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及研究

时间:2022-10-17 10:08:31

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及研究

摘要: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伴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势头。21世纪是科技与创新的世纪,信息通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发展基础,同时也推进了其向数字化、自动化和电子化发展的步伐。本文在简单介绍数字图书馆和知识产权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与研究

1引言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虽然只经历较短的时间,但是其影响范围已经由最初的信息存储和访问扩展到涉及大众传媒、电子政务、终身教育及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其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形式和范围,同时还为浩瀚的信息资源整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使用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效解决涉及最多且阻碍最大的知识产权问题是未来努力的重点,努力避免出现损害著作人利益和引起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和扩展信息资源利用和存储,同时明确和约束自身行为是目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

2数字图书馆及知识产权简介

数字图书馆从字面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集传统图书馆功能和服务及数字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信息分布系统。它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跨区域、跨地理位置的共享,还实现了检索、存储、传输及加工等一体的信息资源处理服务,大众将这种服务形式称为没有围墙虚拟的图书馆,但是数字图书馆较传统图书馆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实现档案馆的相关职能。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所以具有超越空间限制、较大规模分布及方便快捷等特点。综合言之,数字图书馆是对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实体,其形式可以是具体的社会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站或者任何数字信息资源集合。世界各国都对数字图书馆及其关注,纷纷组织力量进行探讨、研究和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数字地球家庭的成员,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

知识产权在法律上的含义是针对人们在艺术、文化、技术与科学等领域通过自身的智力劳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或成果进行保护,这种保护的基本前提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智慧结晶或脑力劳动产物具有所有性和承认及保护的权利。知识产权不仅是区别其他财产所有权实体的无形财产还是一种新型的公民民事权利,最突出特点是不具有具体形体和空间占有而且容易被他人利用或超出创作者的实际控制,但同其他的所有权一样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所以总结起来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及无形性和可复制性等五个特点。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知识产权主要包括类型版权、工业产权、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几个部分。

3我国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以网络及信息技术为依托并广泛应用的,这就导致其在信息收集、传播及复制等的实际操作过程涉及较多且复杂的著作权问题,下面从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库开发和利用,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网络传输等四个方面就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首先我国《著作权法》对于“复制”的定义只局限于实际的印刷、录音、翻拍等基础上并没有将信息文献等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进行包含,但是就信息资源数字化本身的行为而言无论是从劳动特征、主观目的及特定方式来讲都具有明显的复制行为特征。既然这种行为属于复制行为那么其数字化权自然归属于复制权,众所周知复制权不仅是作者实现广泛著作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其实现经济权利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进行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电子数字化转换时应该争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并支付相应的费用以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其次是关于数字库开发与利用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知识产权问题,数据库是通过电子形式将数据或作品进行汇集与整理的信息实体其不仅包括文摘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同时还包括全文数据库,其实现形式包括购买他人和独立开发等两种。数字图书馆在进行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的开发时可以不必争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是由于其涉及人身权利所以应该付给著作权人相应的费用,而对全文数据库的建立要求更加严格,除进入到公有领域的作品外均需要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计算机软件之所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因为它不仅是思想观念的表现同时还能进行写出和记录操作,所以属于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而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涉及到大量应用软件的使用,所以在使用前通过签订授权许可或规范转让可以有效的避免侵权纠纷,此外对于自主开发的软件应该及时进行软件登记或申请专利,以便软件版权专有人权利的确认和实现。

最后对于网络传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属于知识产权控制最为复杂和最具争议性的环节,一种观点认为文献和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属于类似于电视信号传输等的公共传播行为所以不具备侵权性,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网上浏览或者作品的下载均属于对作品的复制行为,所以应该付给著作权人一定的报酬。

4如何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保护

对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从其自身域名和网页保护来讲,由于域名通常与企业名称或者产品服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存在着严重的域名抢注问题,所以无论是数字图书馆还是域名管理机构均应加强其知识产权管理避免出现相应的侵权行为。网页不仅是数字图书馆进行数据网络导航和组织管理的工具,其自身也具有相应的图片、文字等著作权,所以对于网页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包括合理使用,还包括网页制作者和网页管理者对网页的权限界定等的归属问题。其次从技术层面来进行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设置用户权限和口令,应用和推广防火墙技术,开发数字签名、加密及水印技术等,通过这样的访问限制及技术支持来实现著作权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具有可实现性同时还易于推广。最后是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在我国《著作权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参考国外经验不断就相关法律体系和法规进行完善,在保证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作品的充分推广和利用。

5结语

通过上文对数字图书馆及知识产权的简单介绍,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数字图书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类型和相关的解决办法。虽然对于这一问题还存在较多的争议和需要解决的方面,但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政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崔萌,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一致性与对立性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李华伟、邱奉捷,2008—2010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4)

[3]朱隽爽,网络传播权保护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4]蔡娜、袁田,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比较研究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0(3)

上一篇: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下一篇:浅谈动漫衍生产品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