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时间:2022-10-17 07:07:30

浅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38-01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迄今为止,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和地区有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报道,我国内地自1985年发现首例外籍艾滋病患者以来,疫情波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到现在,医学界仍未成功研究处可以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亦未成功制造疫苗以预防艾滋病毒的感染,但却可以使用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AZT、ddI、3TC、ddc等去减慢病毒的生长速度。预防控制HIV感染是拯救人类的重要措施,而治疗则是已经感染HIV和已经进入AIDS阶段的患者的惟一希望。现选取我院近些年来临床上的典型病例80例,进行分析研讨,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选取临床病例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8~52岁,全部具有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早期症状。

1.2 方法:关于艾滋病的治疗问题,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无有效和治疗方法,而且尚无曾见到经治疗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者,目前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2.1 抗病毒感染:叠氮胸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HIV复制,本药已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临床。它可提高cd4细胞数,减缓疾病的进程,延长患者的存活,减少条件性感染,降低死亡率。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而致继发感染加重,此外还能引起药物热、皮疹等。

双脱氧肌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与叠氮胸苷相同,其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胰腺炎及肾脏损害,因此治疗前必须检查有关项目。

双脱氧胞苷:也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使患者血清p24抗原减少,cd4细胞短暂升高,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主要有皮疹、口炎、周围神经病等。

1.2.2 中药治疗:中国国内很早就开始了采用中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在有些研究中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在体外实验过程中能抑制HIV,且价格便宜,预计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的优势体现在:中医药可以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患者某些机会性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等方面。

1.2.3 免疫治疗:艾滋病均有细胞及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引起条件致病性感染和恶习性肿瘤,因此可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d-干扰素、r-干扰素、IMREG-1K号、2号、白细胞介素2、免疫球蛋白、蛋氨酸DM-CSF号药、胸腺素、转移因子等。目前认为T细胞的激活能触发细胞内HIV的复制,因此可用免疫调节药物的治疗,仍在进一步试验中。

1.2.4 并发症治疗: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可用戊烷脒每日4mg/kg,肌注或静滴,14日为一疗程。亦可用复方磺胺甲唑(每片含TMP80mg、SMZ400mg)每次3片,每日2次口服。

弓形虫病感染:应用螺旋霉素,或克林霉素每日0.6~1.2g.前两者常与乙胺嘧啶联合或交替应用。

卡氏肉瘤:应用AZT与IFN.联合治疗,亦可应用博来霉素l0mg/m2联合治疗。

2 结果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但是通过我院的研究与护理,68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12例患者病情恶化较快。

3 讨论

艾滋病病毒是当代最新发现的一种致命性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专门侵害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从而使T-4淋巴细胞过早老化、死亡。于是T-4淋巴细胞大量减少,继而使个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直至丧失,造成人体对任何感染失去抵抗能力。艾滋病的治疗之所以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艾滋病病毒并非一成不变,在传播和繁殖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这时一些原本可能很有效的药,此时也不管用了,导致病毒可以继续在体内大量繁殖。

自从人们向艾滋病挑战的第一天,就想征服它。在十几年与艾滋病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了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而且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是,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正在取得进展,艾滋病疫苗也有所突破。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艰苦的努力,人类一定会战胜艾滋病。

参考文献

[1] 黄学亮冯曼玲孙丽静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 《河北医药》2005年04期

[2] 黄相刚 徐建青 邵一鸣艾滋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医刊2006年8期

作者单位:154002 佳木斯市传染病院

上一篇: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效果 下一篇:两种导尿管的临床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