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对推进高中高效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10-17 04:14:57

新课改背景下对推进高中高效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是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的高效,变“接收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为“主阵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学会,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帮助其实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学生个人成就感。简单地说,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高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会了就是有效,学生会学了才是高效。

一、高效课堂的理念

找准一个核心——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是“日心说”,即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抓住两个关键——小组学习和导学案。

掌握三种技巧——独立学习,结对学习和群体学习形成。

主张在课堂教学操作中,针对预习、展示和反馈三个环节,善于“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是指当堂的达标检测;中间指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着力点。

实现“四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水平、高质量。

明确“五个概念”——·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在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上,其次才是学科知识的技能;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好课要真正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二、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落实教学常规,突出目标整合。

1.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2.学习目标——学科目标——教学目标。

3.知能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

4.预设目标——生成目标。

(二)树立以生为本,催生过程灵动。

实施三个转变,即我们的思维要从教了多少内容转向学生掌握了多少内容;从做了几套试卷转向学生做了试题还有哪些疑问;从答题的思路解析转向学生怎样才能想到这样的思路。

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教学的实效。

(三)研究学情学法,突出“四基”扎实。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

教师要做到“五个让”即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投入的、专注的、积极地、主动的还是精力分散的、消极被动的。

(四)进行有效预设,在分享中生成。

课前预设要力争讲在疑难处、练在关键处、评在易错处:做到三个必讲三个不讲,即核心问题、骨干知识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掌握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讲。

(五)课堂小训练,培养题感、悟性。

课堂训练选题要精挑细选,做到“六个不选”:自己没做过的题不选,不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题不选,太难太怪的题不选,表达不规范、不严密的题不选,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题不选,没有启发性的题不选。

(六)实行分层指导,夯实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做好四个笔记:

一是课堂笔记——学生“抓拍”老师在每一节课上讲的主干知识、主要方法、主流题型,成为他们的“工具书”。

二是“错题笔记”——学生把作业检测中做题的典型题例收集汇编,写出详细的正误概要,经常翻看,考试前一个月,再仔仔细细读一遍,“消灭错误就是提高分数”;

三是“好题笔记”——学生把作业、检测中别人的精彩思路、设计、方法收集汇编,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四是“灵感笔记”——在钻研思考的过程中,头脑中常常冒出的一两点“小火花”及时记录在案。

高效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通过课堂的分组讨论,召开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大讨论,让学生对照有效学习的标准,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补差、自我提升,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

上一篇:农村小学校长的管理艺术甘肃省古浪县土门中心... 下一篇:论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