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0-18 03:05:16

加强和完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尽管农村教育在设施配置、办学条件、办学指导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村小学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加强;完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的主阵地,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对促进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管理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其任务是优化学校教育要素,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工作高效运转,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育人合力,追求最佳的管理效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农村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人才,真正提高农村教育的实效。下面笔者针对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进行如下探究。

一、农村小学管理要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的空间,使得个体充分施展才能,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加强农村小学的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让学生从各方面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在,在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加强对自身的学习管理,主动、自发的去补充、学习知识,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恪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农村小学管理的关键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和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校管理工作的“合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发展的环境;要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观念的强化,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武装,德育渗透的技能技巧的掌握等,以加强和改善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者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价值激励取向,立足农村教育实际,鼓励教师参与校务管理与决策,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自觉地将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及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转化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同时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加者、管理的主体,具有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协调好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关系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农村小学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管理中,要善于通过开展教室的布置和黑板报评比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准备参与本学期的学区素质教育展示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提高创建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水平。通过对校园环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尽最大努力为创建成功出力。把文明创建的任务与对孩子们的教育结合起来,认真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小学生生存教育。学校老师高度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定潜能生转化的具体措施,每位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有切实可行的潜能生转化措施。以创建学校红旗大队为契机,将教育目的贯穿与活动之中,少先队阵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办家长学校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保障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家长素质已成为制约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瓶颈。农村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有关学校教育思想、学生管理、学习辅导,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宣讲培训,尽量减少或避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冲突,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让家庭教育从盲目无序转向科学有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基础教育网络。

五、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

同志指出:“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物质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同志的这番话不亚于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不管科技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达,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素质,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作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形势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家务事;每一周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一个月为学校做一件好事,登记记载,月底评比,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安全重于泰山,这是一所学校不能忽视的重要教育环节。比如夏天来临,农村学生往往会三五成群下河洗澡,这是非常危险的。学校就应该联合家长加强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常识教育,并把安全工作做到认真踏实。

总之,农村小学的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行为规律,从中总结出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使学校稳步发展,才能逐渐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开云.以人为本,加强农村小学管理[J].科学咨询,2010,(10)

上一篇:温网公开赛费德勒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分析 下一篇:精美课堂导入使英语课堂引生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