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时间:2023-11-09 11:07:33

四季养生法则

四季养生法则篇1

(一)坚持理性原则

在养生的实践中坚持理性原则,就是要把健康放在首位,一切以健康为中心,树立以养求生的理念。建立一个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防病健身管理体系,以养生保健理论为先导,遵循养生原则,借鉴先进养生经验,不断完善和调整养生保健方法。从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和行为方式上入手,坚持养重于治,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养生保健,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坚持适用性原则

人们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使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养生保健方法很多,对此要进行筛选,平衡适中,坚持适用性原则,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避免绝对化。适合于自己需要的养生保健方法就是好方法。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信心、有恒心、运用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就能取得健体强身的功效。

(三)坚持综合性原则

坚持综合性原则,将养生生活化,就是采取多元化方式,运用多种养生保健方法,从锻炼、饮食、心理、按摩、生活、睡眠、情绪、防病等方面,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同时做起,动静结合,叠加运用,贵在精专,密集养生的关联性因素,增强养生效果。这是因为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对机体的健身效果不同,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多选用些好的养生保健方法,积小善成大善,强化生命支援性体系,不吝惜用于健康的投资,取得整体协调性健身效果。

(四)坚持纠正恶习原则

有些人在思想观念上也重视养生,一边养生,一边却破坏养生,仍有吸烟、酗酒、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大大冲减了在其他方面养生所取得的功效。因此,要坚持纠正恶习,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立体化的养生,取得健体强身的功效。

(五)坚持注重细节原则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能养生,把由吃、喝、拉、撒、睡、情、心、走、动等细节构成的养生措施延伸到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养生。从细节入手养生,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健康的身体绝非一朝一夕养出来的,而是天天积累、综合因素的结果。

(六)坚持顺应四季原则

一年四季与人的养生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人要根据四季变化来调节身体,维持生命活动,使人体生理节律适应四季变化,否则违背自然规律,会干扰生理节律,易诱发疾病。坚持顺应四季原则的养生,不但能符合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与时令、环境协调一致,应时而动,还能取得明显的养生功效。

(七)坚持辨证施养原则

养生虽然对促进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能全国有一个统一的养生方案去管每个人,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个人。因此,要坚持辨证施养的原则,不拘一法一式,突出个性化,根据身体实际状况,采取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养生方法力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兼顾其它,优化生命支援性体系,长期坚持,必有功效。

(八)坚持经常性原则

四季养生法则篇2

从四时与人体气血的运行关系来看,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运行有着明显的作用。春夏天气温热,气血活动趋向于表,运行更为通畅;秋冬气候寒凉,气血运行趋向于里,运行较为缓慢。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在养生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春夏季节,气血浮于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无论是饮食或药物都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血沉于里,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当慎用寒凉之法,以防伤阳。

从四时与人体的精神状态来看,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的情志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表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也涵盖了人体所有功能变化的特点,七情的变化也不例外。春主升发,其气通于肝,性喜条达,恶抑郁,病则肝气郁结,产生情志不遂等情况,故而春日养生调神应特别注意重视培养乐观的情绪,保障肝气的调达。同样,夏气通于心、长夏之气通于脾、秋气通于肺、冬气通于肾,与五志之喜、恩、悲、恐等各自相应,养生调神时应遵循四时季节的特点。

从四时与人们起居的关系来看,四时的气候变化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起居,这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较为具体的论述。古人认为,春夏季节宜夜卧早起,而夏日更要“无厌于日”,意指夏季虽炎热,但也不能厌恶酷暑而不见阳光,这样可顺应人体气血春升发、夏化长的特点;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适应人体气血内收的特点:冬季宜早卧晚起,以待阳光,以顺应人体气血之闭藏特点,体现出秋冬趋向于里,对外邪的抵抗力相应降低,人体应力求趋温避寒,以调节内外阴阳平衡的特点。

从临床的具体病情表现来看:四时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表现特点也密切相关。如春季多风,多发风病、热病;夏季炎热多雨,多发湿热、泻痢;秋季多燥,气温转凉,多发燥病、咳喘;冬季寒冷,多发肾虚、痹病等。甚至一些疾病的发病、转归、病死时间分布也有着明显的四时特点,如肺病初发病或病情变化高峰期多在冬季1月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高峰也在冬季1、2月份;精神疾病常在4、5月份发作,等等。

四季养生法则篇3

在这种符合自然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总原则的四季养生原则。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四季更替、日夜轮回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和病理,因此养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须顺应生、长、收、藏的特点。例如春天养生首先要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宣达春阳之气,重点保护肝脏;夏季阳气最盛易于新陈代谢,要使肌体气机通畅,宣泄自如,要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心胸,重点保护心脏,保护阳气;秋天要保持阴气内守,保持内心的平静,收敛神气,保护肺脏;冬天应当固密心志,早睡晚起,保养精神,保护好肾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四时养生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养生原则。春夏阳气盛,应顺其生长之气养阳,秋冬阴气盛,应顺其收藏之气养阴。而春夏所保养的阳气,又对秋冬的收藏作准备;秋里所保养的阴气,又为翌年春夏的生长作准备。如此则阴阳平衡,保持了自然界和人体的自然状态。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地理位置、经纬高低、水分、空气、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同时还是塑造人类,影响人类生理、病理和生命的重要条件。《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就指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指出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天时地利,才能人和。

四时环境的养生原则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可以说,它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冬病夏治”法以及“生物钟”养生法,都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四时环境”原则的具体运用。事实证明,在春夏之时采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的慢性哮喘病,往往可以收到好的效果。而用生物钟疗法治疗便秘、失眠等,效果比吃任何药物都好。

人体的节律,主要是受太阳、地球、月亮等宇宙自然的节律影响。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自然界有利的因素可以用来养生,而自然界不利的因素如“虚邪贼风”,则要积极防御,“避之有时”。大暑、大寒均为不利因素,都应尽量避免。

四季养生法则篇4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历书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

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秋季的。气象资料表明,在很多地方,夏季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

立秋日对于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故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这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管子》日:“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关于秋季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是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对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自然界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情(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等。

由上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应遵循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而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的观点。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季养生法则篇5

【摘要】冬病夏治疗法是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之一。该文论述了冬病夏治的理论渊源、概念,并进一步从气机升降、四季阴阳理论和体质学说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基础。

【关键词】冬病夏治;中医学;理论

冬病夏治疗法即人体冬季易发、多发、复发等相关病症,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施治,从而使冬季将发、要发的病症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疾病预防观和整体观的具体应用。

清?张志聪提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更有具体阐述:“春月宜加辛温之药,如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生姜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也。”

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或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的目的。“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亏虚,具体多为肺、脾胃、肾、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缠绵难愈病症,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体虚易感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正气,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药物敷贴、艾灸或内服药物以及埋线、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

从气机升降论冬病夏治。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变化,秋天燥金肃杀之气,至阴肃肃、自天而降,阳气收敛而沉降,如兑卦之象;至冬天,阳气藏于五脏,内实外虚,如坎卦之象,因此冬天易感受寒邪致病,或阳虚之体寒病易加重。此时因阳气藏于五脏,五脏实,冬天治疗,而致实实之戒,故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春天人体阳气乘肝木升发、疏泄之势由里出表,如震卦一阳奋起于地下,病情减轻;至夏天阳气实于表,虚于里,如离卦中虚外实之象,此时若误用寒凉,则更伤五脏阳气,犯虚虚之戒,以致冬天病情加重;若此时,以五脏阳气虚之时而采用温补之法,虚既得实,正气不亏即能抗邪,治疗效果较好。

从四季阴阳论冬病夏治。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是四时五气之气。当其“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加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气当温,今反为寒;冬令当寒,今反为温。凡此等等,不但植物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而且人体将受其伤害。根据《内经》天人合一的学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即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同时在一年的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冬至伊始,阳气渐生,阴气渐衰,经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夏至开始,阴气渐旺,阳气日衰经过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1]。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趋于平衡。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从体质学说论冬病夏治。《医宗金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盛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因个体体质差异,个体对外邪的抗御能力有所不同。有些人素体阳虚,抗御外邪的能力不足,加之冬季寒气太过而致病,致使夏至阳气至盛之时也未能消退,此时补益阳气则可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本着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但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采取审因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一、采用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分别采用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益肾纳气等治法,以驱逐寒邪,消除冬病之夙邪;二、运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热敷、熏洗等外治方法以养其内虚之阳,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的目的,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2]。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疗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也可治疗其他系统疾病,如: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该疗法集内外治于一身,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同时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相信随着冬病夏治疗法运用的日趋规范,必将促进其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万力生,范红霞.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 究,2001,14(1):3

四季养生法则篇6

养 藏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三个月,天地之气渐渐收敛,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这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所以,冬季养生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应以“藏”为要务,重视保暖,有意识地减少外出。否则,会耗伤宝贵的阳气。阳气受损,寒邪更易入侵,体弱的人就容易感冒,时间久了会出现经常性的肌肉骨骼疼痛,这是寒邪侵犯经脉的结果。长此以往,淤血阻滞经脉,血运不畅,还会导致人出现阴寒负面的精神情绪。

具体说来,每天要早睡晚起,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起床,以躲避严寒,保养体内阳气,保持身体温热。睡觉时要保护好肩部关节,避免风寒入侵,导致经络骨节气血淤滞,使风湿、关节炎、关节酸胀疼痛等老病复发。穿衣以轻、软、暖为宜,但不要穿得过多,多则生热出汗,遇冷极易感冒。最好添一件棉或皮毛背心,以防风寒之邪通过人体背部入侵,损伤阳气而致病,或使旧病复发、加重。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以使脚与鞋之间留有空隙,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过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免损伤精气,引发各种疾病。

养 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足以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冬季饮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忧乎阳”的原则,食补做到“四宜”。

一宜食粥 “粥能益人,老年尤甚”,古代养生家多提倡冬晨喝热粥,民间还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冬季养生粥种类很多,比如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血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等,均可酌情选食。

二宜食汤 冬季常食热汤,既可增热祛寒,又可调补气血。养生家经常推荐的有人参白术鸡汤、火腿双鸽汤、参芪羊肉汤、核桃枸杞鸡汤、黄精龙眼杜仲猪蹄汤、羊肉胡萝卜汤、首乌山药苡仁白鲢汤、海参桂皮黑木耳汤等。

三宜食“黑” 传统养生十分注重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肾与冬相应,黑色入肾,所以冬季可多食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魔芋、乌骨鸡、乌贼鱼、海带、紫菜等黑色食品。

四宜食“杂” 冬季,人们往往偏嗜厚味,粗粮、蔬果吃得少,易导致营养失衡。因此,冬季食物应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尤宜常吃一些坚果,如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芝麻、莲子等。

至于药补,应该根据各人的体质选择补药。阳虚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腰酸阳痿、夜尿频多者,可遵医嘱服用鹿茸、红参、肉桂等;腰酸膝软、头昏耳鸣、口干唇红、心烦失眠的肾阴虚者,可遵医嘱服沙参、麦冬、百合、枸杞等;气虚不足、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脾虚泄泻者,可遵医嘱服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养 神

冬季白天变短,夜晚变长,人们自然对黑暗有一种恐惧感,所以心情会受到影响。加之户外活动、人际交往的相对减少,也会使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疲乏,缺乏工作和生活的激情、动力。《黄帝内经》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这里的气上、气下、气结、气缓、气乱、气消,均为人体气机失常,而气机失常将导致人体受损。所以,冬季要学会养神。

具体做法:增加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白天能常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读健康向上的书籍,以活跃思维和情绪;学会调摄情绪,做到遇事节怒,宠辱不惊;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积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绪,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动 养

严冬来临,体内各种节律都有下降的趋势,锻炼可使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抵抗疾病的丙种球蛋白增多,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可根据身体状况及爱好,选择适合锻炼的项目。

冬天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中老年人可通过呼吸运动加以预防。慢跑就是冬天进行呼吸锻炼的好方法。运动量应从小到大,距离可先从数百米开始,逐渐增加到1~3千米或者更长。跑步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均匀,用鼻吸气,口呼气,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度。

若天气寒冷,不愿出门锻炼,可在床上进行几种模仿动物的健身活动。比如仿驼瑜伽:首先将双手放在腰间,双膝跪在床上,然后慢慢地把上身向后仰,仰至快要不能支撑时,就用双手握住双脚的踝部,保持这种后仰姿势,以腹式呼吸重复3次。此法能充分运动到大腿和腹部的肌肉,预防脂肪沉积,有利减肥。同时,由于腹部绷紧,刺激了肠道,对预防便秘效果明显。

四季养生法则篇7

孔令谦,著名养生健康专家。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现任孔伯华医馆馆长,孔伯华国医学堂校长。应邀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举办养生栏目或专栏,并受邀在全国举办过多次养生保健讲座,广受好评。

经常有人问我,“孔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莲子芯泡水能一直喝下去么?”“那个阿胶能一直吃下去么?”请注意,这里他们都用了“一直”这个词,对此类问题,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

其实,人体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着的,不仅自身在变,环境也在变,养生的方式也就需要变。总是想用一个法子来养生,跟“刻舟求剑”有什么两样呢?

那么,我们怎么适应变化呢?

先谈谈季节吧。

四时即四季,《黄帝内经》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智者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顺应季节变化,迎合冷热交替,只有这样做,才不会被各种疾病困扰,才会长寿。

中医把人生病的原因归结为内因、外因。外因正是指因为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几大外界因素,人体正气不足,就会被这些外界因素侵袭而生病。“顺四时而适寒暑”,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防病、养生的法宝。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感应,昼夜交替,四季轮转……所以养生也要根据外界变化而随时做出调整。

具体到这个时候,也就是冬季最冷的时候,人人都觉得进补才能养生。吃很多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殊不知,当今社会,大多人衣食无忧,无需再进补。大鱼大肉吃多了,反而会导致内热。那么,现在如何进行冬季调养呢?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羊肉萝卜汤。将羊肉与萝卜同煮,假如内热重的人,可以多加萝卜少放羊肉;反之,则多放些羊肉而萝卜少些。这一多一少,看似简单,但调养的目的就不同了。

再来说说不同年龄的养生,比如说老年人。有些老人一听我说他阴虚,就十分害怕,以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病;还有些老人刚好相反:我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不可能阴虚。这两个观念都是错误的。

首先,人到了一定年纪是肯定会阴虚。就好比春夏交替,小孩会长个,老人会长皱纹一样,这是自然规律。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人过了40岁以后,人体的机能就开始减退,精血就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衰弱,你自然就会阴虚。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老人走路的时候,走着走着就气短,这就是精血亏虚的表现。阴虚是病吗?不是,它只是人体的一种状态。它并不可怕,只要你在饮食和其他生活习惯上多注意一下,是不会引起健康问题的。但是你不能放着它不管,你要真不理它,时间长了,就很可能引起疾病。

那么阴虚能不能预防呢?当然可以。从饮食上说,我们可以吃一些有滋阴功能的食品,滋阴的食品很多,可以大致掌握下面几个规则:凡是喜阴、长在阴面的食品都是滋阴食品,比如蘑菇、木耳等菌类和蕨类。大多数长在水里的东西,也是阴性食品,比如各种鱼类、海鲜、海带、紫菜等(作者注:关于如何滋阴,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述)。有些营养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日一菇,每日一鱼”,除了从营养的角度以外,也是符合中老年人多阴虚体质,需要滋阴进补这个观点的。

四季养生法则篇8

【关键词】 天人相应;《内经》;综述,指导性

天人相应观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两千年来,它始终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活动。天人相应,指天地自然与人息息相通,人能参合自然的变化而与之相适应[1]。在天人相应观的指导下,历代医家在诊治和预防疾病时重视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等方面验证了其合理性、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兴起的五脏相关学说是由我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的理论学说,是对中医脏腑等相关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2]。五脏相关学说包括人体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即“天人相应”,五脏相关学说的天人整体观是对中医学气一元论和“天人相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

1理论研究

中医学中天人相应观源于《内经》。《内经》中“天人相应”指自然界和人的关系,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WWw.133229.CoM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体,主要体现在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几个方面。

11人之生理与气候变化相应《内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起源于自然的运动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与天地相应,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的时空变化同步,所以诸脏腑功能活动也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应。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人必须把握天地四时的变化,才能维持和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动。

12人之病理与气候变化攸关《内经》认为如果人与自然不相适应,即自然界的变化超出了人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不能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则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六淫致病,“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也说明在病变的过程中季节变化对脏腑病变的影响。同样,由于各脏腑属性的不同,在一日间脏腑的病情变化也有所区别,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说明了时间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有规律性的,五脏疾病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体现了脏与时相应的天人相应整体观。

13违逆四时可致疾病《内经》认为四时气候变化致使四时邪气的产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发生的病证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所谓季节性多发病。“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长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肾,说明不同季节五脏病变的规律性。

14顺天之时,病可以期在治疗疾病时,《内经》认为无论是药物还是针灸治疗,都应根据四时气候、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灵枢·四时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输……冬取井荥。”所以针灸治疗在四时是不同的。药物治疗也是如此,如根据季节时令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内经》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以及“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等因时施药的重要原则。

15顺时摄养,保健防病《内经》特别强调了顺应四时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所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并具体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顺应四时之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防止外邪的侵袭,由此体现了因时养生的重要性。

2临床研究

《内经》强调“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以此作为防治疾病的准则,并具体提出“因天时而调血气”的论点,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1天人相应是构筑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临证之指南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节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五脏的生理和病理也会随着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变化,历代著名医家借鉴这种变化规律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难经》也体现了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天人相应观。如《难经·十五难》中描述人体脉象亦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相应,“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此四时之脉也”。刘桠[4]认为《难经》是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阐明了弦、钩、毛、石诸脉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当令常脉,反之则为病脉,如“春脉弦,反者为病”。

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创造性地将天人相应思想运用于临床实践。其中《伤寒论》中的六经病欲解时,最能体现张仲景对疾病预测的天人观。《伤寒论》说:“伤寒始发热之日,厥反九日而利……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汪栋材[5]认为三阳病分别解于日出、日中、日入前后,三阴病解于夜半至天明左右,阳生阴长,有助于扶正,说明六经病欲解都与阳气活动有关。

孙思邈根据天人相应思想结合临床经验发展了中医学的养生思想,认为顺应四时,依时摄养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曰:“故云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又云冬日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圣人之常法也。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孙思邈顺应自然养生方法对指导今人的防病养病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赵春妮等[6]认为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为后世的老年养生学、老年病防治学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金元四大家的独特学术理论也体现了天人相应思想。刘完素将脏腑病机、六气病机与自然界五运六气学说结合起来,把临床病证统归于“五运主病”、“六气为病”,体现了天人相应观;李东垣法自然界四时升降浮沉,强调人体精气运动随四季升降浮沉而变化;张从正以“天人相应”的观点阐述发病和治疗,根据天地人三部和人体上中下三部创造了独特的三邪理论;朱丹溪通过观察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及人体生长的变化过程,阐述了“阳有余阴不足”论[7]。

22天人相应的科学性,得到了临床的初步验证现代中医临床医生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更加注重因时施治,即顺应脏腑的时间特性治疗疾病。脏腑的时间特性主要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随四时气候、昼夜明暗、月象圆缺之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8]。通过研究脏腑的时间特性发现脏腑疾病与季节气候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各科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指导。

金亚明[9]分析了1987~1992年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资料,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分布,以夏季发病率最高,冬季发病率最低;月相节律是望月发病率最高,下娥眉月发病率最低;发病时辰分布是夜半发病率最高,晚暮发病率最低。

孙蓉媚[10]对某院1991年住院的中风患者(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65例中风住院患者中春夏季节发病108例,明显高于秋冬季节发病的57例,表明了中风与季节性发病密切相关。

苏斌[11]对某医院2003年呼吸道疾病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月均有呼吸道疾病发生,其中12、1、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6、7、8月份为低谷期,发病高峰是在冬春时节,夏季发病最少。有调查发现,在低温低湿季节, 白喉、流感、百日咳等病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也明显增加[12]。李敏等[13]发现,秋季出生的哮喘儿童占全部病例的3205%,明显多于其他3季出生的患者,且哮喘发病年龄为(166±107)岁,早于春、夏、冬季出生的患者。

汪寿鹏等[14]对109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在四季中以夏季发病次数最多,其次是春季、冬季,在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时发现寒湿犯胃型、脾胃虚弱型多见于夏季,其次为春季,胃热阴虚型多见于冬季。说明季节气候变化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刘梅等[15]选取某医院10年胃镜结果,观察消化性溃疡出血与季节的关系。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发病有季节性特征,在秋末至春初时最易发生。

计庆明等[16]结合1997~1999年南京市气象资料对这3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住院高峰为2、3、4月份,抑郁症的住院高峰为9、10、11月份。精神分裂症高发的诱发气象条件是气压下降,日温差小;诱发抑郁症高发的气象条件是气压上升,日温差大。

3实验研究

现代学者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五脏与四时气候相关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骆永珍等[17]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消长学说研究红细胞免疫的时辰变化。分别于一天中的子、午、卯、酉4个阴阳交替的时辰检测正常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发现:家兔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峰值在酉时(17∶00-19∶00),为(1227±487)%;谷值在卯时(5∶00-7∶00),为(595±297)%,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森和等[18]应用多变量解析法对“天人相应”论进行科学探讨,选用与肾气相关的肾上腺皮质激素17ks作为客观指标,连续3年测定健康成年男性昼、夜及1日平均尿中17ks的排泄量。将17ks排泄量、气象因素(14个变量)、尿量、生活时间的各变量数据输入大型计算机,应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因素分析及周期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体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因子分析确定了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邪气)相对应的5个潜在因子。17ks排泄量的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气温、湿度的综合指标——不快指数是影响17ks的重要因子,某种程度上为中医病因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将17ks的年周期与四季周期相对应,发现了夏季高、冬季低的规律,并且不快指数、气温的变化周期与17ks排泄量周期相应。以上研究用生物气象学的综合方法证实“天人相应”是有科学依据的。

罗卫芳等[19]首次从肾主生殖的角度入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所述“肾通于冬气”的内涵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性腺功能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冬季性腺功能处于较低水平,证明肾气旺于冬,而其主生殖的功能在冬季却相对减弱。

高德伟等[20]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测定大鼠血清、小肠、肺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研究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的含量,研究这4个节气对人体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在以ldh同工酶为指标的分子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

马淑然等[21]采用松果腺切除大鼠模型,从脾脏指数与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两方面观察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春秋二季状况,结果发现:脾脏指数和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都存在秋低春高的季节性规律。由此推测,肺应秋可能与脾脏在秋季t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在秋季肺脏调控机体免疫功能减弱的内在机制之一,也是秋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内在因素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内经》奠定了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代医家丰富了天人相应思想,现代学者通过临床和实验方法,证实了其科学性。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学受中华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影响,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中医诊治疾病,不单单在追求‘病’上,而是按‘时、地、人’把大环境以至个体的整体进行辨证论治与预防。”天人相应理论对防病和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峰.实用中医词典[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刘小斌,邱仕君,郑洪,等.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20.

[3]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9.

[4]刘桠.浅析《难经》中的整体观[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316.

[5]汪栋材.论张仲景的天人观[j].国医论坛,1991(6):9.

[6]赵春妮,罗永兵,冉川莲.从孙思邈的《千金方》看老年人的养生与防病[j].江苏中医药,2004,25(10):21.

[7]张世英.金元四大家的“天人相应”观[j].中医药学报,1995,23(5):8.

[8]郭蕾.天人相应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j].中医药学报,2002,30(3):43.

[9]金亚明.“天人相应”与133例冠心病发病时间节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3):13.

[10]孙蓉媚.中风与发病季节关系(附165例中风病人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0(2):5.

[11]苏斌.季节变化和气象要素变化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及预防措施初探[j].广西气象,2004,25(2):26.

[12]马淑然,李澎涛,郭霞珍,等.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6,47(9):645.

[13]李敏,李兰.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3):271.

[14]汪寿鹏,许亚娜.四季气候变化对慢性肝炎及hp的影响[j].江苏中医,1999,20(3):12.

[15]刘梅,周国华,冷明芳.消化性溃疡出血季节发病的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2):98,104.

[16]计庆明,顾世芬,朱定真.精神疾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65.

[17]骆永珍,廖品东.红细胞免疫时辰变化与中医“天人相应”学说[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5(2):16.

[18]森和,佘靖,仇芙林,等.关于“整体观”的客观化研究——应用多变量解析法对“天人相应”论的科学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3):62.

[19]罗卫芳,郭树仁,王友京,等.中西医结合探索“肾通于冬气”的内涵——男性尿t、lh的四季变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31.

[20]高德伟,陈红,刘晓晴,等.从分子水平探讨“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五脏应四时”理论的客观性[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2):13.

上一篇:爱情小说故事范文 下一篇:胡思乱想的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