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话剧

时间:2022-10-17 10:05:41

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话剧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郭明义》,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该剧运用多种舞台艺术手段,生动展现了新时期道德楷模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自今年4月上演以来,已演出近70场,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为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示范导向作用,本刊特约该剧导演、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宋国锋和大家谈谈创作体会。

他活着,是为了他人活得更好。

他爱着,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宁。

他快乐,是因为他总为别人排忧解难。

他幸福,是因为他乐于奉献而甘于牺牲。

这就是我眼中,我心中的郭明义――一个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现崇高的时代楷模,真心英雄。

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赞美郭明义的崇高品德,呼唤助人为乐,激励爱岗敬业,弘扬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健康的进步社会和洁净美好的精神家园鼓与呼,这便是我们的使命,是有良知的话剧工作者应尽的一份责任。

这是我在话剧《郭明义》剧组案头工作时做导演阐述的开头语。这段话是我在深入生活走进鞍钢齐大山铁矿,走近郭明义之后的一种深切感受。

尽管在决定要把郭明义搬上话剧舞台前后我也曾研读过不少介绍郭明义事迹的报道,但真正让我心动的是和郭明义本人的零距离接触。一个洒脱干练的标准军礼;一身被风雨剥蚀了的旧工装;一副黑红色棱角鲜明的脸膛;一口憨厚地道的鞍山话;一派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一股真实热辣的亲和力,一下子把我们融在了一起。剧组的同志们不分老幼都管他叫“老郭”,老郭便和大家围坐一起促膝而谈。心急的演职员们什么都问,稳重的老郭有问必答。笑声伴着掌声,感慨和着激动……接下来的几天,在他家、他的办公室、他的工作地,我们走访了他的妻子女儿、同事工友、邻居群众,体验了收获了很多非常珍贵的东西。

当演职员们带着从生活当中激发出来的创作热情返回剧院后,一条醒目的横幅便挂在排演场的墙上――“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话剧”。这是使命,是激情,是渴望,是誓言!

然而,作为这部话剧的导演、出品人,同时又是院长的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我深知,这类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戏剧不好写、不好导、不好演,搞得不精还不好看。我以前演的那些英雄,都是在他们逝去之后才将其形象搬上舞台或银幕的,而郭明义不同,他是一个鲜活的存在。

剧作家黄伟英、黑继文在沉下心思结构剧本时一样遇到了困惑,没有贯穿事件,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散珠碎玉般纵贯30余年的闪光之点。戏剧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必须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星河般的事迹链该如何节选提炼,如何铺排结构,如何设置人物,如何展开故事……这着实是一大难关。

经过主创人员的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9场戏,讲述了郭明义9个感人故事,这9个故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包括郭明义在危急情况下奋不顾身组织抢修矿山公路;资助贫困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3次将住房让给同事等等。

两位剧作家春节都没有停歇,用了40天时间拿出了3稿剧本。迄今为止该剧已修改14次,其中10次是进入二度创作之后在排演场和演出过程中完成的。

培养推出新人,是我主持这次话剧排演的主旨。在挑选饰演郭明义的演员时,我提出启用中年演员李跃民,与会的十几位艺委竟都摇头无语,进而上上下下无一人赞同。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部话剧已经列入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2011艺术创作一号工程,而李跃民在此之前从未主演过一部话剧。这么重的担子放在他的肩上能挑得起来吗?当时连他自己都没有底气,跑到我的办公室问:“我能行吗?”我给他的一句话就是:“用郭明义的精神来拼它一把,我就不信你不行!”这话是说给他的,也是说给我自己的。

说实话,当我力排众议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的底气也不是很足。我之所以考虑用他有3个因素:一是他的外形有些接近;二是他的气质有些相向;三是油滑的演剧经验和过多的技巧痕迹不是我要的郭明义,而纯真、质朴,甚至原生、憨厚才会更有亲和力。

我和李跃民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郭明义》这个舞台形象的塑造。李跃民非常努力,将近两个月的排练几乎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他全身心投入,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刻苦演练。他的食指因骨折嵌进了一颗钢钉而不能弯曲。当时已经到了再次手术取出钢钉的期限,而术后恢复需要20天,为了不影响排练他放弃了手术,直到今天,半年多又过去了这颗钢钉还没有取出,因为他不能耽误演出。是郭明义的坚韧和执著鼓舞着他、激励着他,使他完成了郭明义形象的塑作,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

此外,剧中郭明义女儿郭瑞雪的扮演者是位刚到剧院不久从未担当过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剧中戏份比较重的郭明义的工友们也都是刚刚走出院校没演过什么戏的小青年,这部戏的排演不仅使他们读懂了郭明义的人生,传承了郭明义的精神,同时在表演技能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玉春、张明亮、顾玲玲、李华等老演员,为了排演这部戏都主动推掉了影视片约,放弃了挣钱的机会而坚守在话剧舞台上。

我是专业演员,从艺45年一直在演戏,先后领衔主演过近50部大型话剧,也曾获得过中国话剧的最高荣誉,但做导演我是个业余,不是科班出身。况且,我已年过花甲,多种疾病缠身,本应退休在家赋闲,但剧院还需要我演戏,组织还需要我当这个院长,作为一名党员我无二话。

我深知这部戏的分量,我更知道自己的能力,当我拿着剧本去找几位我信赖的知名导演的时候基本都碰了壁,不是没档期,就是没兴趣。于是要把郭明义搬上话剧舞台的强烈欲望迫使我喊出:“还是我来吧,死也要再拼它一把!”

这部戏排的太累啦,白天排戏,夜里改本,一遍遍示范,一句句矫正……行家们都明白,这都是无能导演的笨招。

排这部戏时,我们还尝试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创新话剧表演。融合了诸多浪漫主义手法,将写实与写意风格相结合、相映衬。剧组还专程前往郭明义的工作现场进行拍摄,颇为壮观的矿区实景作为大背景出现在话剧舞台上。大屏幕视频背景与舞台融为一体,同时起到巧妙衔接剧情的作用。

原本能力有限,加之过度劳累外带着急上火,当《郭明义》在剧场里完成合成之后,我的嗓子彻底失声,到医院一查声带长了块不小的息肉,医生讲一定要尽早手术,若再发展,后果难料,但为了《郭明义》的演出和修改,手术一直拖到了现在。

值得欣慰的是,用郭明义精神排的《郭明义》话剧获得成功,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形象在话剧舞台上立住啦!鲜花和掌声,激情与泪水,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被郭明义事迹所打动,都是对郭明义精神的赞美。

9月2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郭明义》,并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对我们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给予充分肯定,向我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总书记的关怀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继续弘扬郭明义精神,做好人、演好戏。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下一篇:“百姓名嘴”翟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