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时间:2022-10-17 11:35:1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三贴近和以人为本;坚持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追求理想与从现实出发相统一,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是: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强化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建设机制等。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原则;路径

[作者简介]王建新,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陈晨,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2008级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15-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否正确把握基本的建设原则和有效路径,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理当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把握、内在联系的透析等;其中,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把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同时要尊重差异,坚持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意识,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想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有机体,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人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系统中居于最高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要消灭价值观的差异性,而是要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既增强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又包容和保护那些积极进步的价值取向。要依据社会转型期人们利益结构的调整、价值主体趋于多元的现实,尊重人们的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以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来感召和引导其他价值,并在多元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包容性,全面提高人们对主导意识的认同感。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既从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又反过来对现实生活发挥指导作用。坚持尊重差别、包容多样原则,要注意吸纳各种思潮的合理意见。二是坚持三贴近和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人民群众高尚思想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反过来,它又成为激励广大群众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理论。这就要求它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思想内容的生动性、真实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三是坚持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而作为社会群体和个人,应当在进行个体价值追求的同时,接受本民族、本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约束和规范。作为代表共同目标追求的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应当充分尊重公民和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合理合法的价值追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们的独特价值观念和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条件,引导他们认可和尊重接受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实现这样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内心,并内化为人民日常的言行举止,成为自然的价值追求。四是坚持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体系;是不断吸收各种思想营养来发展自己的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的和相互联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总结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不断挖掘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不断将国外丰富的思想文化营养吸收补充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使核心价值体系始终适应世界变革和时展,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永恒的活力。五是坚持追求理想与从现实出发相统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理想的价值取向,而理想高于现实。现实价值观念状况与理想的价值观念目标是有较大差距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现实出发,坚持“三贴近”,把人们的各种现实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感召力、凝聚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向心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就一般意义而论,路径意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或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属于意识形态这个特殊范畴,其实现路径也有其特殊性:

(一)要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活力;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积极扩展科学灌输渠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也应当及时引进现代传播技术,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宣传鼓动手段向人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各种舆论宣传之中,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任何理想的树立、观念的更新、精神的弘扬和道德的实践,都需要相应的环境氛围。各类新闻媒体应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大张旗鼓的舆论宣传,要以形象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提出背景、实践意义和实践途径进行准确解读,让人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增强全社会践行的自觉性和科学性。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给人民以广泛参与的机会。任何思想的灌输和精神的养成。都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需要人民群众自觉而广泛参与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作为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社会公众的价值追求。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需要

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作为载体。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我们应当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家庭和文明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更加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知与行。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增强人们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要强化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转化传统路径。大众传播媒介是推进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这是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消费的过程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要在注重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同时,更要注重日常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融入到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具有欣赏性、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之中;让人民在精神文化的享受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完成从传统路径向现代路径的转换。一是从理论向心理的转化。一般而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有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不能等同于社会心理,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使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形态更为科学与完备;同时也要重视实践建设,防止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仅仅满足于理论化的成果。在实践中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使其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在建设中转化、在转化中建设的过程。要遵循心理接受的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亲和力,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增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二是实现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的转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要建立一种价值规范和价值秩序。这种规范和秩序的维系,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人们内心的力量,这是人应该如何行动的价值律令。人的内心世界没有对价值律令神圣和庄严的感情,价值的社会评价就很难规范其行为。要使人们的行为准则符合核心价值体系评价标准。就要努力培养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敬重之心,形成人人自律的心理氛围。

(三)要建立完善的建设机制。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工作。在实践中,除了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在正确把握规律、反复论证试行的基础上,探索制定有效机制,更要坚持真抓实干,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要抓好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督促检查、考核评估,以保证机制的有效运转和长期坚持。一是建立和完善学习教育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工作平台和课题研究机制,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学习。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政策就是导向。各项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发挥政策对道德生活的导向作用也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还要体现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三是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任何主体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健康的德行品格,往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牺牲一定的合法利益和现实幸福。德行主体为履行道德义务而遭受的合法利益的牺牲,就应由社会以精神或物质的适当形式予以补偿,从而使其合法利益的完整性得以维护,并且使这种补偿以普遍有效的制度化形式明确地固定下来,成为道德建设的机制。四是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五是构建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通过政策和法律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制度体制建设、政策法规建设的良性互动。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体内容的丰富和发展。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之中,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实践的“领头羊”。

(四)要“转识成质”,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社会成员素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而“转识成质”则是通过内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必由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核心价值的确立,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引领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宣传这一体系让人民知晓,要通过解读这一体系让人民理解,最后要通过认同这一体系让人民遵从。即通过“转识成质”,让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内化为引领人民生活、行为的方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自上而下是从中央到地方,有规划、有步骤、有号召地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全面社会指导,靠的是先进文化自身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自下而上是基层干部群众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活动之中,它反映着基层干部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精神以及用先进文化指导自己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密切配合,才能避免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呆板、僵化、教条及随意性和粗糙化,进而为巩固社会和谐夯实基础和挖掘潜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是上下良性互动的基本前提。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采取上下良性互动的方式,既要保证党的思想主线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灌输,又要充分考虑到广大社会民众的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民众的思想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体系内容的横向社会化并内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可能构建。互动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等。

上一篇:企业价值观构建中领导者的素质准备 下一篇:刍议死亡恐惧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