,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基本限度。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公民教育的内涵不应设定过大,公民教育的主要诉求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现代要求的政治素养,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上。

北京师范大学王啸博士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公民文化问题。他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但是中西文化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差爱与博爱、后悔与忏悔、权力与权利、民本与民主、我们与我、臣民与公民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性、平等性、公民性,也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因此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公民文化,应当是一种自由、民主、人道、和平、权利和启蒙的文化。

开展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公民的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那么,现代中国需要公民教育吗?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教育?这是开展公民教育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班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做好公民教育工作,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无愧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合格公民,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对公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高峰博士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出发,认为公民教育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政府―社会―个人关系结构变迁的一个积极回应。他认为,当前政府权力正从社会公共领域中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社会正从一个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这种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转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人格与之相匹配,这种新型的人格就是公民,否则社会民主政治的改革将难以推进。

清华大学伦理学博士后宋建丽从公民资格的视角出发,指出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合法有效运作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而日常生活层面的公共礼仪的培育、政治生活层面的公民美德的塑造,是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

1.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檀传宝认为,进行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不要把公民教育等同于资本主义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推进中国的公民教育,但中国的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要提防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呼吁,公民教育应关心公民所在民族、国家的命运。

2.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有异同

朱小蔓认为,公民教育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领域,它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在部分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叠交错的现象,但是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李萍也强调,不能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

3.公民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公民

李萍认为,公民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公民,而非某一特定阶层和领域中的人,因而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适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而非“圣人”、“君子”,因而它强调的并不是先进性道德要求,而是广泛性的道德要求。

4. 开展公民教育应进行方法创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应当在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展开。在公民教育中,对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对城乡居民的公民教育,其教育的侧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其内容与途径可因地制宜、因群体制宜,这样才能保证把公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5. 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

檀传宝认为,在学校公民教育中,要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理念,学校教育要与和谐社会教育同步。李萍认为,要营造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应当成为公民生活的典范。

上一篇:德育中的智慧与心理换位 下一篇:1×100与100×1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