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岩土工程勘测方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7 09:24:34

对提高岩土工程勘测方法的几点思考

【摘要】对岩土工程进行勘测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它的准确与否、详实与否,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以及投资效率。目前我国在岩土工程勘测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作者就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测;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为设计提供需要的各种勘察资料等的配套服务,主要体现的是它的认知作用。通过必要的勘测手段来认识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工程的安全性及工程造价的高低与工程勘测的可靠性直接相关,所以在岩土工程勘测中,如何选择合适且全面的勘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是建国初期从国外引进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而成的,但它的工作范围较狭隘,发展较缓慢,而且勘测工作与设计工作和工程实施工作不相符,为工程设计及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

1岩土工程勘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众多现代基础建筑不断改建,高层建筑不断兴建,所在地域不同、地质不同,采用传统的勘测方法、手段已难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界面划分问题

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形态多样,各地的地质、地形、地貌、岩层等的区别都比较大导致的。要准确地对岩土层面进行科学的划分需要使用勘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测技术,从而对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进行判定。然而,在技术管理中存在的操作、数据采集、资料分析、综合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会使得获得的岩土参数与实际不符,从而影响到勘测工作的整体效果。

1.2 地质形态问题, 忽视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

主要涉及到地下的不明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分布位置及深度如何确定的问题。另外,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本来用箱基已满足要求,可有的勘察单位由于缺乏当地经验,建议采用箱基加桩基复合基础,结果不仅延长了工期,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又如某地区有一层含砾粘土层,该层土具有蠕变特征,遇水及扰动后强度迅速下降,但在一般条件下,无论原

位试验还是室内土工试验,都表明该层土承载力标准值较高。如果不

了解当地经验成果,而建议该土层采用较高的承载力值,其结果必将造成时间与资金上的浪费。

1.3 综合能力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勘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经验不足等现象。由于他们缺乏对于原始资料的处理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常会使得勘测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也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1.4技术素质问题

主要表现为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较差、实践能力较差、数据处理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导致了他们难以及时、准确地为工程项目设计方提供科学、可靠、全面的地质数据,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迟缓。

2对提高岩土工程勘测方法的思考

2.1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手段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2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部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区域的勘察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承载力、受压层深度等项目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因此,勘察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也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以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2.3重视地区性研究,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2.4政府要重视,要规范市场,加强对勘察质量的监管

加强国家和本市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贯彻与落实,强制性条文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贯彻落实强制性条文,应首先与行业协会一起,组织对新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同时对平时勘察工作中违反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进行严肃查处,提高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自觉性意识。把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勘察市场的有效运行。整顿和长效的规范管理须相结合,标本兼治。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暂停营业整顿、直至取消单位的资质,加大企业违规的成本。

3、岩土工程数字化是未来勘察工作的发展趋势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全面走向数字化是未来勘察工作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勘察技术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数字技术转变,做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数字化勘测技术能够更直观、更清晰、更明确地反映问题之所在。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岩土工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勘察人员不仅要精于使用勘察设备,还应注意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勘察工作能正确反映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对于工程勘察中出现的问题应端正态度,提出合理的应对之策,以完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水平。本文对岩土勘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思考,但由于工作经验及理论不够,考虑可能不够全面,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共同研究,逐步完善岩土工程勘测体系。

上一篇:暖通空调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的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