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类律诗:群体想象,个人外化

时间:2022-10-18 01:33:01

四季类律诗:群体想象,个人外化

内容摘要:四季之景不同,本身是不带有任何感情因素的。“人”,能够以群体为单位介入,产生群体共同认知的情感,即“群体想象”;也能够以个体的身份介入,将自身的情感同外物的变化联系起来,以“我”之眼观“物”,以“我”之情感“物”,即“个人外化”。本文将从“人”的两种介入方式入手,通过一“应”一“反”的论证,说明这种“群体想象”的普遍性与“个体外化”的特殊性之间的关联,体现诗人个人情感冲破群体束缚的独创价值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四季律诗 群体想象 个人外化 诗歌情感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就是在这样一种更迭中古往而今来,换了天地。四时之景不同,人望见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变化,必然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是群体共同且共通的,但有时是个人化的。个人情感与外在环境相互交融,既存普遍意义,又存特殊意义,环境里的不同因子排列组合,恰恰是“一人、一时、一地”之情怀,换做“他人、他时、他地”,其中韵味必然黯然几分。读者所攫取其中滋味,必定也不同于当时馨香,因为时空的阻隔会产生一些偏差,这种馨香是作者那时、那地的感怀之味,是“可喜之气”亦能是“可悲之息”,但是偏差之中可能带来新的阅读体验。总体来说,四季类律诗体现的就是一种“群里认知,个人外化”:因季节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情感,最明显的就是秋季所带来的寂寥感,这就是“群体认知”,个人情感的特殊表达则是“个人外化”。在本文中将四季类律诗的情感一分为二,第一种是“应之”,第二种是“反之”,因而阐释我的看法。

一.“应四季而发”的一般模式

1.春季

春季类诗一般分为早春和晚春两类。春将来,人们期冀欢喜;春将逝,人们又要惜春伤怀。在面对春去春来的变换,人们的内心情感具有一种普遍性。在于良史《春山月夜》的这样写道: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于,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在赏春时,诗人可拥月弄花,清新之息、欢乐之气似乎透过纸笔氤氲于空气之中。欢乐过后,诗人又有许多不舍,正合人类正常情感,对美好事物拥有时生怕失去、却又不得不接受必将失去的现实,继而生出怜惜之情。此时的春季类律诗正符合群体想象。

2.夏季

适逢夏季,正是气闷难捱、蝉鸣鸟倦的季节。此时的特点就是“热”。夏季不容易入题,一般写苦热,作者多写得琐碎,隔着纸都觉有扑面的热浪。

白居易《苦热》就是一个典型。其中写道“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层”“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闷热导致头疼,直到大汗淋漓,解暑之法,“向外求”行不通,只好“向内求”,用“心静自然凉”来安慰自己了。诗人将“苦夏”的感受记录下来,虽然琐碎,但正是因为琐碎而真实,在夏季这个“大蒸笼”里,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此体会。

3.秋季

秋季在群体想象里,同寂寥和凄冷是划等号的。而“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想象”。当秋风肃杀,万物的生机似乎因为天气的转冷而变得缓了下来。人的普遍心情在此时就是压抑,面对凋敝之景,很难有欢喜之情,毕竟秋天经历了夏天的绿意奔涌,又要接续更为凄寒萧索的冬季,因此可以想见秋季在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

白居易的《池上》“轻轻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袁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寒露、白花、青河,一切都是素淡的,一切都是寂静的。静谧之中,凝结着白霜。秋天的独特气质如渐渐涨起的江水,浸透衣衫,漫过脸颊,塞满思绪,心也跟著沉淀下来,不再因为苦热而坐立不安,夏日的炎热瞬时消散了。

4.冬季

秋季已经谈过,继之是万物沉寂的冬天,北方的冬天满眼的寒和满眼的白,南方则是绵延到骨子里的湿冷的寒。总之是一个“寒”。在此种环境下,群体的想象基调是有悲伤做底色的,透着晶莹的玉的寒气。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郎相访》是这样描写冬季的: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一路走去,无人同行,秋天没有落尽的叶子OO@@,山寒水冷,野桥将断,内心亦是同样的寒,诗人的情感将眼中的寒意化入心里,人生感叹亦随之而来,物候的变化,常常引发这样的哀思和孤独。

二.“反四季而做”的特殊形式

在第一大点里,已经阐释了群体想象之下“春、夏、秋、冬”的不同情感表达。但是个体化的表达是会冲破“群体想象”的藩篱的,形成与“群体想象”略有偏差甚至截然不同的个体情感的外化。在这里,可以将这类诗看做是“反四季而做”的特殊形式。“反四季而做”,产生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在“群体想象”的基础之上,扭转惯性思维,一语出而惊四座。

1.春季

在第一大点中,已经提到春季在群体想象中所代表的“赏春又伤春”的情感。而在杜审言《和普陵亟早春游望》里,可以看到不同对春季的情感: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波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春天本应欢喜万物的生气,偏偏作者着眼于“物候新”。因为作者那时、那地的处境,宦游他乡,不得归故里,自然将个人的外化融入了无尽的春色。春色的无尽,恰好像作者无尽的思乡之情,想要归去的心情化作泪水,沾染了春色,产生了他独特的“个人外化”,一个特殊的带有愁情的春。

当诗人作为独在异乡的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里,看到春之景致并没有任何的欣喜,反而第一反应是“惊”,这一惊,惊的是无知无觉新的一年已经在春里开始,春季此时已经不是单纯的季节,而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思乡外化为一种“警示标志”,提醒诗人年华的流转而故乡的渐远。在这里,春季并没有像在群体想象里引发喜而转为哀,反而是直接进入“哀”的境界,刺痛读者,也随诗人“一惊”。此时,鸟鸣啁啾、春光无限好,极美亦极伤,刺心的感觉涌上,正像春江的澎湃和汹涌。

2.夏季

夏季除了群体的“苦夏”,还有别的种类。姚合《闲居晚夏》即是特例:

“闲后无事扰,旧病亦多痊。选字诗中老,看山屋外眠。片云侵落日,繁叶咽呜蝉。对此心还乐,谁知乏酒钱。”

可以感知到的是,诗人的心情乃是一波三折:闲、乐、忧。因为无事困扰,心情尤其轻松;虽是仍带着病体,却也康复得差不多了;看诗书,望远山,数流云,听鸣蝉,倦时屋外可酣眠;最后一句又略带自嘲,心乐而思酒,思酒却无钱,刚刚因夏日闲来无事的安静而欢喜的心情,变为自嘲的忧伤。在这里,不再是群体想象里单纯的“闷热”,而恰恰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产物。同时可以看到,诗人的情感交织得更加复杂,“文似看山不喜平”,短短诗行,,经历两次转折的情感,使诗人夏日闲居增添了他“个人外化”的丰富色彩。

3.秋季

秋季的肃杀,在李白的浪漫诗风里化为了绚烂。且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群体想象的“凄冷之秋”,转而化为诗人眼里笔下的明净之色,晴空之下有远山,又有淡淡的炊烟、淡淡的雨水、淡淡的树木,一切都是水墨画中的,不着重彩,勾画轮廓,素淡之美,秋色之神韵,都似乎呈现在读者眼里,融化在读者心里了。旷远之语不落俗套,“群体想象”――秋之肃杀――的桎梏土崩瓦解。在这首诗里的“寒”,不能单纯理解为感官上的体会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澄明之境,既是秋的澄明,也是作者内心的澄明。

4.冬季

先看陆放翁《晨起》:

“晨起梳头懒,披衣立华堂。雾昏全隐树,气暖不成霜。

滩急回鱼队,天低衬雁行。新春犹一月,已觉日微长。”

这一首律诗里,字里行间洋溢着冬日清晨的安静,并无第一类“群体想象”对冬认知的孤单落寞,毫无生机,巧妙地用意象的组合打破冬日的“群体想象”。运用“鱼”“雁”增添冬日的生气,诗人说离新春还尚远,日子已经渐渐变长,话外之音即白天可利用的时间增加,流露出诗人对观冬日之景的欣喜,对于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季节也流露出渴盼,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伤感,反而是欢欣鼓舞的。这是不符合“群体想象”的,诗人再次成功打破了冬季寒冷的樊笼,清晨便起身,披衣立于庭院,心境自然就与旁人大有不同,自然情感的“个人外化”随心境而变得明朗,驱除了冬日的寒冷,渴盼著季节的更替,化为了此刻的欢欣。

三.结语

“人的心灵是内宇宙”,人心灵的复杂直接影响外化的情感。这里用两个比喻似乎更为恰切:“心象”和“文映”。“心象”比喻由人生体验交织而成的心灵体验,“文映”则比喻幕布一样投射“心象”的诗歌建构。

不论是“应四季而发”的一般模式,还是“反四季而做”的特殊形式,都是人为划分的,最主要的标准,其实是“群体想象之上、个人情感的外化”。“四季”本是自然轮回,无情可言,可是一旦有了“人”参与,那“四季”就忽而变得有情有意而别有一番韵致了。

“人”以什么样的身份介入“四时之景”,影响了诗歌生发的情感。当“人”作为一个整体介入,普遍的共性容易感知,于是“群体想象”就产生了;当“人”代表着个人身份介入时,话语权在个人手中,感官体会也是个人的表达,于是“个人外化”就产生了。

与其说是四季引发诗人的情感,不入说四时之景是诗人情感的外化。喜时,纵使秋风劲吹、万叶凋零亦不觉肃杀;悲时,即便姹紫嫣红、莺歌燕舞仍感刺心。所以,群体想象虽然是大的话语环境,但是在大话语环境之下,个人情感外化的显露有时甚至比群体想象的情感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不与世俗同,抒一己之欢喜悲忧。面对自然时个人的渺小,正是因为“个人外化”冲破“群体想象”的樊笼,而变得崇高和伟大。

参考文献

[1]方回.《瀛奎律髓刊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林忆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突破口,发展学校特色 下一篇:浅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等待”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