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范文

时间:2023-03-16 01:46:25

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范文第1篇

社会新闻在题材选择上既有突发性也有通过记者的观察而发现的,突发性的,比如:某某高速公路上突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某居民区发生煤气爆炸、马蜂在居民楼道内筑巢等等,而记者发现的,比如:鸡蛋价格连续上涨、农民工饮食安全让人担忧等等,综合一点就是,只要是与百姓相关,百姓喜闻乐见那就是好的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非常灵活,如,从动态入手、记者目击式、当事人讲述、捕捉细节、提问式写法等等,根据题材内容巧妙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能够使社会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更加吸引眼球。

有这样一条社会新闻,年轻的小夫妻都缺乏责任感,互相赌气,以至于闹上法庭,对年幼的孩子双方都以经济条件不好没精力照看为由拒绝抚养,记者通过跟踪采访,并请来村里的领导、乡里的民警进行调解,并且在片子中多次将孩子幼小孤单的背影展现给大家,配上忧伤的音乐,整个片子引起社会很大反响,不少观众甚至打电话要收养这个孩子,最终在记者的调解下小夫妻重归于好,孩子重新有了一个圆满的家庭。这条新闻里,给人的感觉现场感非常强烈,记者在里面的耐心调解也让人感动。一条成功的社会新闻,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一些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有贴近再贴近些才能让新闻更加充满生命力。

当然,有一些趣味性的新闻一些电视台就做的十分生动,比如湖南台播出的一条社会新闻,一只狗一胎生了13只小狗崽,除了导语由主持人报道外,画外音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一个院子居住的小猪、小鸡等都拟人化,假借它们的看法,十分有趣,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由于社会新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正面也有反面。有趣、好看固然重要,社会新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党性原则,从百姓角度选择题材,积极健康的报道才是社会新闻的重头戏。只有站在党性、人民性的立场上,善于引导,寓教于乐,用正义的笔触呼唤人们的善心和人性的复苏与觉醒,决不能用低级趣味的东西、庸俗琐碎的描写迎合某些受众。报道社会新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报道启发受众深思,维护社会稳定,要考虑有无社会意义,要坚持高尚的情趣。为什么百姓有为难的事情就会想到打电话给《新闻夜航》?就是因为这个节目是为百姓而办,能够倾听百姓呼声,帮助百姓解决问题。我国新闻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要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宣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新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历史背景 报道理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二者间的关系在学界与业界一直有争议。由于二者同属于“软”性新闻,报道内容相近,因此有人将民生新闻划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②

笔者认为,尽管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受众对象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历史背景与报道理念不同,决定了这两类新闻存在着差异。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何谓社会新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回禄之事而已。”③“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④“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⑤综合这些定义,社会新闻即是报道整个社会状态的新闻,是对社会原貌的呈现。

社会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之前,党报占据绝对优势。“1953年全国有专区以上报纸258种,其中机关报就有151种,占总量的58.53%。”⑥且党报多有政论、公告、政府宣传等政治性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多以教育灌输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对能反映社会风貌、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大增,社会新闻在这种变革的带动下孕育而生。此外,80年代初是晚报繁荣时期,此时媒介逐步重视自身的商品属性,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大报纸首先实行的是扩版、增版,而为满足扩版、增版后对于新闻报道数量的需求,开始对社会新闻进行大量报道。但直到90年代,社会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地位才正式确立,并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新闻雏形出现,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90年代初,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产生了如物价上涨、企业倒闭、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涉及国民生计的问题。为了缓和社会中各种矛盾,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将国计民生作为党执政的重中之重。于是,作为党喉舌的报纸开始转变报道方向,将“民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民生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直到2002年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打出“民生新闻”后,“谈民生、说民生”已经成为各媒体必备的一道家常菜,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开始在媒体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后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虽同是变革的产物,但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民生新闻产生于社会新闻发展上升时期,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社会新闻开始了平稳过渡并遭遇发展瓶颈。可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出现于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社会功能的两种新闻样式。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价值理念

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它属于“软”新闻。社会新闻是媒介商品化的产物,是媒介争夺受众的利器,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背景决定了社会新闻报道是以市场、竞争和读者的最大化为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选题上既有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又有街谈巷议、奇闻趣事。

2、报道特点突出新鲜性和趣味性。社会新闻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能够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

3、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社会新闻在形式上讲求多样性,不拘一格。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报道内容。

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果单从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看,很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混淆,因为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异于社会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⑦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⑧民生新闻因“民生观”的提出而产生,它以“民本思想”作为报道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范围上除了与社会新闻相似的部分――对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关注,还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经济形势剖析,新科技、新成果的介绍等,“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特点兼具。

2、报道上注重“平民化”。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贴近百姓生活。报道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仅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3、民生新闻报道虽然以社会为背景,但它不像社会新闻把新鲜性和趣味性作为报道第一目的,它涉及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状态,杜绝卖弄玄虚、浮夸炒作。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不同,虽二者表面看起来相类似,但主体部分却存在着差别。两者都是适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②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③郑旷:《当代新闻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④侯德山,《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⑤陆勇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⑦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3期

⑧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社会新闻范文第3篇

都市报是市民报,市民性是其核心理念与精神。《华西都市报》对自身的定位是“市民生活报”,《燕赵都市报》则是一张致力于“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的报纸。它们从创办伊始就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是社会新闻的品格与都市报的市场定位之间有着很大程度的契合。首先,社会新闻内容与市民生活有着天然的贴近性,社会新闻以社会生活为报道领域,它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内容鲜活,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社会新闻的特质与市民的心理相契合。社会新闻中的市井故事、奇闻轶事、伦理道德事件以其轻松诙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市民的猎奇心理,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放松心灵的栖息地第三,社会新闻表现手法与市民情感的接近性、融合性。都市报社会新闻以可贵的平民视角来透析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让他们成为社会新闻的主体。都市报给予市民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其中体现的与市民的平等,对市民的尊重与关注,都增强了都市报的亲和力。

但是随着都市报的发展,都市报新闻出现了“社会新闻化”现象。以《燕赵都市报》2007年4月份的报纸为例来解析此现象的内涵和表现。第一,社会新闻的比重过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的比例失衡。通过统计,当月《燕赵都市报》社会新闻比例为60.4%,如果除去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外,社会新闻在其他时政和综合新闻中的比重高达76.3%第二,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的界限模糊,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信息含量大的硬新闻少,第三,社会新闻琐闻化趋势明显。

原因解读

首先,都市报对社会新闻营销价值的极力推崇是造成社会新闻泛滥的首要原因。如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媒体都要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在都市报崛起的过程中,社会新闻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市民喜欢,使得都市报发行量迅速攀升,在商业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都市报从业人员存在着对受众需求的误读。受众的需求点、兴趣点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人们生活的风险与压力指数增大,周围不确定的因素增多,市民想从媒体那里获得的不仅是心理安慰与茶余饭后的谈资,新闻的本质也不是提供消遣,受众期待着新闻本质的回归。

第三,媒体对其社会责任的放弃。都市类报纸虽然以市场为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恪守信息构成整体真实的原则,因为它的传媒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它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是毋庸置疑的。都市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上的结构失衡,无疑是给受众准确判断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设置了障碍。

带来的后果

第一,信息品质下降。信息品质由新闻传媒的信息绝对量和信息相对价值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新闻传媒的传播体现力和影响力。什么样的新闻其信息相对价值较大呢?无疑是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公民切身利益的硬新闻。而都市报中的硬新闻比重太小,这就对其信息品质存在着致命的伤害。并且都市报硬新闻软化的趋势明显,增加了硬新闻软化过程中的信息损耗。

第二,不利于受众对都市报忠诚度的培养。都市报对社会新闻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望者”的角色期待,使得受众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媒体接触,受众因此对都市报的依赖性减弱,这样不利于受众对都市报忠诚度的培养。

第三,传媒影响力不能适当发挥。都市报信息结构失衡,拟态环境失实,会对受众产生一种积累效应,使受众把精力萦绕于细枝末节的故事尤其是意义不大的社会琐闻上,而无法把握社会的主流。

第四,影响传媒的品牌和美誉度。信息品质下降,传媒影响力不能适当发挥,受众对都市报依赖性和忠诚度的降低,都会影响到都市报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都市报社会新闻还存在内容同质化的现象,似曾相识的内容、似曾相识的噱头,读者难免味同嚼蜡。

第五,不利于整个社会人文素养的提升。都市报新闻的社会新闻化,尤其是其中凶杀、诈骗抢劫等社会恶性事件偏多,负面报道比例失衡,使得人们对这一类社会新闻司空见惯、麻木不仁,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大众传播一定要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受众健康的旨趣。

社会新闻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区别

【作者简介】:白婷,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

【责编介绍】:艾涓,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办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理论和实践研究。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是现今活跃于各大报纸和电视栏目中的两种不同的新闻类别,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出现社会新闻到现在,社会新闻一直是都市报、晚报青睐的新闻类型。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中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稳定、分配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作为民生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体的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了。

现如今,全面审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报道,不难发现,很多媒体、记者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当作一类新闻加以报道。在报纸的版面安排上,也多将这二者合为一版,更有甚者,将社会新闻错刊在民生新闻中。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二者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此,为了保证新闻报道可以在“正确”的地方报道“正确”的新闻,以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区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刻不容。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同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均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社会新闻定义为“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1]都市报、晚报最早将民生新闻定义为“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叠的地方,即都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只是所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民生新闻侧重于报道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新闻,而社会新闻则注重报道在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社会新闻属于“软”新闻。而民生新闻除在报道内容,即有关“社会生活”这一层面上与社会新闻相重叠外,还注重解读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剖析经济形势,介绍新科技和新成果等,兼具“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性质。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不同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兼具有报道题材的广泛性,报道内容的贴近性、通俗性等特点。但社会新闻更讲求趣味性,时效性要求低,在寻找新闻素材时,具有很强的时空跨越性。民生新闻更注重服务性,要求最大程度地进行舆论监督、帮助百姓解决疑难事、困难事,而且要及时为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实用信息,比如菜价的涨落、健康养生小常识等。而且民生新闻多活跃于电视栏目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多采用热线电话、网络讨论、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现场信息互动,使观众的想法和意见得以及时传递,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的功能。

陕西电视台《都市热线》栏目就经常通过和热心观众的电话连线,获取民生新闻线索,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典型。其中的“小民话题”更是具有超强互动性的栏目,主持人以辩论的形式从正反两方面解读老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为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不同

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具体包括以下八种:“1.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2.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和各种不良社会现象;3.报道有典型意义的恋爱、婚姻、家庭及其他日常生活问题;4.介绍有一定影响的民事、刑事案件;5.报道天灾人祸及特殊条件的气象、交通等关于人们出行的资讯;6.反映社会知名人物的活动和相应文化动态;7.介绍具有文化价值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民俗;8.报道能够增长见识或有一定娱乐价值的珍闻、趣闻等。”[4]

在新华社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中,总结了民生新闻的12大主要内容,这也可以看作是民生新闻常见的题材,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由此可见,虽然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都注重报道有关人民生活的新闻,但是在具体的选材上,其方向、角度和层次还是有极大的不同,民生新闻主要报道与人民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而社会新闻则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于批评假恶丑,赞扬真善美,以及报道一些珍闻趣事,供人们消遣娱乐。

社会新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新闻;指导性

一、社会新闻的指导作用

近两年来,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有相当数量的耐人寻味的社会新闻人选,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的社会新闻,从它在广大群众中引起的兴趣和共鸣程度来看,它的新闻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这充分说明了它是百花争艳的社会主义新闻园地里的一枝引人注目的鲜花。如何更好地开发社会新闻,使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中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社会新闻需要研究的方面很多,就社会新闻的指导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闻的指导性是新闻的灵魂,社会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独立门类也不能例外。实践证明,社会新闻运用来自人民生活中间的、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来教育人民群众,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相比,更能生动地反映我们社会的新风貌、新事物、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广大群众以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新闻与资产阶级的社会新闻迥然不同.我们的社会新闻,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否有利,有利则取,不利则舍.……

一、社会新闻究竟有没有指导性?

新闻的指导性是新闻的灵魂。社会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独立门类也具有指导性。实践证明,社会新闻运用来自人民生活中间的、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来教育人民群众,较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更能生动地反映我们社会的新风貌、新事物、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广大群众以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新闻与资产阶级的社会新闻迥然不同。我们的社会新闻,其前提是对社会注意的建设是否有利,有利则取,不利则舍。实践表明,社会新闻具有指导性,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了。

一般说来,直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中心工作的新闻的指导性多是非常直接、明显的。社会新闻则不然,它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它有浓厚的生活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培养高尚情操,坚定革命信念,明辨是非曲直,鼓舞信心,催人上进。社会新闻的这种指导性,往往是通过"折射"的方式起作用,主要从意识形态,思想领域中反映出来,不象新闻的指导性那样明显,特别是一些以自然现象为主的社会新闻,更是被认为没有指导性那样明显,特别是一些以自然现象为主的社会新闻,更是被认为没有指导性。其实,它给人以新的知识,启发人们去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何尝又不是指导性!

二、怎样发挥社会新闻的指导作用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新闻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加强社会新闻的针对性。

社会新闻作为整体来说,它给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以有益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这是无庸置疑的。实践证明,采编一条社会新闻,无视新闻尤其如此,其指导作用的大小往往取决于针对性的强弱,在这方面,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前佳木斯市是以脏、乱、差著称的城市,交通问题是领导与群众都觉得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我们很想在这个为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做点文章,什么"文明乘车","义务值勤","假如我是一个乘客"等等都作过一些报道,但反响不大。一九九五年三月,我们在秩序最坏的三路公共汽车几个点上,作了将近一周的观察,同时,还作为"乘客",跟车跑过几趟,心中有底之后,我们用录音报道的方式采制一条题为《三路车何时能有序乘车》的社会新闻,其中有乘客的抱怨,有司售人员的苦衷,有车队领导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建设性的意见。播出后,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到了这条社会新闻所发生的作用:沿线有条件的工厂、开出了代客车、运输条件差的工厂,在对群众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取错开上下班时间,控制了流量,汽车的正点运行率一下子就提高了,这条路线的秩序显然改观,改变了过去乘车秩序乱是因为部分人员"瞎起哄"的看法。

第二,应该加强社会新闻的鼓舞性

同志对新闻的作用曾经指出,要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五个作用,就社会新闻来说那是适用的,而"鼓舞"二字尤为社会新闻所必需,资产阶级的社会新闻讲刺激,千方百计地录一些诲淫海盗,色情凶杀,荒诞不经,耸人听闻的内容,以报道阴暗为主。我们无产阶级的社会新闻则绝然不同,我们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和问题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有选择地进行报道,讲究它的指导作用。我们的社会新闻绝不是茶余酒后,给人消遣解闷,作为闲谈的资料,而是使人听了以后感到有收获,受鼓舞,增强信心和力量。我们的社会新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即使对那些不正之风的批评,也不是单纯的暴露,而是扶正祛邪,更好地鼓舞人们去和这种不良现象作斗争。在《新闻夜班车》节目中,给人以鼓舞,催人上进的社会新闻在比重上的分量是较大的。

三、怎样摆正社会新闻的指导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的关系

过去似乎有一种习惯的看法,社会新闻只有知识性、趣味性,缺乏指导性,而其他新闻又只讲究指导性,不注意知识性、趣味性。这种看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新闻的实际,但是这是不对的,它只能说明我们的新闻急需改革。

不论新闻还是社会的新闻,都应该具备这三性。这三性中,指导性是主导的、根本的,知识性、趣味性是从属的,是为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指导的,这三者的关系应该这样摆。

【参考文献】

[1]胡宏文 《新概念新闻学》新华出版社2005

社会新闻范文第6篇

把握角度,提高新闻传播力

依据受众心理找角度。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选择报道角度、提炼主题,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启发和感染受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处理一些经济和科技报道,一定要寻找到这些经济现象和科技成果中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进行报道。社会新闻报道主要以社会生活为题材,以社会大众为对象,记者要从群众视角、群众感受、群众期盼出发,把握时代脉动,感受群众冷暖,传递人间真情,这样才能切合受众深层心理需求,彰显社会新闻的价值。

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找角度。在报道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选题和宏大事件时,可以用“大题小做”的方式,从与百姓生活贴近的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让选题的宏阔与视角的贴切相得益彰。如社会新闻栏目在运作民生工程这样的系列报道时,就可以从具体的人物故事入手,从一个人物命运或一个家庭生活境遇的改变来反映民生工程惠民的大主题。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要善于用“小题大做”的方式来提升新闻的传播价值。例如池州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多维度》就曾经关注过这样一幅照片:一家粮食收购站门前设置茶水炉,为卖粮农民免费提供茶水。这样的细节反映的却是一个重大主题——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关注三农,服务农民。角度选择对了,这条新闻的价值也由此提升。

同中求异、逆向思维找角度。新闻贵在创新求变。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记者如能积极运用求异思维,用独特的思路和见解赋予常规性报道以新的开掘点,就能跳出新闻同质化的窠臼,完成独家报道。《多维度》栏目组一名记者在山区采访时,曾经发现某一村庄家家户户发展木耳种植,不少村民因此发家致富。但培植木耳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这给当地山林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笔者选择这一角度进行报道,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与保护山区环境的思考,播出后取得较好的反响。

把握深度,扩大媒体影响力

不断追问求深度。这里说的“追”“求”,不是指向采访对象提问,而是特指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记者所具备的宏观、探究、思辨的采访态度,因此,对事实真相的追问和对事件意义的探寻是深度报道的典型特征。央视副总编、长期参与策划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资深新闻人孙玉胜说:“无论节目制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都必须首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与证据。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的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表象的关注上,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通过对新闻信息更多的占有,引导受众接近事实真相。

链式开发求深度。要注意对优势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报道形式上可以利用系列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进,持续关注新闻事件发展态势,围绕某一个新闻内核事件形成新闻场性效应。2009年,池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系统,市民可以免费使用自行车,既经济又环保,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可没过多久,公共自行车就遭到了人为破坏。《多维度》栏目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度开发,连续采制五期报道,展示现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并通过短信平台和受众形成互动,将这一事件做深做透,有效地引导了舆论,扩大了媒体影响力。

强化评论求深度。当今,新闻已进入“观点时代”,受众的获知欲望已从“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向“为什么会发生”“还会怎么样”发展,受众不再满足于获取新闻事件本身和事件发展情况,还要了解社会各方面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反应和思考。因此,加大新闻评论力度成为拓展新闻深度的有效手段。很多城市台都依托现有的社会新闻栏目,邀请评论员对重大和热点事件进行评述,尤其注重通过主持人的评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追求新闻深度。

2009年,本台《民生周刊》栏目曾经采访过一起山区村民因误购不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稻种导致绝收的事件,针对这一事件,主持人进行了这样的评述:“这一连串的疏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在我市农村,类似的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空白点一直存在。在很多地方,科学种田仍然是一句口号。没有科技知识做支撑,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谈何容易啊?什么时候,这些空白点才能消除,科学种田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呢?我们的农技服务人员,在送技术送知识到田间地头这项工作上都尽心尽力了吗?”这一评论,将受众的目光引导到农技普及这一问题上,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新闻事件的脉搏,为受众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口。

把握适度,提升媒体公信力

把握分寸报道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记者在增强受众意识的同时,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突发事件因为事件的特殊性和影响力,极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如果不负责任地增加突发事件表象的报道量,一味满足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统筹兼顾,在完成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前期现象报道之后,必须迅速转向建设性报道和反思性报道,促进社会稳定、提振群众信心。

慎重对待成就类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长期以来,城市台新闻栏目在报道当地各行各业成就和业绩时,都有言过其实、不够客观公正的现象。当地出现某一先进人物时,各路媒体蜂拥而上,轮番轰炸,连篇累牍地对其进行“聚焦”式报道,影响了受众对这一新闻事件和人物的信任度,也势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在进行成就性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时,要不浮夸,不拔高,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社会新闻范文第7篇

显然,无论从新闻学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来讲,还是从当今社会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个公式都是站不住脚的,就连那些媒体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往往也未必认同这种观点。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该媒体及其采编人员有着用罪案新闻吸引读者眼球以求增加本报发行量的动机;从深层来究,该媒体及其采编人员在对社会新闻的认识和传播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对此,笔者试析如下:

误区一: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有时不适用于社会新闻

把社会新闻与负面新闻画等号,认为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在这里不适用,这是对社会新闻认识和传播方面的最大误区。

弘扬正气应该是报道社会新闻的主旨,正面报道应是社会新闻的主体,这里不仅存在对当今社会报道的客观认识问题,也有媒体人的社会责任问题。

我曾采写过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义务赡养一对失子老人达23年的新闻,在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主要报纸转载,不仅起到了褒扬助人为乐,促进人际和谐的作用,还以社会新闻佳作获北京新闻奖。

我注意到,多数媒体在此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以树新风、扬正气为内容的社会新闻屡见报端,如:《路人跳冰湖救落水男童》(2010年12月5日京华时报)、《广东警官“凡客体”亮相》(2011年1月2日广州日报)、《爷爷维权团10年解决千件投诉》(2011年1月2日重庆晨报)、《大学生烤红薯开十家连锁店》(2011年1月4日新华网)。

以下两篇有关婚事新办的社会新闻就很有代表性,既是对奢华之风的抵制,又体现了时代风尚和鲜明个性。其一,2010年10月27日扬子晚报刊发的《豫一新郎用铲车迎新娘》:“‘工人老大哥结婚的典范’,‘个性婚礼的最新发展’……昨日,一对新人站在铲车的铲斗里,身后5辆铲车组成了一个迎亲车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区缓缓移动。新郎介绍,他在一家机械公司上班,因公司就有铲车,所以用其做婚车比较省钱,另外也觉得这样比较有个性。”其二,2011年1月8日中新网发出的《80后婚礼青睐电子喜帖》:“如今,不少80后准新人结合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放弃纸质的结婚邀请函,而选择电子喜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误区二:关于犯罪案件的报道就是社会新闻的主角

这种观点实属视野狭窄的偏见。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构成了社会,凡有人们的社会活动就会产生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绝非仅局限于罪案新闻,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罪案新闻不应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角。

请看以下各报近期的报道,都堪称不错的社会新闻,但其中没有一条涉及犯罪案件:《母亲探望儿子,步行18天回家》(新京报)、《八旬老人看新闻找到失散61年堂哥》(重庆晚报)、《核查经适房七成敲不开门》(工人日报)、《齐白石墓园几成公厕》(北京晨报)、《怀柔山区上千条蛇过马路,网友传要地震,官方称系有人放生》(新京报)。

再看今年1月7日手机报晚报版,其社会新闻栏目中共发了3条新闻:《听证会市民犀利提问“气”走官员》、《女孩为上网劝母亲与断网父亲离婚》、《中学办庆典学生顶风雪迎宾》。这些新闻价值不低,又很有看头,却属无一“涉罪”的新闻,可见这些办报人员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思路清晰准确。

误区三:追求离奇、刺激,不论新闻价值

我们知道,作为新闻报道,与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越密切,新闻价值就越高,对社会新闻的评判亦不例外。

这两年,关于校园暴力、残害儿童的事件屡有发生,成为各家媒体社会新闻关注的重点,可是有的报道却只把重心放在对事件本身,特别是放在令人发指的情节的表述上。如,2010年3月23日,福建某小学门口,郑民生砍杀13名小学生的相关报道; 2010年4月28日,广东雷州某小学,陈康炳砍杀16名小学生的相关报道;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某幼儿园教室内,徐玉元连续砍杀31人,其中28人为在读幼童的相关报道;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某小学,王永来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后自焚的相关报道。

今年1月8日京华时报刊发的消息《儿童定位手机将免费发放》则略高一筹,它不是把关注点停留在对危及儿童的事件一般性报道上,而是定位在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上。及时告知读者:“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红线基金会将免费发放儿童定位手机,首批免费发放2万台,预计年内发放量达10万台,每位学生限领一台。即日起,家长即可通过登录网站、现场等方式进行申领。”与侧重披露校园暴力的一般性报道相比,这则报道的新闻价值要高得多了。

误区四:只触表面现象,未及深层意义

揭贪反腐,是近几年媒体社会新闻聚焦的重要内容。有些媒体只满足于曝光表面现象的浅层,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探究,读后除了能使人怒火中烧之外,并无更深的启迪和警示。

检察日报则不然,他们不仅抓住反贪案例采写、编发了一系列深度报道,而且发起编制了《2010年中国法治蓝皮书》,其中反腐篇经过筛选,收录并剖析了10名最具“个性”的贪官,包括“含泪索贿”的广东省增城市邱伙胜,称受贿都是被“二奶”逼的;因民谣“扬名”的山西省蒲县煤炭局郝鹏俊,当地人编民谣讽刺“煤官跌倒,蒲县吃饱”。这份蓝皮书由该报于今年1月12日正式后,社会反响强烈。

误区五:热衷作案手段的细节描写,忽视由此产生的负面作用

关于罪犯作案手段的细节描写,固然能起到刺激人们感官,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但对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更不能小视。不少罪犯,尤其青少年罪犯,在讲述自己跨越雷池的起因时,几乎都提到过不健康出版物对其的影响及模仿犯罪的堕落轨迹。

对凶杀、抢劫、诈骗、奸淫之类细节描写的恶果不言而喻。近来关于张女士被黑客陈某通过网络偷拍并遭敲诈的新闻,由于详细介绍了作案者利用木马软件的偷拍过程,引发好奇者效仿,又是一个值得汲取的教训。

社会新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社会新闻;新闻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20-02

1 要题材角度佳,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要考虑所写题材是否典型,是不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没有指导意义,要选择最佳的角度。矛盾的突破口、群众关注的焦点、受众同情心之所在,就是最佳角度。这样的题材和角度,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吹皱一池春水”。 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播发的一条社会新闻,《六十岁老人为七十岁老人让座》就是一条令人心颤、耐人寻味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乘坐公交车,上车之后,有座位的年轻人视若无睹,纷纷掉头窗外,最后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让出了座位。这篇只有400多字的稿件,反映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暴露出一些年轻人社会公德缺失,阐释了社会呼唤公德回归这样一个主题。还有本台曾经围绕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把目标锁定在老年人群,利用老年人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欺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特效药,然后商家人去楼空这件事,采写了社会新闻《骗子瞎忽悠,目标是老年人》?反映的是赵大娘患有Ⅱ型糖尿病,2006年6月初参加某社区举办的“免费健康咨询”,被劝说后买了10盒药,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后发现此“药”是保健食品,找商家退货,但已人去楼空。记者请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对这起案例进行了点评,并提醒老年人,保健食品绝不是药品,千万不能上当,一旦发现有人在把保健食品当药卖时,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写社会新闻要突出广泛的社会性这个特点,即显示其“社会相”。

2 要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

这就是要突出社会新闻来源于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特点。要在新闻现场描写中交待情节,在情节的叙述中展开矛盾,在矛盾的演化中褒贬人物,在人物的举止言谈中显示性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要注意写好那一瞬即逝的关键性细节。我们要写生动的细节,但并不去猎奇媚俗。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针对时下出现的结伴旅游这件事,采制了录音报道《结伴出游,注意趋利避害》,提醒市民不要仓促成行。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市民洪小姐是个旅游爱好者,大好春光,无限美景,早已令她心驰神往,按耐不住,“五一”长假的临近,在网上寻求“同游”伙伴。通过对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结伴同游”四个字,发现相关的网站比比皆是。记者通过对律师和市旅游局市场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业内资深人士还有旅游爱好者的采访,对结伴出游这件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概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市民不要仓促出行 。这样,就能紧紧揪住受众的心。 还有本台曾经采写的社会新闻:《非法宠物交易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反映的是在长春市人防地下商场入口处以及桂林路一带,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贩把小狗、小猫、小兔子放在纸壳箱子里或是笼子里向过往行人兜售。既没有相关部门的合法手续,也没有动物检疫检验证明,一个自发形成的宠物市场就在狭窄的人行道上“开张”了,行人从此处经过举步维艰。 通过对这件事情的报道,一方面反映出市民行路难,另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对事情及时进行解决。长春市城市管理治安支队限制养犬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重点打击非法宠物交易行为,还市民一个畅通的交通环境。

3 要以小见大寓深意,警劝世人见真诚

社会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新鲜而又平凡的小事,往往寓教育于针砭之中,是一些微言大义的新闻。写作时要注意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寓意深刻。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录音新闻“破损健身路径,5月前将维修”反映的是天气转暖,进行户外运动的市民也多了起来。设在小区以及公园里的健身路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健身锻炼活动。然而严冬过后,不少地方的健身路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对这件事情的采写,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更换维修损坏的体育器材,另一方面也提醒市民要爱护公共设施。还有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以《沉重,使儿童走向成年》为题播送了二道区吉林小学四年一班学生孙宁因母亲身患重病,父亲离家出走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报道。在这篇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长春市某私企的李先生及时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两千元现金,并承诺今后每月会资助这个贫困家庭3000元钱。

这两条新闻看似平凡小事,却抓住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4 要软硬结合,暴露适当

有人曾经提出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后者主要是对社会新闻提出的。新闻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但是软些再软些就要考虑斟酌了。社会新闻当然不能太硬,太硬了受众难以接受。也不能太软,太软就容易流于媚俗,使社会新闻格调走低。要软硬结合,通俗亲切,从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例如,本台采写的录音报道:《古稀老人的奥运情结》,反映的是家住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的72岁老人李研华, 剪了一套以2008年北京奥员会吉祥物福娃为题材的剪纸作品,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事情。所以采写社会新闻应该把朴素的思想内容,鞭辟入里的分析,同通俗、亲切、形象的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质文统一。另外社会新闻是暴露社会问题,某种程度上要触及社会阴暗面,对此,记者要把握好度,不暴露要适当,不能为暴露而暴露,要注意把握好舆论导向,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揭示社会现象,引导公众处理好社会问题,这才是我们采写社会新闻的要领,也是社会新闻对公众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胜林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64,65.

[2]刘海贵,尹德刚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P87.

社会新闻范文第9篇

新闻精神,指贯穿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实践精神,一种指导和支配新闻实践活动的总的实践观念。这样的实践精神、实践观念在新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②。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和法律政策不一样,它既是从业人员心里面树起的一道围栏,属于一种道德约束;也是从业人员内心深处的阳光净土,指引从业人员向真向善向美。作为新闻人,内心要充满新闻精神,让自己的阳光净土得到更广泛地传播。社会新闻也需要在新闻精神的指引下,得到正确的引导。

一、坚持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真实客观,提高社会新闻的公信力

“新闻活动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开而准确的信息。”求真、求实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社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向群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主观臆断,炮制新闻,忽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根本原则。2008年5月《黑龙江晨报》曾报道一则消息:62岁的哈尔滨市民老滕自学考上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从业务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则好新闻。但是仔细推敲,假新闻不攻自破。清华大学的院系设置中并未设置“艺术学院”,而与之相关的只有“美术学院”。并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讲,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0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45岁。最后得知,老滕并非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而是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习。但是据清华大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研修班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毕业也不发给毕业证。

马克思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只有真实客观的社会新闻,才能取信于民;也只有坚持求实为本的新闻媒体,才能真正获得美好的长久的发展前景。

二、坚持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增强社会新闻的人情味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去年的汶川大地震震撼全中国,震痛国人的心。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此次大地震时,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把镜头对准国家领导人的悲伤焦虑关切坚定,体现领导人与民同甘共苦的亲民形象;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讲述他们的悲伤痛苦执著坚强。正是因为新闻工作者们内心充满人文关怀,所以读者才看到那么多震撼心灵、感人泪下的新闻和图片。“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新华社汶川地震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在组织策划报道时多次提出的要求,多篇聚焦人的命运、颂扬人性光辉的报道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全世界③,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团结。

人文关怀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应当为促进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社会新闻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的新闻,在传播人文关怀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传播效果,更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公平地为每一个公民服务。

三、坚持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注意采写尺度,提高社会新闻的责任意识

但丁说:“当人类最自由的时候,就是把它安排得最好的时候。”自由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但自由不是放任的、绝对的自由。社会新闻内容丰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是它报道的对象。但并不是因为它涵盖范围广,就可以随意地把镜头对准群众的隐私。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极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夫妻吵架、恋人口角、邻里纠纷等充斥眼球。这些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甚至是个人隐私,却越来越多地被“小题大做”。媒体成为当事人的发泄渠道,也成为群众隐私的暴露窗口。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新闻不应该以肤浅琐碎的新闻噱头来取悦受众,而应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作为切入口,将暗藏在复杂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关注社会的基本生活形态,真实报道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总而言之,社会新闻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竞争加剧,媒介功能发生重大转换的产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坚持新闻精神在社会新闻的实现,有利于做好做强社会新闻,发挥社会新闻在调整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马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议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不良倾向》,《法制与社会》,2009(2)。

②杨保军:《新闻精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张厚远、高卫华:《地震新闻镜像中的中国新闻精神》,《青年记者》,2008(8)。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传播学研究生)

社会新闻范文第10篇

社会新闻定义一般都特别强调其内容的广泛性,甚至有观点认为“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内容更为宽泛,它包括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和民情民俗、生活情趣等内容的新闻,有的社会新闻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相互交叉”,①近乎无所不包。然而在划分新闻类型时,相关研究又常常把社会新闻当做一种相对独立的种类,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新闻并列,也就是说,社会新闻定义中所特别强调的内容的广泛性,在这时已大大收缩,因为至少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新闻不被包括在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进一步变窄:有研究者对一些网站的社会新闻每日点击排行榜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与性有关的内容”、“奇闻异事”以及“天灾人祸”。这三项在所有内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接近三分之二。②显然,在这里,社会新闻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性”与“腥”,以追求刺激为主要特征,或隐或显地宣传色情、暴力和灾难。可见,在理论和实践中,关于社会新闻的理解明显地宽窄不一,存在着泛化与窄化的矛盾。

矛盾之所从产生,与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关。在社会学中,所谓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以人为主体,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应该说,正确把握“社会”概念是有难度的,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它大而广、多而杂的特点,却难以准确而全面地说清其具体内涵。模糊的认识使得概念的运用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社会理解为正式群体(社会组织)之外的部分,如学生毕业称为“走向社会”,把学校从社会这一“人类生活共同体”中剥离出来,使本来是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并肩而立,而“社会”的应有之义却被削减了。与此相应,对“社会”的认识不清使得“社会新闻”也含糊其辞,诸多研究在定义中泛泛而谈,一味强调其内容的广泛与多样,在分类时又自动缩水,让刚才还涵盖一切的社会新闻,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理论认识的模糊和矛盾,使得新闻实践因无所适从而任意放纵,“社会新闻”几乎成了一个可以自由定义和使用的概念,在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为我所用,沦为“性”与“腥”的代名词自然不是怪事。

该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在加强社会学理论素养,正确认识“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应该从反思“社会新闻”概念本身开始。宫策先生在1957年就提出:“社会新闻这种提法并不很确切。”④确实,作为一种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等相对的新闻类型,“社会新闻”所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整个社会。现有的概念名称大而无当,和实际反映的内容之间名实不符,显得头重脚轻。当然,与其他新闻类型相比,其所反映的内容确实庞杂,难以用一个合适的词采概括。因此,不妨把它一分为二,用两个概念来反映,这样,各自的内涵相对具体和明确,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概念的泛化和窄化矛盾。

一个是“奇闻异事”。它从明代以来就一直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建国以后,“社会新闻”一再被赋予新的内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原有的基本含义反而被边缘化,甚至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地位尴尬。“奇闻异事”内容没有行业的限制,具有广泛性。其特点在于“奇”“异”―超出常规,悖于常理,与人们的固有思维不一致,因而富于刺激性。它是世俗的,简短的消息是主要的报道体裁,以迎合受众相对低级的欣赏趣味为主要目的,满足他们外部的肤浅的、暂时的感官刺激的需求。与暴力、性有关的内容当然是它的反映对象,但是决不允许过度渲染,一味黄化。社会责任的约束是必须的,但不宜让它承担过多过重,也就是说,不能任由它日益低下,但也不可过分地人为拔高,而是应该在科学的管理之下使其规范。目前人们对“社会新闻”产生担忧甚至反感的往往是这一部分内容,而许多媒体为争取眼球,获得市场的杀手锏也常常是它。对“奇闻异事”数量与质量的控制与安排,将成为衡量媒介雅俗高低的重要因素。

一个是“民生新闻”。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对“类似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人口、就业、道德、秩序、婚姻、家庭等)”⑤进行的报道。它是实在的,关心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情况,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初级形态,主要反映一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的社会现象,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运用的体裁多种多样,可以是简短的消息,也可以是情理交融的通讯。另一部分是高级形态,主要运用适宜深度报道的各种体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有较高的抽象性、综合性,是对百姓生活的概括与深化,虽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有一定距离,却能够满足百姓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本土看世界,综观古今中外,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的需求。比如关于社会问题,在初级形态中只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如《汽油烧妻子

丈夫判无期》,而在高级形态中则应该对家庭暴力或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当然,两种形态并不一定如影随形,同时出现,但当初级形态的报道在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呈现出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性时,就应该及时予以挖掘和整理。如果说初级形态的报道侧重于资讯,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关注视野和反映速度,那么高级形态的报道则侧重于思考,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认识深度和影响力量。所以,真正应该承担、更能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的是民生新闻,更能显示媒体的品位与高度、树立媒体社会形象的也是民生新闻。

这样,把原有的社会新闻概念分为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提出不同的效果要求,各负其责。所以,在“党报要发挥社会新闻的作用”的说法中,“社会新闻”主要指的是民生新闻t在“社会新闻品位低下”的说法中,“社会新闻”更多指的是“奇闻异事”。两个概念各有所指,分工和责任都相对明确,有利于研究观点的清晰表达,也利于新闻实践的具体操作。

上一篇:材料物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联播范文