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思维的行文策略

时间:2022-10-17 07:02:01

语文写作思维的行文策略

摘 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一直都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和老师对这一板块的知识和方法都感到非常困难,关于写作思维的赋形思维模式和思维训练方法无疑在这一领域给老师和学生以及无数的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巨大的帮助,而我们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优秀思维的特点和具体的训练模式,其次还在于写作中的策略,本文主要论述思维的特点和行文策略。

关键词:思维品质;赋形思维;行文策略

我们知道当代语文课程改革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方面,写作与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与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作文的难头,教师难教,学生难写,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写作思维训练的系统化从写作主体素养和写作过程思维素养与能力建构训练的方向出发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可以放之皆准的写作思维培养范式。我将在下面浅表论之。

一、语文写作的思维品质

语文写作思维除了具有思维所属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外,还应该具有充分性。语文写作的主体是在通过一些外在事物感知后获得的一些情感经历,并将这些情感经历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他人明了的过程,“通过这主题、立意的‘高’、‘深’、‘远’、‘妙’、‘新’,实现写作主体的心灵空间的现实性拓展,获得、体认到生命的意义和美丽,确认到生命的自由生存。”①

(一)、优秀写作思维的品质特征

优秀的写作思维总是能将主题情感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组织语言形式,文章结构等等表现出作品的深刻性,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首先要求具有优秀的写作思维品质:充分选取和多角度分析与综合来展现思维品质的充分性,分析情感或事件的背后因果,层层递进,来揭示一层又一层的递进关系,展现思维品质的深刻性,通过显性思维与隐性思维多角度的分析与追踪来展现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思维表征的境界代表的是写作主体的心灵空间,内心情感、内心审美世界的理性折射,通过作品欣赏可以达到思想情感上的感悟或共鸣。一种情感享受以及审美趣味,总有许多似乎“不可言说”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默会知识,这种艺术境界往往是能令人感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语言尽传。精炼语言,从多角度出发,构造和选取灵活创新的切入点,语文写作讲求一种能够将情感的默会知识表达为语言文字显性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情感的深刻性。要想读者看到精神创作成品是写作主体的立意和思想情感表达所在,就需要控制好写作的秩序和文化,能让读者通过阅读文章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这也是优秀思维品质所具备的。

(二)、写作的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有多种模型,以想象和联想训练为例: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这一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的心理过程。因为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在人们的经验上容易形成联系,因而容易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②联想的种类繁多,我们在运用写作时通过联想使主体能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或感触引发更多主体性思考和感悟,通过联想与想象将写作主体所要表现的主题通过有效地物质表达形式,将其所代表的精神赋于形上,写作赋形中的形并不是说一定是具体的事或物,而是指的一个抽象概念,是写作主体对于写作需要所要的一种表达空间。我们在运用赋形思维时,要注意写作中的重复与对比、渲染与反衬。重复渲染就是在写作时选取那些与自己将要表达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相近或类似的东西,通过类比重重的渲染,结构的层层逼近,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透露出来的情感氛围、思维空间。而对比反衬主要是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努力进行铺垫和渲染与自己情感表达相反的思想体悟,接下来选取与重复内容相反的感情基调的内容,这样就能显示出强大的情感反差和落差。使读者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这两个写作赋形思维在写作中通常都是结合起来使用的。无论是重复渲染还是反衬对比都是写作时的艺术构思行为。③这是写作思维的必备思维模型。

二、写作思维的行文策略

我们在写作之前总有立意、文章的整体构思情节,以及对文章选材、主体情感体现等都有一定的把握和预设的表现方式,而这一方式的具体表现我们就可以将它称之为行文策略。行文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基调策略;②人称策略;③节奏策略;④风格策略;⑤视域策略;⑥开笔策略;⑦材料策略;⑧结构策略。我们在具体的构思和动笔之后都要考虑如何安排材料和选取结构表达方式等等来为我们的写作蓄势和服务。我将谈谈基调和节奏,风格和结构策略。

(一)、行文策略的基调和节奏

在作文的写作之初,我们就需要确定我们将要进行写作的基调,是欢愉还是悲观,是感伤还是愉悦,是感悟个人体验还是感叹人生世事。这些感情基调一旦确立,就基本奠定了我们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感彩,而基调的选取和确定就依赖于我们的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文章确立之初,依然需要运用重复和对比或者渲染与反衬来帮助强调或者突出文章的基调,在这阶段,需要注意所选材料是否能真实的表达作者所想突出的感情基调,从生活、艺术、现实的角度考虑情感的真实或者生活的真实,从而关注它们是否能表达主题。节奏,就蕴含有一定的变化因素在里面,是在行文运笔中有感情、事例、笔锋或语言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变化,从而更好的为文章的感情做铺垫和对比渲染。在节奏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或舒缓或急促的行文交替变化来体现,这也是对比反衬的一个运用。运用反复和叠词,音韵的安排通常是通过重音叠字构成和谐的音节,读来使人有同异交错的变化和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传达一种音乐节奏美。低沉阴暗和欢快高昂的音节音调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二)、行文策略的风格和结构

所谓风格,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特点。”④从文学作品的风格论上来看,总体的风格是有阳刚与阴柔之分的。我们可以说文章的简约与繁纷,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刚健与柔婉。而要使文章体现并凸显作者或文章风格,也是要注意选择和组织语言的。结构安排也是行文策略的一个重点,主要体现在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安排与罗列顺序上,根据行文的逻辑思路,将按照渐进式还是平铺式发展或者“零落有致”的发展方式。各种安排表现出来的文章结构和给人的整体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时,结构也是增加音乐节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语言发展丰富多变,虚实、长短等的变化可以衍化出多种不同效果。通过虚词的运用,长短句的互相配合,构成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节奏,表达一种优美旋律,一般说来:长句多,节奏则缓,其变化少,感情较平缓,给人以优美感。而短句多,句式则参差不齐,其变化大,感情则激昂,就会给人以壮美感。更为重要的是,结构的变化和构造可以引起情感的变化的跌宕起伏,这样的效果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文章表达效果吗?(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2] 马正平.赋形.路径.策略.文本—人类广义写作思维基本原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3,3.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4

注解:

① 马正平.赋形.路径.策略.文本—人类广义写作思维基本原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3,3.

② 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P160

④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4,P277

上一篇:基于PowerPoint技术的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课... 下一篇: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