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热的冷思考

时间:2022-10-17 12:10:07

社会新闻热的冷思考

一些社会新闻之所以走入误区,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日益腐蚀着新闻传播者应有的道德观念。

网上曾经流传这样一则帖子:某年某月某日,某繁华之地,一只被主人牵出来遛街的小狗不慎从人行天桥上摔下。于是立马一堆人开始狂拨各家媒体的新闻热线。先期而至的甲电视台启用了卫星直播车,记者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消息,乙电视台则请来了小狗的主人、主人的邻居和天桥管理部门的领导,辩论谁是谁非,丙电视台在播出相关画面的同时,配发了义正词严的点评。A报次日头版大字标题:《小狗摔伤谁之过?再次问责职能部门》;B报社会新闻版刊出豆腐块:昨一小狗不慎摔下天桥,呼吁市民遛狗注意安全……这看上去是个笑话,实际上是时下某些社会新闻栏目走向误区的生动缩影。“小狗摔下天桥”的由头可能是虚拟的,而相关的场景却是绝对的真实再现。

进入新世纪,社会新闻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不但从原来的边缘走向主流,而且成了不少媒体吸引受众眼球的制胜法宝。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原则更为社会新闻的大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应该承认,以关注“民生”、“民意”为主打方向的社会新闻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它的开拓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既是对这一阶段新闻改革规律性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一些操作者在价值判断上的错位,导致社会新闻在传播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显露,需要在今后发展中加以调整。

问题之一:堆砌琐事,止于表层

如果说在以前的新闻中缺少对民众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一种不足的话,那么现在的某些社会新闻一味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这样的生活琐事也值得商榷。因为这些并不能构成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如果一个栏目乐此不疲、连篇累牍地重复报道这些内容,不但反映从业人员视野狭窄、对社会新闻理解偏颇,还会浪费观众时间,使其成为事物表面飞短流长的匆匆过客,无暇顾及新闻背后的严肃命题。

对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2003年底,我所在的北京新闻广播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对主打栏目“北京新闻”进行重大改版,加大社会新闻的比重,并对提供突发事件线索的听众给予重奖,这些举措迅速收到了成效,基本上做到哪有火灾车祸,哪有新闻台记者的身影,在短时期内,“北京新闻”的面貌为之一新,但几个月过后,几位跑社会口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职业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颇为无聊,我们开始反思,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大小小的火灾车祸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好几起,这样的新闻含金量到底有多高?之后,大家达成共识,社会新闻应该关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重大突发事件和有一定内涵及外延的社会选题,选题必须是以小见大的,要有发散、调查、拓展的空间。只有这样的社会新闻,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坚持报道这样的社会新闻,媒体才有公信力。

问题之二:卖弄噱头,迎合低俗

现在一些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对暴力、色情事件趋之若鹜,热衷于跟踪报道扫黄打非、凶杀火并、婚外情、明星琐事等题材,强化视觉刺激。确实,长久以来,严肃、沉闷的时政新闻,一本正经、诲人不倦的传统新闻,很让人疲劳乃至窒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新闻的放大自然令人耳目一新。但新闻栏目如果每天批发假丑恶、新奇特,在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窥探欲望上大做文章,最后恐怕反过来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

问题之三:炮制新闻,亦真亦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职业原则。但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媒体为网罗社会奇闻可谓绞尽脑汁。他们一方面重奖新闻线索,谁的“料”猛就用谁的;一方面广开稿源,网上地下,捕风捉影,主观臆断,推理演义,不去核实新闻来源,不去寻找证据支持,而是抢一时之先,吐一事之快,造成虚假新闻层出不断。

笔者以为,社会新闻之所以走入误区,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随着受众兴趣逐渐转向社会新闻,即使记者编辑主观上有正确引导的意图,但往往经不住精彩“事实”的诱惑。另外,媒体竞争的激烈,往往使得记者编辑对新闻真实性看得很轻,而不管那些精彩的“新闻”是否可靠。因为你不刊登,必有其他媒体会发表;而其他媒体发表了,你不转载,又会失去部分受众。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日益腐蚀着新闻传播者应有的道德观念。如今,等有关部门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大力倡导克服低俗之风,使社会新闻走出误区。

那么,社会新闻到底应该怎么做?从社会新闻的定义看,社会新闻是“着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社会问题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它要求以典型事例为主,注重人物活动和情节、细节,写作上讲究人情味和趣味性。

社会新闻常见题材包括八个方面:

1.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

2.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和各种不良社会现象;

3.报道有典型意义的恋爱、婚姻、家庭及其他日常生活问题;

4.介绍有一定影响的民事、刑事案件;

5.报道天灾人祸及特殊条件的气象、交通等关于人们出行的资讯;

6.反映社会知名人物的活动和相应文化动态;

7.介绍具有文化价值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民俗;

8.报道能够增长见识或有一定娱乐价值的珍闻、趣闻等。

从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新闻的覆盖面其实是很广的,要做好社会新闻,并非只能依靠“耸人听闻”的所谓“猛料”,结合这十年来做社会新闻的经验,笔者认为,媒体要把社会新闻做强,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强调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完整性。即时性是指把握好突发事件,做好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把突发的新闻报道出去;故事性是指像讲故事一样,用最通俗的语言将新闻娓娓道来。情节性是指要注重细节,以情来动人,以情来感人。完整性是指新闻要有始有终,尤其是与百姓利益相关的事要做一些调查报道、跟踪报道,揭开事件背后的真相,关注新闻下落。

二是要注意挖掘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往往普通百姓的变化才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化,越在底层生活的人感觉越敏锐。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社会新闻的记者必须要走到各个社区里面去,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用观众自己的视角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同时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或者是自己的新闻作品,比如百姓自己拍的DV、自己配音等,即使不专业,但却是最鲜活的。社会新闻记者尤其要关注那些困难群体,通过媒体的舆论影响,真正帮他们解决困难而不是炒作媒体自己。

三是要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品牌化传播。针对目前社会新闻形式单一、风格相近、内容雷同的现状,应强调多样化生存的方针,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有实力的媒体应当重视通讯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着手建立区域化信息采集和交流网络,实现信息的分类加工处理,并根据需要打造地方文化附加值,实现集约化经营、品牌化传播。力求从信息加工的深度上,从整体把握的广度上,突破浅层琐碎、缺乏深度的瓶颈。并通过适当的策划创意,调动民间资源,打造传媒热点,提高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

四是要遵循“游戏规则”,努力实现“双赢”。社会新闻的兴起,是市场经济繁荣在传媒产业中的投影。我们一方面反对新闻的商品化、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也尊重市场的选择,受众的选择,力求达到两个利益的平衡点。现代营销规则告诉我们,市场永远有空隙,关键在于发现、选择和执行,社会新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推广和经营。在改进报道理念、强化群组开发、经营信息环境三个方面下功夫,依托科学的市场调查,找准看点、卖点和兴奋点,对重点新闻精心解读,对个性化信息进行贴身式服务,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和编排水平,培养栏目对象的“约会”意识,实现品牌栏目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五是新闻业内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打造“信用媒体”。我们的不少传媒没有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做“历史的记录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缺乏远大宏伟的理想和志向,缺乏自爱自尊、自强不息的品格和作风,道德约束力太弱,因此,时下亟待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我们的传媒真正在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制约中,成为诚信的表率。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仰看恒岳共峥嵘 下一篇:独播剧模式:电视资源的垄断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