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开范文

时间:2023-12-04 14:23:29

四季花开篇1

1、茉莉如果养护得当是可以四季开花。

2、第一次花期是在春季末,大概是五月末到六月初。第二次开花是在秋季,大概是八月初,第三次开花是在九月初到十月前后。如果管理不当,开花一次就不会再次开放了。养护期间要提供给茉莉温暖,通风好且光照足的环境,还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这样养护才会旺盛生长,更长久的开花。

(来源:文章屋网 )

四季花开篇2

有花,有芬芳;有花,有逸志;有花,有笑语……

三月的桃花渲染出了春天的娇嫩。它静静开落在花坛身旁。它也许在守着春天,不忍她离去吧!有深有浅的粉红花瓣间,探出几丝星星点点嫩黄色花蕊。零零星星,闪闪烁烁,着实讨人喜爱。花叶的翠绿、碧绿地闲坐在枝头,望着远方,仿佛在吟咏“桃花依旧笑春风”呢!

到了“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四月,空气中偶尔飘了几缕香樟的幽芳,远远便可捕捉到,那沁人心脾的自然。花,毫无一点儿艳丽,也并不夺目。只是在默默然时,绽开一朵朵淡黄偏绿的小小花。

待到香樟结果,结出玫颗颗青色的小果子时,广玉兰就带我们漫步初夏。花瓣好大,洁白无暇,像一朵盛开的绿色云中的白荷花,翩翩韵然。

早秋的桂花与将到的秋高气爽,总爱抢夏末的“镜头”。桂花虽不及桃花美,但是那舒心的香可是香樟媲美,但又不同于香樟之香。它是一种热情的芳香,浓烈的芳香。整个校园都像酿杜康酒一样,沉浸在金桂时节之中。

冬天,冬天无话(花)可谈。但毕竟有两种花值得一提。雪花是冬天必不可少的嘉宾,每次来到都是一个“华丽登场”,纷纷扬扬的飘落。时间长了,像盖了一层厚实的东北大被子,把校园裹了个严严实实。虽说年年见她,可她一到,我们依旧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抬头望窗外。可不,早盼晚盼,可把你盼来喽!下课看好说,若是上课,老师必清清喉咙,来警示一番。

一到了下课,欣喜之花就开遍了校园,女生们伸手接雪花,轻柔地感受雪花融于手心儿。男生们则刨点雪花,开起了小战场。欢声笑语,不也是一种“奇”花么?

四季花开,四季轮环。如今啊,广玉兰就送我们去上初中了,相逢又几多?

四季花开篇3

一:初三(二)班教室里的风波

“哎,知不知道今天下午有开学以来第一次班会!”王木仁又在和吴飞窃窃私语(王木仁的消息是从喜欢他的杨老师那里得知的)。要知道吴飞那张嘴是最管不住的,一会儿不说别人的秘密心里就痒痒。于是吴飞又一传十,十传几十,不一会儿差不多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教室里立刻乱成了一锅粥——都在议论下午的班会!只有雨凌果一个人在看书。

就在这时张老师带着严厉的表情走了进来,大家立刻安静了,静得可怕。“雨凌果、艾可儿、蓝晶月、燕妮。你们负责第六节课的班会!”“哇!都是女生,张老师太偏心了吧!怎么不让我试试?”吴飞在一旁起哄。张老师瞪了一眼吴飞后走了出去,教室里又一次陷入乱局。

虽说只是一次小班会,但却弄得“人心惶惶”——都怕叫到自己发言自己答不出来嘛!

请看四季盛开的樱花草(二)

四季花开篇4

月季。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月季的花语是持之以恒,等待希望,美艳长新。扶桑。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扶桑的花语是坚实的未来。红掌。红掌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红鹅掌,鹅掌红,属于四季开花植物,在正常的温度下,一年四季开花。红掌的花语是大展宏图,热情,热血。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四季花开篇5

渴望拥抱的日子里

永远没有哭泣

期待梦想的日子里

我曾洒落的泪滴

奢求快乐的时候

再也没有开心的泪滴

现实的生命里

祈望自由的细雨

呼吸新鲜的空气

把忧郁的花开满四季

未来的日子里

我不想轻轻地离去

用仅存的一点点努力

四季花开篇6

[关键词]万达,长春电影资源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这4个主题词聚合后的内涵,不仅远远超出各单体本身的相加,还确立了一个特有的意义:北京万达院线,在吉林、在长春的领袖性代表;中国当代影院经济代表,在新中国电影发祥城市、引爆新世纪新一轮电影消费风暴的始作俑者。在2007年11月8日至11日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在来自国内外13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中,只有唯一一家以电影放映终端的身份参展的商家,它还与长影世纪城、古筝、农民画、剪纸、刀画和工艺布鞋等13个单位与项目一同代表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展示于国内外,这就是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总经理王福安介绍,自万达院线2006年4月落户长春,经过一年半的发展,影城已在2007年全国影院排名中成功位列前6、7名,业绩令人欣喜、企业内外瞩目。它以一个经济后发展地区在短时期内爆发出强劲的文化发展力的事实,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吉林省、长春市发展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浓厚氛围和所贮存的巨大潜力,以此也成为全国院线、影院经济跨越发展可见证的一个好范例。

一、纳人气・留人气・聚人气:长春影院春江水暖

电影,是长春这个城市花开四季的生活。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认为,电影在与其他休闲娱乐方式竞争中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因而,以“做好一个影城,培育一个市场,引领一个行业”为己任。2006年末,刚刚营业8个月的影城,单体观影人数就达45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115万元,相当于2005年整个长春市电影票房的2倍;2007年1月,影城观众人数排名第9、票房排名第13,一跃在全国影院的排名中跻身十强;2006年9月至今,连续荣登中国城市影院二十强排行榜;2007年9月到10月,在全国城市影院中观众人次排名从第6位晋升到第5位、票房排名持续保持第7位。2007年7月和8月,影城连续突破月票房320万元、月观众12万人次;1月至10月,总票房达2085万元、观众74.5万人次,占整个长春市电影市场份额80%以上,一直稳坐东北三省票房冠军宝座。2008年票房总收入预计可达2500万元。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再现了长春热爱电影的城市性格。在2007年7月暑期的第一个月,仅其一家影院的票房就超过320万元,一个月就拿下了去年票房收入的1/3,一个月顶4个月;还不仅只是自己的一次大喷发,更带动了长春市电影消费市场振幅最大的一次“消费地震”:这个月,长春市票房跃上这些年来的最高峰500万元,一个月就达到上年2000万元的1/4,一个月相当于上年的3个月。这个月,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一家影院的观众就达10.62万人次,并引领长春市观众翻了个大浪头18.5万人,达到2006年95万人的1/5,一个月相当于2006年的两个半月。这里面还有一个“井喷式”的冒高:320万票房中有2/3的份额即220万元票房是由一部领衔影片所创造。它就是20年前放下了底钩而现在开始收网、因汇聚了商业片众多元素和资源而俘虏了两代观赏族群的《变形金刚》。这220万元又仅只是20天的收成,仅首映日观众就近8000人次、实现票房23万元;而月末的31日,长春下的暴雨却根本没有阻断长春人的观影热情,这一天也达到7000人,票房完成15万元的业绩。在10月的国产影片展映中,影城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及商业资源,为北京万达院线独家发行的影片《夜袭》做出突出贡献,与长春市多家夜店合作,完成团体包场32次,突破票房30万元的下达目标,创下了35万元的票房纪录,成为全国影院《(夜袭》单片的票房冠军!一个月320万元,意味着市区315万人口的长春,在这个月里每位市民平均拿出1元多投给了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并通过其献给了电影;一个月10.62万观众,意味着当月的每位观众平均投入30元给了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长春市6家影院7月份实现了500万元的总票房,就是说长春市平均每人拿出了1.6元作为电影的专门消费资金;一个月18.5万观众,就是说当月的每位观众平均投入27元消费于电影。

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引爆了一个需求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使一个全新模式的高品位、大众化的日常文化消费模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带动了长春市民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转变。其示范作用,增强了长春市及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者的信心,让人看到了长春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它作为长春影院经济的代表作、单体影院的表率,让业内看到了潜力开掘的样本。它以单体影院的身份,一方面,对电影水土丰盈、电影氛围浓郁的长春这座城市的电影神韵增红描绿,对电影情结深厚、电影修养优异的观众市民的回归影院倾心努力;另一方面,对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成就的电影院线之一万达电影院线的子系统推动力的成熟做出样本,对只有一年半线龄的后起之秀但却一跃冲进第一梯队的实力做出样本。2005年,万达院线首轮,从渤海湾口的大连开始长驱推进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市场:首先选择同是渤海滩头却又缓冲首都的天津卫,然后挺进西南、中南的南宁、武汉和东北的哈尔滨、老家大连,完成第一轮扎实的初探市场;第二轮是纵深型发展,2006年4月同期开业东北长春、东中青岛和中南南昌,8月和9月上马西北宁夏、首都北京、长三角上海和东南宁波;第三轮2007年,以西南成都和东南东莞两地据点的开辟,完成了第一战役的大转移,并在谋划第二战役的大进军。在这轮产业大转移中,北京万达电影院线以顺利抢滩中国14个重点城市拥有15家多厅影院的战绩,首先在中国电影院线较量场上被公认为是一支劲旅,并且稳扎根系。其次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跻进中国电影院线领跑方队之林,并且得到比较长足的发展和发达。在北京新影联、上海联合、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线等中国电影院线前5位中,北京万达院线进入三甲,而且领衔的这几家彼此的差距并不大,业绩几乎肩挨肩,它们表明和代表着中国电影院线走向成熟。

无论从中国观众对电影完全喜爱的全年都是档期时代,到中国观众眼中失去电影、没有电影的没有档期时代,还是从中国观众用挑剔性关注为介入点而触摸电影时代,到中国观众用自觉性需求为消费立足点而投身影院时代,事实上,观影已经成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文火煲汤,是爱恨交加之后的天地人和。《变形金刚》上映的首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的候影大厅几乎“塞”满了候场观众。这当中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导演宋江波,他插空和身边的一对青年交流起来:你们常来?他们说:总来。又问:那,一个 月能来几次?回答得很干脆:每周一次吧,那就是4次。宋江波尤感欣慰和振奋,眼前浮现出几年前在韩国影院前那排长队买影票的情景,他感到中国影院这样的好日子正在走来。影城总经理王福安说到:电影的魔力把观众的眼球全都吸引到了银幕上,没有什么能把观众的眼球从银幕上拉开。

相比长春地区其他影城而言,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能够分享万达商圈带来的巨大人流,为影院广纳人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成功更在于充分意识到了文化的张力,因为留人气和聚人气是影院发展的后天因素。影城更善于将电影这种文化资源快速真切地转化为生产力,调动每一名观众的参与热情及和万达共同快乐的舒心感。观众与万达互动产生的和谐文化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它却很长久地让观众体会到电影的实质。影城着眼于市场的培育,将经营重点放在策划、宣传、营销上,充分挖掘影片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以影城、影片、影星为资源载体,将影片、档期、票价和活动等因素灵活组合,实现观众、影院、商家的共赢,通过推行不同影片不同票价、不同时间不同票价、不同人群不同票价战略,达到市场影响最大化、品牌形像最大化、市场份额收入最大化、观众人次聚集最大化。

二、大电影・大产业・大生态:长春电影春华秋实

电影营销,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其中影片本身质量约占50%,电影营销态势约占30%,电影市场控制约占20%。所以有人说,好的影片只是电影成功的一半,而高效的市场营销和精准的市场控制是电影成功的另一半。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内涵一样,这另一半一定和前一半是最般配的佳对,不可或缺,相依相伴。这便是对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制片和院线两大板块最为生动形象的表述。与其说是两大板块,勿宁说是三个问题:一足拍电影给谁看?二是在哪里看?三是什么时间看?老人们有句土话,叫编筐握篓还在收口。现在看来,作为电影主业产出体系中的后部环节、作为院线中一个结花的影院,任务就是把影片策划营销传导好,把市场控制衔接好,把观影火候拿捏好,把观影环境打造好。这一出口开放性的环节、更重要的使命,不仅是让影片给观众看到,还要让市民观众通过观看影片而加深对现代影院乃至现代院线的认识,使之在这一次观影机会上得到双重的认知和收获,使影院收获到每一位回头客,使城市收获到回归影院的自觉意识乃至城市群体意识。

就有如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每月的劲风,都是以十几二十部影片的合力开创,有像《变形金刚》、《夜袭》这样的票房领袖来领衔才创造的一样,与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相伴的是一支长春城市影院的聚合队列。其中开业刚刚半年的同是五星级的电影院国际影城,四星级的新长江国际影城,换新貌的老牌影院工人文化宫影剧院,这几家影院,既如手足又如对手,在相互竞争中共同促进,在彼此竞合中比肩共赢,结果个个成为了高手,展示于长春观众面前,构建起了一道城市电影观赏文化的时代风景,捧献出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欣慰的票房佳绩。这全线飘红的态势,表明一个资源共享的理念。它们的后面是资源保护和再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长春这座城市正表现出厚积薄发的生态优势,还有水土特质。然而,面对目前电影市场的可喜局面写这些文字,并不是也绝不是鼓励大家从微观上去追涨,而是期望从宏观上促使大家反思乃至反省,更多的是提醒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曾经是怎样从心里看待长春有关电影的这份资源,或醒示一下有着和长春相似的电影机缘、电影消费底蕴的城市:这份从上世纪特别留下来的电影财产,我们是把它看成遗产了,还是看作财产了?看成是标本了,还是样本了?看成固死的资本了,还是可以活化的资源了?不可以因为电影为票房的一次高贡献才想起它,而平时却被其他行业快速聚集眼前的利益而遮蔽掉它,而遗忘掉它。就像我在长篇文化散文《很长春,很文化,很情调》中表述过的我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一样,长春与其他城市之不同在于它的成长成熟和电影的关联更深,没有一座城市会是这样的密切相关。北京、上海也有相似的电影文化历史,但它们还有更久远、更厚重的其他文化特征,促成比电影文化更值得重视的理由。而长春没有那么多的媚惑,因为城市年轻,因为相仿于电影发展一样年轻、又相伴于电影文化的山高水暖,它便几乎是长春这座城市的胎记。我们身边仿佛有无垠的电影资源的原野,也不乏烧却陈枝残草的劲风和星火。只怕是不记得野火烧过后新草才能大大方方长出来的道理,只怕是等不急残雪正去春草待发的这个正需要培育的档期。短视肯定不是真爱,更不够尽责,也无言以对一直倾心地贡献于城市的观众们和同业者。

同化和创造,都是长春电影资源的延伸之法。实际上,电影资源是在被不断丰富,实事上,电影资源完全有别于不可再生的任何其他资源。恰恰相反,长春这个城市的电影文化资源像爱一样,只会越用越多、越用越厚、越用越美。长春城市的电影文化蕴藏,甚至让人产生任由其想象的丰厚,每一次的扩大其氛围都是再一次地丰富了其蕴藏。每两年一届的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电影奖,是十几年的好例子;今年进入8月暑期档的火爆片《导火线》,是长影从商业片走线上对电影资源尝试使用的好例子,两年前已经开幕的中国首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是一个衔接电影主业和后电影业下延的副电影业的好例子、电影资源与旅游资源联姻联袂的好例子;中国最早的影视文化生态社区长影世纪村,是长春电影文化与长春房地产业共融共生的好例子。还有目前国际比较前沿的主题酒店与长春电影水土融合创新的例子。红旗街腹地的五星级兆隆饭店,以鲜明的品牌开创意识打开了一扇全新开发利用城市电影文化资源的窗口,把和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共同创建中国首家电影文化主题酒店的创办权,凭借实力和魅力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同有电影资源的城市中竞争到手,给有着电影城美誉的长春增添了资源再生乃至繁衍的好例子……其实,是长春城市的电影底蕴帮助了他们,而他们又在有滋有味、一丝不苟地用电影精神在回报这座城市,在丰富和延伸这座城市的电影文脉。万达电影院线在长春再度考察选址,即将再增一座9厅五星级国际影院,长春将是万达院线在全国同一座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影厅和银幕最多的五星级影院集群,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将平添电影记忆释放点,再燃起更多层次长春观众的电影情怀。这一切有关电影的元素、资源,正形成更大的电影资源重生与再造,正水涨船高般地鼓舞着电影观众,还有新的和电影青梅竹马的族群,正漫漫地托升着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为旗舰的长春影院经济,鸣笛出港,乘风远航。

还有一个对比数据,世界电影产业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指标:银幕数量。有个一年前的统计表明,美国平均近7000人口拥有一块银幕,中国平均17.1万人口拥有一块银幕。暂且没空讨论差距,只研究进步和缩小的问题,当前长春市已经拥有银幕24块,相当于平均13.1万人口拥有一块银幕,2007年年底,银幕将达到33块,未来一年内还将增加10块左右,按照万达在长春的步伐及其对影院硬件建设的带动,长春市人均银幕拥有量也将迅速改写为9.26 万和7.5万人口一块银幕。想来,那必将在全国城市电影市场考量中是个极为可喜的样本。

这些数据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电影市场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体现万达国际电影城在长春电影市场中成功发展的历程,更昭示了长春电影市场、文化产业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以及长春市在全国城市中文化消费的特殊地位和特别能力。可以说,长春万达国际影城作为长春影院经济的代表作、单体影院的表率,让行业内外看到了市场潜力的样本。

三、好城市・好影院・好电影:长春院线春风化雨

从开业城市排序和开业时间排列上均为中游的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虽然悄然进入北京万达院线队伍,但却以突出的票房和人次两项指标的双优,跻入整个万达院线14个城市15个影院的前列,排名为仅落后于武汉和北京的第三名,成为整个院线影院的领军将领之一,成为东北三省票房冠军,更是仿佛让人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地成为了全国千家影院排行榜上的二十强影院之一。

细细品来,第一要从影院天然条件角度分析,一方面论影城总体面积,武汉万达7281平方米、天津万达7370平方米、北京万达6000余平方米、上海万达8000平方米,而长春万达5000余平方米,面积最小;另一方面论影厅和座位数量,武汉万达10厅2089座、天津万达10厅2674座、北京万达9厅1505座、上海万达10厅2100座,而长春万达8厅1800座,近乎最少。第二要从影院所在城市状况角度分析,在电影消费市场的通常条件中,对比武汉、天津、北京、上海四市,长春所处位置尚显边缘、经济实力尚显后发展,城市面积处于最小、城市人口处于最少、流动人口处于最少。第三要从影院所在城市与电影渊源角度分析,五市中的三个城市当今还是中国三大电影制片基地所在地:北京、上海、长春,其中上海为最早将电影观赏引入中国的城市,北京为最早生产中国电影的城市,长春为新中国电影诞生之城市。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得出初步认识电影票房经济与所在城市经济不全是直接相关,尽管电影生产与之相关密切;以票房经济为标志的影院经济,可以通过独特的努力在城市产业群中开创行业发展的优势,得到优先进步的机会。而从上述分析还得出这样的认识:在万达院线全国影院前五强中,排位第二的北京、第五的上海、第四的长春这三强,都与所在城市的电影文化历史、电影影响储备直接相关和密切相关。看来,这几乎也是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发展乃至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石。将这三个城市的影院安排在第二批次开业上线,也反映了高层决策者对电影在城市文化中的基础性储备及其效能预测的前瞻性战略。而对于长春,万达电影的外力挖掘与推动,更让人们清醒地看到市场延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这些也带给电影消费市场研究者、行业经营者以更多的醒悟和重新的思考。

有人用“大城市,大影院,大电影”的“三大”模式的形态,来说明产生中国电影高票价的直接外部根源,进而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定位扭曲、基因变形、市场失控是产生中国电影高票价的间接内部根源。而从前面事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另外的资讯:票价问题虽是世界电影产业发展以来的人所共知的通性问题,但却又远非唯一重要问题。它大约可以通过东西南北中的更多相关方面聚集地系列解决,然后最终彻底刨掉问题之根。但是在这期间,不是只有等待这一项选择。以长春万达国际电影城及所在城市长春为例,可以看出:这个被一些专家视为定式的“三大”电影市场消费模式,在悄悄地被观众自然地改变着,被行业认可地转变着。是万达国际电影城激活了长春很是久违了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了的那些资源,不仅如此,它还以自己的领衔,通过北京万达院线向全国甚至海内外传递了这个信息,传扬了长春电影资源品牌、市场人气品牌,也许还有资源再生的潜力品牌。其对城市的贡献也许还不止这些,它更唤醒和澄清了一个模糊:不是冷清了电影,而是淡薄了对电影的那份信心。恨铁不成钢也好,爱极生恨也罢,扪心自问:我们爱戴电影的那份真情到底有没有被丢掉?其实,它一直都在我们心上的一角,只是曾经被有所忽略,但事实上,广大观众、广大市民在一直爱着它。回归影院,首先是回归电影之心!

事实证明,不是很大的城市,不是很大的影院,却真实地在创造着醒目的业绩。同是北京万达院线体系成员,同是运用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品牌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创新、地域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万达院线系统的七大经营资源,但15座影院却只有武汉、天津、北京、长春、上海冲进五强。这当中,还是要承认一个单体秘密武器的问题,而这个个性秘笈,在很大意义上是影院和所在城市之间的水土相符,天地人和。这里面的关键要素,是城市电影文化渊源和积淀的源远流长,是市民电影消费情结和期待的发掘引爆。可见,“大城市,大影院,大电影”模式中前两“大”在受到事实上质疑的同时,第三“大”也一样要修改、要补充其内涵。大电影,不能只包含影片之大,即商业片类型特征的鲜明,还必须加入影院所在城市电影文化氛围资源价值和民众文化消费习惯的价值积累。这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的相互协调的内涵,才是“大电影”的真实表达。那个“大城市,大影院,大电影”的模式,已经由长春人给改写成“好城市,好影院,好电影”了,并且这还将成为更为普遍的相应模式。我愿意用一串意象做个系统象征,关键词是:电影星火,影院劲风,市场原野。既“三位一体”,又互为循环:星火靠劲风而燎原,原野接受火要由风做媒,原野对星火的容纳决定着星火的壮大,风劲的程度又促进着星火对原野的遍及和燃烧的透度,一个红火旺盛的产业正在春风吹又生……

四季花开篇7

十年前,韩雪刚一出道就被定位于“玉女”。随着知名度的增长,她试图摘掉这顶让人脖子僵硬的帽子。最近两年,韩雪做出许多改变:扮演心机深沉的反面角色;接拍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与湖南台合作,投资拍摄电视剧。韩雪对于市场的判断,终于得以通过演员和制片人的双重身份表达出来。

韩雪坦言,因为喜欢简单、清楚的人际关系,她在圈子里的朋友并不多。在很多时候,韩雪非常清楚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最终花落旁人,是因为她没有与说话管用的人成为勾肩搭背的朋友。但有更多的人选择与韩雪合作,正是看重了她“不事儿”“努力”“家教好”的个人特质。尽管在银幕形象上,韩雪一直在寻求突破,但在生活中,她执著地保持着“玉女”身段,从未放弃坚持。

《 探佳人》中的迷糊女侠

接拍中小成本喜剧电影《探佳人》的时候,韩雪手里攥着16个电视剧剧本和3个电影剧本。片商个个都捧着钱,在等她的档期。韩雪最终选择了在《探佳人》里扮演“暴力系”女侠琳琳,与郭涛扮演的“智力系”侦探卡乃吉,组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去共同侦破一桩离奇命案。韩雪认为《探佳人》剧本质量很高,演员阵容合适,中小成本喜剧电影有一定票房保证,于是最终选择“出手”。韩雪上一次演电影,还是马楚成导演的《浪漫樱花》,距今已有十年时间。

2000年,韩雪读高三的时候,获得了嘉禾“世纪之星”全国影视新人选拔大赛的金奖,被导演马楚成看中,在电影《浪漫樱花》里演舞蹈老师可可,与郭富城、张柏芝搭戏,随后签约演艺公司,就这样进入了演艺圈。2001年,她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韩雪起步于电影,对电影一直心存期待,但怎奈当时电影市场不太景气,许多电影拍出来了,连上院线的机会都没有,变成了自娱自乐的产品。韩雪最终选择放弃,专心拍起了电视剧。2003年,《英雄》的上映标志着内地大片时代的来临,一些电视剧演员为了证明自己的“电影价值”,不惜在大片中演二三号角色,甚至客串一些“边边角角”。然而,这都不是韩雪想要的。

在拍电影这件事上,韩雪始终选择“扛着”,这与她接到的电视剧剧本好于她接到的电影剧本有很大关系。十年中,韩雪没有接拍一部电影,变成了同龄女演员中的电视剧大户。虽然找她的角色多为邻家女孩、大家闺秀、富家小姐,但韩雪觉得,有量的积累,才有资格做出质的改变。

2006年,《疯狂的石头》等一系列喜剧片带动了中小成本电影市场,它们给了韩雪投身电影市场的契机。在电视剧观众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却是电影市场的新鲜面孔,为人简单,演戏刻苦――这些成为了《探佳人》制片方选择韩雪的原因。

《探佳人》中的侠女琳琳,在韩雪演过的角色中,绝对是个迥异的存在。《探佳人》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叫《探呆呆女》,琳琳一个人就占了两个“呆”字。这一次,韩雪终于不用再做“淑女”。有一场戏是琳琳与卡乃吉同骑一匹马。卡乃吉“晕马”,试图靠在琳琳背上,琳琳一把将卡乃吉拎到前座。全景镜头拍完以后,近景镜头要拍琳琳拎卡乃吉的动作,可是演卡乃吉的郭涛毕竟是一百多斤的大活人,韩雪不可能单手把他拎起来。于是导演侯亮让二人站在地上,像僵尸一样,节奏一致地蹦,假装坐在飞驰的马上。拍这场戏的时候,全场人都笑翻了。韩雪不会骑马,片子里却有许多琳琳策马扬鞭的戏,那些戏其实是以摄影机为圆心,一匹马围着摄影机慢慢走拍摄而成的。由于背景都是虚的,观众会因为背景在不停地变化,产生马跑得很快的错觉。

韩雪的记忆里,只有欢笑,没有眼泪。《探佳人》导演侯亮回忆韩雪在拍摄琳琳和卡乃吉盗墓一节,琳琳失手将火把掉进棺材里,由于拍摄场地很小,架好机位以后,除了摄影师和两位主演,包括导演在内的其他工作人员,只能一律出去等。棺材里的陪葬品都是塑料制成的,遇热以后气味特别刺鼻。那场戏拍了一条又一条,墓穴里烟味加上塑料味极其难闻,两三个小时过去,戏才拍完,韩雪偷偷躲起来,抱着助理大哭。片子里还有雨戏,三辆消防车对着韩雪浇了半宿。尽管在服装里穿了泳衣,身上裹了保鲜膜,韩雪还是被冻病了。后半程拍戏的时候,韩雪脸色苍白,须常常补妆,让人看了心疼。凡此种种,她从未与别人叫一声苦。

《像傻瓜一样去爱吧》:第一次投资电视剧

5月24日,韩雪第一次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像傻瓜一样去爱吧》将于湖南卫视首播。《像傻瓜一样去爱吧》改编自著名媒体人鞠健夫的畅销书《娱乐没有圈》。韩雪在戏中演一个被称为“二公主”的娱记林曼怡,算是站到了明星的“对立面”上去。韩雪坦言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一点都不娱乐:“但是后来发现演戏的时候,你可以做很大的尝试,你躲在角色后面去演觉得是安全的。”

演完娱记以后,韩雪个人也有很大转变,她以前是一个特别自我保护的人,好多时候不愿意跟记者打交道。她认为与记者打交道,会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生活晾晒在公众面前。这次演了《像傻瓜一样去爱吧》,韩雪学会以更加娱乐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其实娱记挺不容易的,1月份的北京零下20度,还要蹲点、跟拍、逃跑,娱记其实是一个体力活。”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不能分辨出明星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剧中林曼怡的职业就是负责替大家辨别真伪。林曼怡不制造假新闻,她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告诉大家真相。

第一次深度参与电视剧的制作,韩雪说不是自己非要当制片人,只是现在好剧本很难找。当别人有特别好的剧本,首先会消化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而演员凭空碰上一个好剧本的几率太低了。女孩子年龄大了以后,不能像二十岁出头一样,一年365天360天都在拍戏,韩雪希望把拍戏的数量减低,把每部戏的质量提高,这就需要她从源头培养适合自己的剧本、班底。《像傻瓜一样去爱吧》便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韩雪拍《决战南京》的时候,《扬子晚报》的资深媒体人鞠健夫送了她一本新书《娱乐没有圈》,顺便聊起了自己最熟悉的记者和娱乐圈,讲了许多好玩儿的事。于是两个人聊出了一个电视剧的雏形:一个老娱记带着一个小娱记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

韩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几个以前合作甚欢的编剧,攒出了故事大纲,再找到一家影视公司。当剧本出到15集的时候,韩雪找了湖南台。湖南台看了之后,觉得剧本特别好,这无疑增加了韩雪的信心。韩雪专程去台湾请导演林清振,她不希望做一个富家子弟爱上灰姑娘的偶像剧,她希望做像《败犬女王》一样,有营养有内容的电视剧。那时候,韩雪在台湾拍摄《巅峰时代》,拍戏时不小心把腿摔折了,导演林清振专程跑过去跟韩雪谈合作,二人在咖啡厅聊了一个小时。后来,林清振答应导演《像傻瓜一样去爱》,这是他第一次来内地拍戏,韩雪开玩笑说:“你就不怕我们把你卖了?”

连演三部谍战戏的考验

从去年到今年,荧屏上接连上演了韩雪的三部谍战戏。《地下地上》中的林静,《利剑》中的汪寒梅和《决战南京》中的杨紫月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地下地上》的制片方曾与韩雪合作过《北平往事》,他们找韩雪的时候,希望她演游击队长王迎香,类似《潜伏》中姚晨饰演的翠屏,这个角色后来由王雅捷扮演。《潜伏》和《地下地上》的两个原著作者曾经打过官司,两剧在角色的设置上有雷同,韩雪不想与姚晨撞车,于是选了小说中篇幅不多的林静,重新架构,形成了新的人物关系。

《地下地上》还没开机的时候,上影就把《利剑》的本子送到韩雪手上。韩雪认为《利剑》和《地下地上》虽然都是谍战戏,可她要演的两个女孩所属阵营是完全对立的,角色并不算重复,对她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于是就接了下来。

为了这两部戏,韩雪在横店连续呆了整整六个月,甚至连酒店的房间都没有换过。拍到最后,几乎已经达到崩溃的边缘。韩雪下决心再也不拍谍战戏了,所以当《地下地上》和《利剑》的制片方拿着《决战南京》剧本来找她,她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拍。制片人和编剧劝韩雪,《决战南京》的剧本很好,而且她演的杨紫月不用穿军装,从头到尾都在伪装一个学生。后来,韩雪被《决战南京》的豪华阵容打动了:陈宝国、潘虹、高明……韩雪告诉本刊记者:“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可以参与一部攒齐这么多好演员的戏,终究是难得的机会。”

四季花开篇8

在南阳,月季应该是最普通的花。说她普通,是因为南阳到处都是月季。每年四五月份,南阳的大街小巷,公园、学校、机关,甚至居民的阳台,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月季花,黄红白绿紫,开得热热闹闹,整个南阳,一片花海。

看多了月季,就少了一些新鲜感,本来是不想去的。朋友却说:“月季博览园的月季,规模大,花色多样,品种齐全,不去看看,遗憾半年。”经不住朋友的鼓动和月季花的诱惑,就随朋友去了月季博览园。

南阳全国出了名的“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始于唐宋,兴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家家养花,户户芳香,人们爱它芬芳扑鼻,爱它长盛不衰。南阳月季主要有树状月季、大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及玫瑰切花等六大精品系列,10个色系1200多个品种。兴旺时期,种植面积多达69万多亩,从南阳北石桥、蒲山到南阳市南郊,沿途20多公里里,到处都是月季。红的、白的、黄的、绿的、紫的,连成一片花海,绚丽夺目。

作为南阳的市花,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经常都能看到她的倩影,空气中,也弥漫着月季花的馨香。月季是南阳人的骄傲,南阳人来了外地的朋友,首先会带着到武侯祠、汉画馆看看。其次就是看南阳的月季花了。若是来客在4月份以后,正是月季花开的时节。南阳人会自豪地给朋友们说:“看看我们南阳的月季花,不逊色于洛阳牡丹!”

说月季花不逊色于洛阳牡丹,在于每个人的感受和喜好。冰心先生在樱花赞中说:世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在我看来,月季花的美,确实可以与牡丹比肩。大诗人苏轼是这样赞赏月季花的。他说:“花落花开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在苏轼眼中,月季花不但美,而且美在四季,这是牡丹不可比的。

苏轼喜欢月季,而他兄弟苏辙也喜欢。苏辙在《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一诗中写道:“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ǎ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苗。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苏辙不但喜欢月结花的美丽,更喜欢月季顽强的生命力和敢于与恶劣环境拼搏的精神。

其实,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月季花钟情有加,写出了许多赞美月季花的传世之作。在赞美月季的诗人中,以宋代文人居多,可见宋代人对月季的喜爱。除前面提到的苏氏兄弟以外,还有徐积的《长春花》“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长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买花翁。”这首吟咏月季的诗,从大处落笔,描写得绘声绘色,使读者诵读后赏心悦目。宋人杨万里的《腊前月季》:“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己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赞美月季花四时常开,娇艳美丽,香飘溢远,表达了诗人对月季的无比喜爱之情。

在南阳,人们喜爱月季,对月季花情有独钟。城市里,许多居民的阳台上,摆满了月季;就乡村,农家小院里,也要种上几棵月季,似乎离开月季,生活就少了些许情趣。如今的南阳,商店开业、乔迁之喜,朋友们送两盆名贵的月季花,表达恭贺之意;而红色的月季花,常用作情人间的礼物,表达热烈的爱情。

月季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o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花朵大而艳丽,香气浓郁。因此,人们称月季花为“花中皇后”。

置身于花海之中,当真是不知魏晋。红的花儿、白的花儿、黄的花儿、嫩粉、鹅黄,肆意地开着,一瓣挨着一瓣,排列极好,成群的花瓣拥簇成一张美人脸,如同二八芳龄的小仙女,那样的明艳自然。月季的叶子也长得极好看,绿莹莹的小半圆状,就妥妥帖帖地守候着花儿。我想,叶子一定是爱上了花儿,千百年的相遇、千百年的守候,或许是叶子前一世欠了花儿的,抑或叶子注定就是花儿的守护神。反正,在世人看来,红花绿叶,是最好的装扮。

最爱这些月季的,当属园丁了。月季园中月季品种良多,名贵的也不少。有的月季花嫁接后,一株上可开两色花。眼前看到的这些月季,最大的特点就是,月季花的花期长,朵大而娇艳,深受人们的喜爱。

原来的月季花,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看。那时候,人们唤月季花为“月月红”,就是每月都会开花的意思,无论春夏秋冬,她都常开不败。当时的月月红,虽然开花极多,但是花瓣少,花朵小,颜色比较单一,多是粉红色、白色的花朵。在我们家乡,人们把长在田埂、农家院落了月月红,叫做“刺玫花”。

月季化的娇美,离不开一代代育花人的辛勤培育。在南阳,专业培育、种植月季的专业户,多达数千户,规模从十几亩到数百上千亩,他们有的种植月季数十年,称得上种植培育月季花的专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执着的育花人,南阳的月季才开出了又大又美的花朵。

此前,我曾去过蒲山信合月季园。园主王力,有着二十多年月季种植经历。说起月季花儿,这个脸庞黝黑的汉子掩饰不住喜爱之情。他说,看着这些月季,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当年的门外汉到现在成为这一行中的精英,他的经历和感触非三言两语可以表达。

记忆最深的,属改良月季的时候,摸索了两年,又请了专家指导,两年有大半的时间,吃住都在园里,实验了一季,不成功,又接茬改良。看看,这头上一半的白头发,就是当时操心操的,王力笑着说。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种出了高枝、大朵、花期长的月季花。现在市区孔明路、滨河路一带的月季花,就是当时改良后的品种。当市民看到这样绚丽多姿的月季,啧啧称叹时,王力说,再苦也值了。

改良后的月季花,尤其适合盆栽,月季花配上花盆,修剪出不同的造型。或热烈奔放、或清雅别致,或大气磅礴,或宜室宜家。总之,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颜色的月季装扮环境,既温馨又雅致。

南阳月季,就是因为有一群像王力这样的人,才有如今的月季之乡,才有了名闻遐迩南阳月季。可以说,月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南阳人功不可没。

上一篇:被同学征服的妈妈范文 下一篇:小企业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